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2詞典 2分類詞匯 70
《漢語大詞典》:回中
(1). 秦 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北。 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隴西 、 北地 (今 寧夏 和 甘肅 東部),東歸時經(jīng)過此處。 漢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從 蕭關(guān) (今 寧夏 固原 東南)深入,燒毀此宮。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詩:“君王多樂事,何必向 回中 。”
(2).古道路名。南起 汧水 河谷,北出 蕭關(guān) ,因途經(jīng) 回中 得名。為 關(guān)中平原 與 隴東高原 間的交通要道。 西漢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縣 (今 陜西 鳳翔 南)經(jīng) 回中道 ,北出 蕭關(guān) 。 東漢 建武 八年 來歙 由此攻取 隗囂 割據(jù)下的 略陽 (今 甘肅 秦安 東北)。 唐 盧照鄰 《上之回》詩:“ 回中 道路險, 蕭關(guān) 烽候多?!?/div>
《漢語大詞典》:大明宮
唐 代宮名。 貞觀 八年建 永安宮 ,九年改名 大明宮 。 龍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萊宮 , 長安 元年復(fù)稱 大明宮 。亦謂之東內(nèi)。內(nèi)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為中書、門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xùn)|內(nèi)。故址在今 陜西 長安縣 東。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大明宮、舊唐書·地理志一
《漢語大詞典》:泉宮
(1). 春秋 魯國 宮名,內(nèi)有 泉臺 。左傳·文公十六年:“有蛇自 泉宮 出,入于國,如先君之?dāng)?shù)?!?孔穎達 疏:“蛇自宮出而毀其臺,則臺在宮內(nèi)?!?br />(2).墓室。 宋 梅堯臣 《端明李侍郎挽歌》之一:“今日泉宮啟,師臣禮秩增?!?宋 沈遘 《祭蜀國太夫人》:“寵靈光渥,畢于泉宮?!?/div>
《漢語大詞典》:增城
亦作“ 增成 ”。 漢 宮名。 漢 班固 《西都賦》:“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歡 、 增城 …… 鴛鸞 、 飛翔 之列?!?漢 張衡 《西京賦》:“后宮則 昭陽 、 飛翔 、 增成 、 合驩 ?!?br />亦作“ 增成 ”。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地名。《楚辭·天問》:“ 增城 九重,其高幾里?”《淮南子·墬形訓(xùn)》:“掘 昆侖虛 以下地,中有 增城 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唐 劉禹錫 《思黯南墅賞牡丹花》詩:“偶然相遇人世間,合在 增城 阿姥家?!?清 黃遵憲 《感事》詩之二:“又聞 崑崙山 高萬餘里, 增城 九重天尺咫。”
分類:宮名地名
《漢語大詞典》:易遷(易遷)
仙人所居宮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六月十九日有五女人來,第一 易遷 領(lǐng)學(xué)仙妃 趙夫人 ,第二 易遷 左嬪 王夫人 ,第三 易遷 右嬪 劉夫人 ,第四 易遷 都司學(xué) 陶夫人 ,第五 易遷 受學(xué) 李飛華 。” 唐 鄭璧 《文燕潤卿不至》詩:“已知羽駕朝金闕,不用燒蘭望玉京。應(yīng)是 易遷 明月好, 玉皇 留看舞 雙成 。”
《國語辭典》:館娃宮(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點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漢語大詞典》:望夷
秦 代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涇陽縣 東南,因東北臨 涇水 以望北夷,故名。 秦 末, 趙高 迫殺 秦二世 于此。 漢 焦贛 《易林·乾之大壯》:“ 高 弒 望夷 , 胡亥 以斃?!?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或擢筋於廟梁,或絶命於 望夷 。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924' target='_blank'>《全唐詩》卷八六六載 臨淄縣主 《與獨孤穆冥會詩》:“ 望夷 既結(jié)釁,宗社亦貽羞。” 宋 王安石 《桃源行》:“ 望夷宮 中鹿為馬, 秦 人半死長城下?!?/div>
《漢語大詞典》:雪宮
(1). 戰(zhàn)國 時 齊國 的離宮名。故址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東北。《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 見 孟子 於 雪宮 。” 趙岐 注:“ 雪宮 ,離宮之名也。宮中有苑囿臺池之飾,禽獸之饒。”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臣聞 雪宮 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唐 羅鄴 《覽陳丕卷》詩:“ 雪宮 詞客 燕 宮游,一軸煙花象外搜?!?br />(2).指明潔清雅的房屋。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揚州看辛夷花次韻》:“堪將亂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宮?!?宋 史達祖 《賀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詞:“船向少陵佳處放,塵世必?zé)o知者。暑不到,雪宮風(fēng)榭?!?/div>
《漢語大詞典》:德壽宮(德壽宮)
宋 宮名。原為 紹興 十五年 宋高宗 欽賜給 秦檜 的大宅,并有 高宗 親筆題額“一德格天之閣”,后改名為“德壽宮”。 紹興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橋 東。 宋 張仲文 《白獺髓》:“ 秦檜 師垣 故第,即今之 德壽宮 ,西有 望仙橋 ,東有 升仙橋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在 德壽宮 ,每進膳,必置匙筯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后食。 吳后 嘗問其故,對曰:‘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币嗍》Q“ 德壽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既居 德壽 ,時到 靈隱 冷泉亭 閒坐?!?清 張日熙 《南宋西湖小樂府·精忠柏》:“ 德壽 盤松委秋草,千載墓門日杲杲?!?/div>
《漢語大詞典》:鉤弋(鉤弋)
(1).見“ 鉤樴 ”。
(2).見“ 鉤弋夫人 ”。
(3). 漢 宮名。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鉤弋趙倢伃:“ 拳夫人 進為倢伃,居 鉤弋宮 。” 顏師古 注:“《黃圖》 鉤弋宮 在城外,漢武故事曰在 直門 南也?!?/div>
分類:宮名
《漢語大詞典》:鉤樴(鉤樴)
亦作“ 鉤弋 ”。 帶鉤的小木樁。墨子·備梯:“縣火,四尺一鉤樴?!?孫詒讓 間詁:“鉤樴,蓋以弋著鉤而縣火?!?岑仲勉 簡注:“樴同杙,鉤杙即杙之鉤曲者?!?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桑柘:“正月二月中,以鉤弋壓下枝,令著地?!?繆啟愉 校釋:“‘杙’的本字作‘弋’,是小木樁;‘鉤弋’就是小木樁帶鉤的,像杈鉤之類。”
《漢語大詞典》:鉤弋夫人(鉤弋夫人)
亦作“ 鉤翼夫人 ”。 漢武帝 寵妃 趙氏 的稱號。史記·外戚世家:“ 鉤弋夫人 姓 趙 氏, 河間 人也。得幸 武帝 ,生子一人, 昭帝 是也。” 漢 劉向 列仙傳·鉤翼夫人:“ 鉤翼夫人 者, 齊 人也。姓 趙 ,少時好清浄,病臥六年,右手拳屈……姿色甚偉。 武帝 披其手,得一玉鉤,而手尋展,遂幸而生 昭帝 。后 武帝 害之,殯尸不冷,而香一月間。后 昭帝 即位,更葬之,棺內(nèi)但有絲履,故名其宮曰 鉤翼 ,后避諱改為弋,廟闈有神祠閣在焉。”漢書·敘傳下:“ 鉤弋 憂傷, 孝昭 以登。” 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云陽 , 鴟夷 棄江沙?!?/div>
分類:漢武帝
《國語辭典》:長信宮(長信宮)  拼音:cháng xìn gōng
漢代的宮殿名。為太后或皇太后所居?!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時夜出夕還,后赍五日糧,會朝長信宮,上大驩樂之。」唐。崔國輔 長信草詩:「長信宮中草,年年愁處生?!?/div>
《國語辭典》:上陽宮(上陽宮)  拼音:shàng yáng gōng
唐代的宮殿。在今河南省洛陽城西洛水北岸。唐高宗時建。武則天時大事興修,常居于此。玄宗時,被謫宮人多居此地。
《漢語大詞典》:翠微宮
唐 宮名。 高祖 武德 八年,于 終南山 造 太和宮 。 太宗 貞觀 十年廢。二十一年重行修建,改名 翠微宮 。后常泛指山間宮殿。 唐 王維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yīng)教》詩:“帝子遠(yuǎn)辭丹鳳闕,天書遙借 翠微宮 。” 唐 沈亞之 《秦夢記》:“ 亞之 於宮,題其門曰‘翠微宮’,宮人呼‘沈郎院’。” 明 何景明 《鏡光閣》詩:“翠華無復(fù)到,長鎖 翠微宮 ?!?/div>
《漢語大詞典》:五柞宮
漢 離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周至縣 東南。漢書·武帝紀(jì):“二月,行幸 盩厔 五柞宮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宮也?!?span id="g7rhwmd" class="book">《三輔黃圖·甘泉宮》:“ 五柞宮 , 漢 之離宮也?!?/div>
《國語辭典》:司鐸(司鐸)  拼音:sī duó
1.古代宣揚教化、頒布政令時擊鐸警眾,故稱主持教化的人為「司鐸」。《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挂卜Q為「秉鐸」。
2.對天主教東正教神職人員的尊稱。
3.魯國宮殿的名稱。《左傳。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br />4.復(fù)姓。周時有司鐸射,為魯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