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寶劍(寶劍)  拼音:bǎo jiàn
原指稀有珍貴的劍。后泛指一般的劍?!读凶?。湯問》:「吾聞衛(wèi)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寶劍?!埂度龂萘x》第九回:「李肅手執(zhí)寶劍扶車而行?!?/div>
《漢語大詞典》:延津寶劍(延津寶劍)
見“ 延津劍 ”。
《漢語大詞典》:延津劍(延津劍)
亦稱“ 延津寶劍 ”。 指 龍泉 、 太阿 兩劍。 明 陳所聞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讓 延津 劍,棄擲休如緑綺絃?!?明 張鳳翼 《紅拂記·奇逢舊侶》:“ 延津 寶劍看重會, 合浦 明珠喜再逢?!眳⒁姟?延平津 ”。
分類:龍泉太阿
《國語辭典》:兵書寶劍峽(兵書寶劍峽)  拼音:bīng shū bǎo jiàn xiá
長江三峽西陵峽的一部分。相傳諸葛亮曾將兵書及寶劍藏于峽中,故稱為「兵書寶劍峽」。長約五公里,沿途皆是懸崖絕壁。也稱為「米倉峽」。
《漢語大詞典》:寶劍記
傳奇劇本。明代李開先作。取材于《水滸傳》而有所改動。林沖參奏高俅而被高陷害,刺配滄州,最后逼上梁山。高俅子謀占林妻張貞娘,貞娘出逃,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將高俅父子送梁山軍前處死,并招安梁山軍。明代陳與郊有改編本,名《靈寶刀》
《漢語大詞典》: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
比喻物得其用。賣,也用作“贈”。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一折:“先生何出此言?豈不聞‘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以先生之才,怕不進取功名,易如拾芥!”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卻不道寶劍贈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小官有白金兩錠,青衣一套,駿馬一疋,薦書一封,送賢士去投託 荊王 劉表 。 劉表 見了小官的書呈,必然重用。” 明 高明 《琵琶記·兩賢相遘》:“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夫人,妝奩衣服在此?!?span id="upy2qr7" class="book">《痛史》第二三回:“這幾味藥……并不賣錢射利,只求得一位英雄有道之士,便雙手奉贈與他。唉!常言道:‘説話贈與知音,良馬贈與將軍,寶劍贈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div>
《漢語大詞典》:寶劍贈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寶劍贈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
見“ 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 ”。
《國語辭典》:尚方寶劍(尚方寶劍)  拼音:shàng fāng bǎo jiàn
古代指皇帝御用的寶劍。戲曲或小說中常可見持有御賜尚方寶劍的大臣,有先斬后奏的特權。也稱為「勢劍」。
分類:尚方寶劍
《漢語大詞典》:尚方劍(尚方劍)
俗稱“尚方寶劍”。 皇帝用來封賜大臣的劍,表示授權,可以便宜行事。 明 劉基 《贈周宗道》詩:“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姦贜?!?span id="ajmlsz2" class="book">《明史·朱燮元傳》:“兼巡撫 貴州 ,仍賜尚方劍?!币嗍》Q“ 尚方 ”。 清 方文 《書事》詩:“相國臨戎賜尚方,九重親翰灑天章。”參見“ 尚方斬馬劍 ”。
《漢語大詞典》:上方寶劍(上方寶劍)
見“ 上方劍 ”。
《漢語大詞典》:上方劍(上方劍)
(1).即尚方劍。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寶劍。古代天子派大臣處理重大案件時,常賜以上方劍,表示授予全權,可以先斬后奏。 宋 陸游 《書志》詩:“鑄為上方劍,釁以佞臣血。” 明 無名氏 《飛丸記·公館言情》:“新授上方劍,么魔誰敢縱!”明史·蔣欽傳:“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獄中,終難自默,愿借上方劍斬之。”
(2).現(xiàn)多稱“上方寶劍”。用以比喻來自上級的口頭指示或書面文件。 達理 《路障》六:“ 秦越 終于拿到一把上方寶劍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廠印了幾千份,分發(fā)給各有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