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2詞典 2分類詞匯 70
《漢語大詞典》:鴛鴦殿(鴛鴦殿)
(1). 漢 未央宮 殿名。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宮中本造 鴛鴦殿 ,為誰新起鳳凰樓?!眳⒁姟?鴛鴦 ”。
(2).泛指皇后所居宮名。 唐 賈島 《上杜駙馬》詩:“鴛鴦殿里參皇后,龍鳳堂前賀至尊?!?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356' target='_blank'>《全唐詩》卷二七載《排遍》詩之二:“鴛鴦殿里笙歌起,翡翠樓前出舞人?!?/div>
《國語辭典》:鴛鴦(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小于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也稱為「匹禽」。
2.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紅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br />3.成對的物件。如:「鴛鴦劍」、「鴛鴦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菜肴中有鴛鴦捲。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鴛鴦,刺幽王也?!够蛞嘀笧轫灦\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鴛鴦于飛,畢之羅之?!?/div>
《漢語大詞典》:章華臺(章華臺)
楚 離宮名。故址有四:(1)在今 湖北省 監(jiān)利縣 西北, 晉 杜預(yù) 以為 春秋 時 楚靈王 所建者即此。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稱“ 華容 之 章華 ”。(2)在今 安徽省 亳州市 東南,一說 楚靈王 所建即此。 清 楊守敬 以為 靈王 可能先建于 華容 ,后因樂 乾溪 風(fēng)物而筑此,仍襲用舊名。即“ 城父 之 章華 ”。(3)在今 河南 汝南 東, 戰(zhàn)國 楚襄王 為 秦 將 白起 所逼,北保于 陳 時所建,并襲用舊名。即“ 汝陽 之 章華 ”。(4)在今 湖北 沙市 ,建者不詳。后人附會為 靈王 所筑,即 豫章臺 。
《國語辭典》:九成宮(九成宮)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1.隋唐時的故宮。在陜西省麟游縣西,原為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為「九成宮」。
2.九成宮醴泉銘的簡稱。參見「九成宮醴泉銘」條。
《國語辭典》:九成宮醴泉銘(九成宮醴泉銘)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唐朝碑文。魏徵撰文,歐陽詢書,楷體。貞觀六年(西元632年)立。碑載唐太宗在陜西省麟游縣九成宮避暑時,發(fā)現(xiàn)地泉之事。字體溫潤峭勁,為歐陽詢晚年得意之作。傳世拓本以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最善。簡稱為「九成宮」。
《漢語大詞典》:細腰宮(細腰宮)
楚 離宮名。 唐 杜牧 《題桃花夫人廟》詩:“ 細腰宮 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游 楚 故離宮,俗謂之 細腰宮 ?!?清 黃景仁 《霜葉飛·湘江夜泊》詞:“請看往日 細腰宮 ,是一堆荊杞?!眳⒁姟?細腰 ”。
分類:離宮宮名
《國語辭典》:細腰(細腰)  拼音:xì yāo
1.纖細的腰?!盾髯印>馈罚骸赋f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也作「細要」。
2.棺木覆蓋時,上下能夠接合的特制凹凸部分。「腰」文獻異文作「要」。漢。王符《潛夫論。浮侈》:「后世以楸梓槐柏杶樺,各取方土所出,膠漆所致,釘細要,削除鏟,靡不見際會?!?/div>
《漢語大詞典》:長楊宮(長楊宮)
秦 漢 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周至縣 東南。三輔黃圖·秦宮:“ 長楊宮 在今 盩厔縣 東南三十里,本 秦 舊宮,至 漢 修飾之以備行幸。宮中有垂楊數(shù)畝,因為宮名;門曰 射熊館 。 秦 漢 游獵之所?!?/div>
《漢語大詞典》:白瑤
(1).猶白玉。 南朝 梁武帝 《圍棋賦》:“枰則廣羊文犀,子則白瑤玄玉?!?宋 劉敞 《游五岳觀寄鄰幾圣俞》詩:“主人白瑤盃,勸客流霞殷。”
(2).傳說中的仙宮名。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張讀 宣室志·李賀:“﹝上帝﹞近者遷都于月圃,搆新宮,命曰 白瑤 。以某榮于詞,故召某與文士數(shù)輩,共為新宮記?!?/div>
《漢語大詞典》:酆宮
(1). 周文王 宮名。在今 陜西省 戶縣 北。左傳·昭公四年:“ 成 有 岐陽 之蒐, 康 有 酆宮 之朝?!?杜預(yù) 注:“ 酆 在 始平 鄠縣 東,有 靈臺 , 康王 於是朝諸侯?!币徽f,為 文王 廟。見 楊伯峻 注。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悵 鈞臺 之未臨,慨 酆宮 之不縣?!?br />(2).道教語。指冥獄。 唐 陸龜蒙 《次追和清遠道士詩韻》:“吾聞 酆宮 內(nèi),日月自昏旦?!?清 唐孫華 《王鶴尹挽詩》之二:“文章世上渾無用,合向 酆宮 頌帝晨。”參見“ 酆都 ”。
《國語辭典》:酆都  拼音:fēng dū
1.縣名。在四川省東南,長江西北岸。
2.俗傳為冥府所在。
《漢語大詞典》:葡萄宮
亦作“蒲萄宮”。
(1). 漢 宮名。 漢哀帝 時單于來朝,住在此宮內(nèi)。三輔黃圖·甘泉宮:“ 葡萄宮 在 上林苑 西, 漢哀帝 元壽 二年,單于來朝,以太歲厭勝所,舍之此宮也。”漢書·匈奴傳下載此事,作“蒲萄宮”。
(2).借指胡人在京師的住處。 唐 杜甫 《洗兵馬》詩:“京師皆騎汗血馬, 回紇 餧肉 蒲萄宮 ?!?/div>
《漢語大詞典》:蒲萄宮
見“ 葡萄宮 ”。
《漢語大詞典》:太極宮(太極宮)
唐 宮名。即 隋 大興宮 。 唐 武德 元年改稱。 龍朔 后,皇帝常居 大明宮 ,或遇大禮大事,則居 太極宮 。以其在西,故曰西內(nèi)。故址在今 陜西省 長安縣 北故宮城內(nèi)。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大內(nèi)。
《漢語大詞典》:繡嶺宮(繡嶺宮)
唐 宮名。舊址在今 河南省 陜縣 。 唐高宗 顯慶 三年建。見新唐書·地理志二。 唐 李玖 《白衣叟途中吟》之一:“ 繡嶺宮 前鶴髮人,猶唱 開元 太平曲?!?唐 崔涂 有《過繡嶺宮》詩。
《漢語大詞典》:鑣宮(鑣宮)
(1).古宮名。相傳為 商湯 承受天命之所。墨子·非攻下:“天乃命 湯 於 鑣宮 ,用受 夏 之大命?!?br />(2).引申為皇宮。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鑣宮杖鉞,跨高陌而登元;轡野韜戈,陟圮壇而擁號?!?唐 陳子昂 《為百官謝追尊魏國大王表》:“伏維圣母神皇陛下,鑣宮受命,寶極披圖?!?/div>
《漢語大詞典》:極廟(極廟)
(1). 秦 宮名。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七年, 始皇 巡 隴西 、 北地 ,出 雞頭山 ,過 回中 。焉作 信宮 渭南 ,已更命 信宮 為 極廟 ,象天極?!?司馬貞 索隱:“為宮廟象天極,故曰 極廟 ?!?br />(2).規(guī)格最高的寢廟。指七廟。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令羣臣議尊 始皇廟 。羣臣皆頓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不軼毀。今 始皇 為極廟,四海之內(nèi)皆獻貢職,增犧牲,禮咸備,毋以加?!眳⒁姟?七廟 ”。
《國語辭典》:七廟(七廟)  拼音:qī miào
1.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廟的總稱。為帝王祀奉祖先之廟。《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埂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晉帝司馬炎,追謚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司馬昭為文帝,立七廟以光祖宗?!?br />2.王朝。《文選。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鴻臺(鴻臺)
(1). 戰(zhàn)國 時 韓國 宮名。《戰(zhàn)國策·韓策一》:“大王不事 秦 , 秦 下甲據(jù) 宜陽 ,斷絶 韓 之上地,東取 成皋 、 宜陽 ,則 鴻臺 之宮, 桑林 之菀,非王之有已。”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宮殿:“ 楚 有 蘭臺宮 , 韓 有 鴻臺宮 ?!?br />(2). 秦始皇 時所筑高臺。三輔黃圖·長樂宮:“ 鴻臺 , 秦始皇 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觀宇,帝嘗射鴻於臺上,故號 鴻臺 ?!?span id="1smdwpf" class="book">《漢書·惠帝紀》:“ 長樂宮 鴻臺 災(zāi)?!?span id="xbofxok"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劉梁 《七舉》:“ 鴻臺 百層,干云參差?!?/div>
《國語辭典》:歷室(曆室)  拼音:lì shì
古代觀測歷象的場所,類似現(xiàn)在的天文臺、氣象臺?!稇?zhàn)國策。燕策二》:「大呂陳于元英,故鼎反于歷室?!?/div>
分類:宮名裴骃
《漢語大詞典》:宜春宮
秦 離宮名。三輔黃圖·甘泉宮:“ 宜春宮 ,本 秦 之離宮,在 長安 城東南 杜縣 東,近 下杜 ?!眳⒁姟?宜春苑 ”。
分類:離宮宮名
《漢語大詞典》:宜春苑
(1).古代苑囿名。 秦 時在 宜春宮 之東, 漢 稱 宜春下苑 。即后所稱 曲江池 者。故址在今 陜西 長安縣 南。史記·秦始皇本紀:“以黔首葬 二世 杜 南 宜春苑 中?!?span id="snbrezo"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三引 北周 庾信 《春賦》:“ 宜春苑 中春已歸, 披香殿 里作春衣?!?span id="nj9d29f" class="book">《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還過 宜春宮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秦 宜春宮 在 雍州 萬年縣 西南三十里, 宜春苑 在宮之東, 杜 之南?!?唐 馬懷素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詩:“仙輿暫下 宜春苑 ,御醴行開薦壽觴?!眳⒁姟?曲江池 ”。
(2).古代苑囿名。 宋 代 宜春苑 ,在 河南 開封 城東。宋史·太祖紀一:“己酉,幸 宜春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