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1
《國語辭典》:刑問(刑問)  拼音:xíng wèn
用刑具審問。如:「古代有以炮烙刑問犯人的酷刑?!挂沧鳌感逃崱?。
《國語辭典》:拿問(拿問)  拼音:ná wèn
拘捕審問?!端疂G傳》第二六回:「知縣看了道:『你且起來,待我從長商議??尚袝r便與你拿問?!弧?/div>
分類:捉拿審問
《國語辭典》:提審(提審)  拼音:tí shěn
移轉(zhuǎn)審訊。根據(jù)憲法第八條及提審法規(guī)定,一般人民若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guān)非法逮捕拘禁時,得由當事人或其關(guān)系人向所屬法院提出聲請,要求拘捕機關(guān)將案子限時移轉(zhuǎn)開庭審訊。如:「逮捕拘禁之機關(guān),對于法院之提審,不得拒絕或遲延?!?/div>
《漢語大詞典》:訊研(訊研)
審問追究。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并由巡警道拿獲匪黨九名,正在訊研?!?/div>
分類:審問追究
《漢語大詞典》:訊責(zé)(訊責(zé))
審問懲處;責(zé)罰。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 邕 初蒙訊責(zé),便繫牢戶,水不入口者踰五日。”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不然,止以無心處之可也。至首加訊責(zé),不亦傷乎?” 樊增祥 《批張榮呈詞》:“惟 張世炳 任意鯨吞,情殊可惡,候喚案訊責(zé)?!?/div>
《漢語大詞典》:訊處(訊處)
審問處置。 張德義 劉培林 《董小宛傳奇》第十八章:“關(guān)于訊處 霍華 之事,有 楊某 一肩負責(zé),決不會讓貴府有所干礙。”
《國語辭典》:訊供(訊供)  拼音:xùn gōng
審問以取得口供。如:「警察對嫌犯訊供時,是絕對禁止刑求的?!?/div>
分類:審問口供
《國語辭典》:打考  拼音:dǎ kǎo
拷打?qū)弳枴!秳⒅h諸宮調(diào)。第一二》:「記得恁打考千千遍,任苦告不肯擔免,恁時卻不看姊妹弟兄面?!挂沧鳌复蚩健?。
《國語辭典》:對簿公堂(對簿公堂)  拼音:duì bù gōng táng
原被告雙方在法庭上公開審問、爭訟,以辨是非。如:「這件喧騰一時的誹謗事件,最后終于對簿公堂了?!?/div>
《漢語大詞典》:付推
交付有司審問。南史·到仲舉傳:“事發(fā), 師知 下獄賜死, 暹 、 不佞 并付推,乃以 仲舉 為貞毅將軍、金紫光祿大夫?!?/div>
《漢語大詞典》:會鞫(會鞫)
會同審問。明史·曹變蛟傳:“法司會鞫 王樸 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歷仕錄:“俟王( 遼王 )稍氣平,仍具文來,我再添一官會鞫,庶好擔當?!?/div>
分類:會同審問
《國語辭典》:歸勘(歸勘)  拼音:guī kān
審問?!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一一出》:「枷收了,明日要歸勘?!?/div>
《漢語大詞典》:跪練(跪練)
舊時司法機關(guān)傳訊審問時,犯人必須下跪在拜墊上,稱“跪練”。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段靈》:“ 朱 罵曰:‘當刑部堂跪練受審時,爾輩何在?非渠,余老命早休矣?!?/div>
《國語辭典》:熬審(熬審)  拼音:áo shěn
官吏苦審犯人。如:「知縣每天開堂熬審,那犯人始終咬牙不招。」
分類:嚴刑審問
《漢語大詞典》:答款
謂對答審問和誠心服罪。隋書·刑法志:“凡繫獄者,不即答款,應(yīng)加測罰,不得以人士為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