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4分類詞匯 29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官道  拼音:guān dào
由政府開鑿修筑的道路。唐。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詩:「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漢語大詞典》:守一
亦作“ 守壹 ”。
(1).道家修養(yǎng)之術(shù),謂專一精思以通神。語出莊子·在宥:“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晉 葛洪 抱樸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唐 呂巖 《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長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誦金剛經(jīng)帖》:“道家言守一,若饑,‘一’與之糧;若渴,‘一’與之漿?!?br />(2).專守定法。漢書·嚴(yán)安傳:“當(dāng)時則用,過則舍之,有易則易,故守一而不變者,未睹治之至也?!?br />(3).指忠于某一信條。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宋江三十六贊》:“ 龔圣與 作《宋江三十六贊》并序曰……古稱 柳盜跖 為盜賊之圣,以其守壹?!?br />(4).指女子守節(jié)。 清 卓爾堪 《昆陽王烈女?dāng)M焦仲卿妻古詩體》:“孤鴈終孤飛,不屑亂匹配。女子守一終,舊盟焉敢背?!?/div>
《國語辭典》:杏壇(杏壇)  拼音:xìng tán
孔子授徒講學(xué)的地方。語出《莊子。漁父》:「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后人因而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筑壇、建亭、書碑、植杏,取名杏壇。今以杏壇泛指教育界。如:「杏壇芬芳錄」。
《漢語大詞典》:杏田
晉 葛洪 神仙傳·董奉:“ 奉 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病重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shù)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羣獸游戲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蕓治也。后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 奉 ,但將穀一器,置倉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奉 每年貨杏得穀,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二萬餘斛?!焙笠蛞浴靶犹铩睘殡[者為民謀益的典實。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東》詩:“ 禹穴 藏書地, 匡山 種杏田?!?唐 錢起 《送宋徵君讓官還山》詩:“魏闕辭花綬,春山有杏田?!?/div>
分類:隱者典實
《國語辭典》:修道  拼音:xiū dào
1.修習(xí)道德學(xué)問?!抖Y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br />2.宗教信徒虔誠地學(xué)習(xí)教義,并將教義貫徹于自己的行動中。
《漢語大詞典》:圓覺(圓覺)
佛教語。指佛家修成圓滿正果的靈覺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揚州梁安寺碑序》:“旃檀散馥,無復(fù)圓覺之風(fēng)?!?宋 曾慥 類說·佛書雜說·無漏法門:“人弗為惡,通乎晝夜之道,而即所謂圓覺也。”紅樓夢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圓覺,也可謂無復(fù)遺憾了!”
《漢語大詞典》:朝真
(1).道教謂朝見真人。 唐 呂巖 《雨中花》詞:“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繼朝真?!?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蓋凡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后,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觀 元始 ?!?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訪道》:“曉來控鶴朝真去,不帶青天一片云?!?br />(2).道家修煉養(yǎng)性之術(shù),猶佛家之坐禪。 宋 蘇軾 《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牎嚥日肝腸暖,古殿朝真屨袖香?!?span id="p24ddxq"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三回:“當(dāng)下 公孫勝 引著 戴宗 、 李逵 到 松鶴軒 內(nèi),正值真人朝真纔罷,坐在云床上。”
《漢語大詞典》:煮白石
舊傳神仙、方士燒煮白石為糧,后因借為道家修煉的典實。 晉 葛洪 神仙傳·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币嗍∽鳌?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東宮玉帳山銘》:“煮石初爛,燒丹欲成?!?元 方回 《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隨緣?!?/div>
《漢語大詞典》:九法
亦作“ 九灋 ”。
(1). 周 治理邦國的九種措施。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國:制畿封國,以正邦國;設(shè)儀辨位,以等邦國;進賢興功,以作邦國;建牧立監(jiān),以維邦國;制軍詰禁,以糾邦國;施貢分職,以任邦國;簡稽鄉(xiāng)民,以用邦國;均守平則,以安邦國;以小事大,以和邦國?!?br />(2).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種大法。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 楊 墨 交亂,而圣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
(3).指 漢 《九章律》。漢書·敘傳下:“ 漢 章九法, 太宗 改作?!眳⒁姟?九章 ”。
(4).指道家修仙之法。 南朝 宋 鮑照 《謝賜藥啟》:“臣衛(wèi)躬不謹(jǐn),養(yǎng)命無術(shù)。情淪五難,妙謝九法?!?錢振倫 注引列仙傳:“ 涓子 隱於 宕山 ,受 伯陽 九仙法。”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jīng)。益稷》唐。孔穎達。正義。
2.泛指多種圖案。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鑒湖夜泛記》:「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br />3.《九章算術(shù)》的簡稱。參見「九章算術(sh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
4.九章律的簡稱。參見「九章律」條。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5.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國,憂心罔極所作。分〈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fēng)〉九篇。
《漢語大詞典》:鍊骨
指道家修煉肌骨,使身形輕盈不朽。 明 唐順之 《古鏡歌》:“有如鍊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靈氣?!?清 吳偉業(yè) 《林屋洞》詩:“終當(dāng)齎餱糧,鍊骨如飛鴻?!?清 曹寅 《栗花歌》:“圖經(jīng)果載鍊骨法,來日芒鞋竭蹙直入巉岏中?!?/div>
《漢語大詞典》:咽日(嚥日)
吞服太陽精氣。為道家修養(yǎng)之法。日,日華,太陽的精氣。 宋 蘇軾 《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詩:“晴窗嚥日肝腸煖,古殿朝真屨袖香?!?/div>
《漢語大詞典》:鍊魄
指道家修煉。語本《至游子·陰符》:“陽者汞也,其性飛者也;陰者鉛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陽汞以鍊其魄,飛陰鉛以拘其魂?!?唐 李白 《贈嵩山焦煉師》詩:“潛光隱 嵩岳 ,鍊魄棲云幄?!?唐 奚賈 《謁李尊師》詩:“鍊魄閉瓊戶,養(yǎng)毛飛洞天?!?/div>
《漢語大詞典》:扣齒(扣齒)
左右上下齒相叩。為道家修煉之法。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用為牙齒保健。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十七:“扣齒端金簡,焚香檢玉經(jīng)?!?宋 梅堯臣 《題劉道士奉真亭》詩:“降真沉水生爐煙,扣齒曉漱華池泉。” 元 柯丹邱 《荊釵記·薦亡》:“揑訣驚三界,扣齒動百神?!?/div>
《漢語大詞典》:三住
道家修煉以氣住、神住、形住為“三住”。 唐 施肩吾 《三住銘》:“氣住則神住,神住則形住,長生之道也?!?宋 范成大 《次韻嚴(yán)子文見寄》:“無心我正銘三住,有意君堪話四休。”一說“三住”指心住、氣住、神住。《二程語錄》卷一:“ 持國 曰:‘道家有三住:心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怂^三守。 伯淳 先生曰:‘此三者,人終食之頃,未有不離者,其要只在收放心?!?/div>
《國語辭典》:咽唾  拼音:yàn tuò
吞咽唾液。形容很想吃東西。晉。葛洪《神仙傳。卷一。篯鏗》:「彭祖者,姓篯諱鏗……舐唇咽唾,服氣數(shù)十,乃起行言笑?!?/div>
《國語辭典》:咽唾(嚥唾)  拼音:yàn tuò
吞咽口水。即垂涎之意?!抖膛陌阁@奇》卷二九:「這些醫(yī)生看了告示,只好咽唾,真是孝順郎中?!?/div>
《漢語大詞典》:煉骨(鍊骨)
指道家修煉肌骨,使身形輕盈不朽。 明 唐順之 《古鏡歌》:“有如鍊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靈氣?!?清 吳偉業(yè) 《林屋洞》詩:“終當(dāng)齎餱糧,鍊骨如飛鴻?!?清 曹寅 《栗花歌》:“圖經(jīng)果載鍊骨法,來日芒鞋竭蹙直入巉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