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法寶(法寶)  拼音:fǎ bǎo
1.佛教用語。指諸佛、菩薩的教法。為三寶之一。《五燈會元。卷一。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于諸寶中,法寶為上?!?br />2.僧家所用的衣缽、錫杖等,也稱為「法寶」。
3.比喻具有神奇功效的寶物。
《漢語大詞典》:金箱
(1).金制的箱。用以珍藏寶物。《漢武內(nèi)傳》:“ 河東 功曹 李友 ,入 上黨 抱犢山 採藥,於巖室中得此經(jīng),盛以金箱。”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麗以金箱,裝之寳軸?!?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二九:“端午生衣進御牀,赭黃羅帕覆金箱。”
(2).猶金相。周書·王褒傳:“但愿愛玉體,珍金箱,保期頤,享黃髮?!币槐咀鳌?金相 ”。參見“ 金相 ”。
《國語辭典》:金相  拼音:jīn xiàng
語本《詩經(jīng)。大雅。域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剐稳菝篮玫奈恼禄蜓哉?。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文藻條流,托在筆札。既馳金相,亦運木訥。」南朝梁。蕭統(tǒng) 文選序:「謀夫之話,辨士之端,冰釋泉涌,金相玉振。」
《漢語大詞典》:琛贐(賝賮)
寶物財貨。 唐 張九齡《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書弘文館學士贈太師正平忠憲公裴公碑銘》:“是歲,天子有事于 岱宗 諸侯會朝于行在,執(zhí)籩豆者不限于中外,獻賝賮者亦勤于駿奔?!?前蜀 杜光庭 《壽春節(jié)進章真人像表》:“今屬壽春大節(jié),祝圣昌辰,賝賮云馳,梯航波委,咸修芹禮,以繼山呼?!?
分類:寶物財貨
《國語辭典》:秘寶(祕寶)  拼音:mì bǎo
罕見的珍寶。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秘寶盈于王府,文駟列乎華廄?!?/div>
《漢語大詞典》:陳寶(陳寶)
(1).陳列寶物。書·顧命:“ 越 玉五重,陳寶?!?孔 傳:“又陳先王所寶之器物。”
(2).古代傳說中的神名。史記·秦本紀:“﹝ 文公 ﹞十九年,得 陳寶 ?!?司馬貞 索隱:“按:漢書·郊祀志云:‘ 文公 獲若石云,於 陳倉 北阪城 祠之,其神來,若雄雉,其聲殷殷云,野雞夜鳴,以一牢祠之,號曰 陳寶 ?!?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 寶雞祠 在 岐州 陳倉縣 東二十里故 陳倉城 中。《晉太康地志》云: 秦文公 時, 陳倉 人獵得獸,若彘,不知名,牽以獻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腦。’即欲殺之,拍捶其首。媦亦語曰:‘二童子名 陳寶 ,得雄者王,得雌者霸。’ 陳倉 人乃逐二童子,化為雉,雌上 陳倉 北阪,為石, 秦 祠之。搜神記云:其雄者飛至 南陽 ,其后 光武 起於 南陽 ,皆如其言也?!?漢 張衡 《西京賦》:“ 岐 、 梁 、 汧 、 雍 , 陳寶 鳴雞在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一:“縣有 陳倉山 ,山上有 陳寶 鷄鳴祠 。昔 秦文公 感 伯陽 之言,游獵於 陳倉 ,遇之於此坂,得若石焉,其色如肝,歸而寶祠之,故曰‘陳寶’。其來也,自東南暉暉聲若雷,野雞皆鳴,故曰‘雞鳴神’也。”
分類:陳列寶物
《漢語大詞典》:明璣(明璣)
明珠一類的寶物。后漢書·賈琮傳:“舊 交阯 土多珍產(chǎn),明璣、翠羽、犀、象、瑇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李賢 注:“説文曰:璣,珠之不圓者?!?span id="gbf2aol"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頳丹、明璣、金華、銀樸、紫貝、流黃?!?李善 注:“璣,珠屬也?!?/div>
分類:明珠寶物
《國語辭典》:明器  拼音:míng qì
1.古代陪葬的物品。古代有陪葬的習慣,每以器皿用具葬于墓室,以為死者來生之用。《儀禮。既夕禮》:「陳明器于乘車之西?!?jié)h。鄭玄。注:「明器,藏器也?!埂读凶?。楊朱》:「相捐之道,非唯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錦,不陳犧牲,不設(shè)明器也。」
2.明德之器、神明之器?!蹲髠鳌U压迥辍罚骸钢T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鎮(zhèn)撫其社稷,故能薦彝器于王。」
《漢語大詞典》:遺寶(遺寶)
(1).前代遺留的寶物。 晉 王嘉 拾遺記·魏:“ 漢 誅 梁冀 ,得一玉虎頭枕,云 單池國 所獻,檢其頷下,有篆書字,云是 帝辛 之枕,嘗與 妲己 同枕之,是 殷 時遺寶也。”
(2).遺落的寶物。宋書·自序傳:“與眾人共見遺寶,咸爭趨之, 林子 直去不顧。” 清 蒲松齡 《荷珠賦》:“倘是睡龍之遺寶,當齊重價於連城?!?br />(3).比喻棄置未用的人才。《梁書·顧協(xié)傳》:“臣欲言於官人,申其屈滯, 協(xié) 必苦執(zhí)貞退,立志難奪,可謂東南之遺寶矣?!?/div>
《漢語大詞典》:神寶
(1).神圣的寶物。史記·龜策列傳:“今 高廟 中有龜室,藏內(nèi)以為神寳?!?王嘉 拾遺記·魏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竊觀 明帝 踐中區(qū)之沃盛,威靈所懾,比強列代,禎祥神寳,史不絶書?!?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贊曰:神寳藏用,理隱文貴?!?br />(2).指天子之位。即帝位。《后漢書·皇后紀序》:“而赴蹈不息,燋爛為期,終于陵夷大運,淪亡神寳。” 李賢 注:“神寳,帝位也?!?br />(3).同“ 神保 ”。古代祭祖時用以代表祖先的人。管子·禁藏:“民之承教重於神寳?!?郭沫若 等集校:“‘神寳’者,神保也。《小雅·楚茨》:‘鼓鐘送尸,神保聿歸?!?/div>
《國語辭典》:花鬘  拼音:huā mán
以線貫穿花草而成,戴在頭頂或胸前的裝飾品,源于古印度,常見于佛像。唐。釋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五天俗法,取草木時花暈澹成彩,以線貫穿,結(jié)為花鬘,不問貴賤,莊嚴身首,以為飾好?!固?。李邕 嵩岳寺碑:「珠幡寶帳,當陽之鋪有三;金絡(luò)花鬘,備物之儀不一?!挂沧鳌溉A鬘」。
《漢語大詞典》:貢?。ㄘ曡。?/div>
進貢寶物。 宋 蘇軾 《賜于寘國黑汗王進奉示諭敕書》:“敕卿遠馳信使,來效貢琛?!?/div>
分類:進貢寶物
《漢語大詞典》:寶秘(寶祕)
(1).珍藏的寶物。海內(nèi)十洲記·昆侖:“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內(nèi)向。天尊下降,并傳授寶祕。臣 朔 區(qū)區(qū),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 唐 李嶠 《為百寮賀日抱戴慶云見表》:“遷寶祕於東序,視衣纓於北闕?!?br />(2).珍藏。隋書·經(jīng)籍志四:“然以 天尊 經(jīng)歷年載,始一開劫,受法之人,得而寶祕,亦有年限,方始傳授?!?span id="gbheb2d" class="book">《新唐書·叛臣傳·高駢》:“ 勝 獻銅匕首, 用之 曰:‘此 北帝 所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駢 寶祕之。”云笈七籤卷九:“傳 太極真人 、 清虛真人 、南岳 赤松子 、 劉子先 等,寶祕尤嚴,得者勿泄?!?/div>
分類:珍藏寶物
《漢語大詞典》:寶冠(寶冠)
(1).飾以寶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眾所戴者。《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yīng)圣節(jié)講經(jīng)文》:“如來頭寶冠而足蓮花,言懸河而心巨海?!?span id="x1awrll"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虔恭三禮,仰示慈尊,寶冠亞而風颯苻枝,瓔珞搖而霞飛錦樹?!?br />(2).指花朵。 宋 韓琦 《北第同賞芍藥》詩:“芍藥名高致亦難,此觀妖艷滿彫欄。酒酣誰欲張珠網(wǎng),金細偏宜間寶冠。” 宋 徐積 《姚黃》詩:“君看此花肌肉豐,一尺餘高千萬重?;捗嫔畈厍嗖秸?,寶冠斜墮碧霞叢?!?/div>
《漢語大詞典》:龍皮(龍皮)
(1).龍的皮。喻皺裂如龍鱗的樹干。 唐 李賀 《春歸昌谷》詩:“龍皮相排戞,翠羽更蕩掉?!?王琦 匯解:“皮老而皴文紐裂,故比之以龍皮。”
(2).喻筍殼。 明 楊基 《食燒筍留題陳維寅竹間》詩:“登盤查牙玉版肥,焦尾碎剝蒼龍皮?!?br />(3).傳說夏日浸水則寒氣生的一種寶物。 唐 康駢 劇談錄·李德裕:“及列坐開罇,煩暑都盡……有好事者求親信察問之,云:‘此日以金盆貯水,浸白龍皮,置於坐末?!?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二:“ 夏英公 伏日供帳溫室,戒客具夾衣,客皆笑之。既坐,體寒生粟,乃以漆斛漬龍皮也?!?/div>
《漢語大詞典》:名寶(名寶)
名貴的寶物。國語·晉語四:“ 鄭 人以名寶行成,公弗許。” 韋昭 注:“名寶,重寶?!?span id="ly72uc7" class="book">《戰(zhàn)國策·趙策一》:“ 秦王 欲得 宜陽 ,不愛名寶?!?span id="crx6m6y" class="book">《呂氏春秋·不屈》:“名寶散出,土地四削, 魏國 從此衰矣?!?漢 賈誼 新書·耳痺:“百世名寶,因閒官為積?!?/div>
分類:名貴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