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玉靶
鑲玉的劍柄。借指寶劍。 唐 王維 《出塞》詩:“玉靶角弓珠勒馬, 漢 家將賜 霍嫖姚 。”
分類:劍柄寶劍
《漢語大詞典》:蓮鍔(蓮鍔)
蓮花形的凸紋。亦指鋒利的寶劍。 五代 齊己 《古劍歌》:“今人不要強(qiáng)硎磨,蓮鍔星文未曾沒?!?五代 無名氏 《虞美人》詞:“手中蓮鍔凜秋霜,九泉?dú)w去是仙鄉(xiāng),恨茫茫?!?/div>
《漢語大詞典》:許劍(許劍)
亦作“ 許劒 ”。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載: 吳季札 西聘 晉 ,帶寶劍過 徐 。 徐君 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心許之。還而 徐君 已死,遂掛其劍于墓樹,曰:“吾心許之矣?!?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焙笠浴霸S劍”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元 柳貫 《袁文清墓下作》詩:“十年漬酒緜,不到 文清 墓,遙遙許劒心,夢(mèng)寐傷遲莫?!?明 大同 《讀謝翱傳》詩:“南奔北走家何在? 七里灘 前許劒來。” 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九:“數(shù)拒羣公餞,微吟許劍詩?!?/div>
分類:季札寶劍
《漢語大詞典》:芙蓉劍(芙蓉劍)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載 越王 句踐 有寶劍名“純鈞”,相劍者 薛燭 以“手振拂,揚(yáng)其華,捽如芙蓉始出”。后因以指利劍。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相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唐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jiān)武功蘇公源明》詩:“青熒芙蓉劍,犀兕豈獨(dú)剸。”
《國語辭典》:斬馬劍(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漢代宮中寶劍,劍利可以斬馬,故名?!稘h書。卷六七。朱云傳》:「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埂短接[。卷三四二。兵部。劍》:「王莽使武賁以斬馬劍挫董忠?!?/div>
《漢語大詞典》:決浮云(決浮雲(yún))
截?cái)喔≡啤3S靡孕稳輰殑χΑ?span id="b3x1prj" class="book">《莊子·說劍》:“上決浮云,下絶地紀(jì)。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 秦皇 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币嗍∽鳌?決云 ”。 唐 盧綸 《難綰刀子歌》:“輕冰薄玉狀不分,一尺寒光堪決云。”
《漢語大詞典》:太淵(太淵)
(1).臍之別名。黃庭內(nèi)景經(jīng)·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緯經(jīng)》云:“臍中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極,一名太淵,一名崑崙,一名特樞?!?br />(2).神話傳說中的天池。 元 袁裒 《求志賦》:“御飈輪以登太淵兮,叩招搖以周旋?!?br />(3).古寶劍太阿與龍淵的并稱。泛指利劍。 清 姚鼐 《酬釋妙德》詩:“古説久蒙晦,光明興舌端;乃知其中利,凜然持太淵?!?/div>
《國語辭典》:魚腸劍(魚腸劍)  拼音:yú cháng jiàn
1.春秋時(shí)代的寶劍名稱,吳公子光曾使專諸持此劍刺殺王僚。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酒酣,公子光佯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jìn)之。既至王僚前,專諸乃擘炙魚,因推匕首,立戟交軹,倚專諸胸,胸?cái)嘁荛_,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貫甲達(dá)背。王僚既死,左右共殺專諸?!?br />2.戲曲劇目。周代故事戲。敘述春秋時(shí)專諸以魚腸劍刺殺吳王僚,助公子光立為吳王的故事。也作「魚藏劍」。
《漢語大詞典》:魚腸(魚腸)
(1).魚腸子。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南朝 梁 王僧孺 《詠搗衣》:“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br />(2).指書信。 唐 李嶠 《素》詩:“魚腸遠(yuǎn)方至,雁足 上林 飛?!眳⒁姟?魚書 ”。
(3).古寶劍名。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器用:“古劍有沈廬、魚腸之名……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取諸魚燔熟,褫去脇,視見其腸,正如今之蟠鋼劍文也?!?元 陳基 《群珠碎傷吳帥潘元紹眾妾作》詩:“明珠買得 緑珠 心,欲揮魚腸掃妖彗?!?吳梅 《檢點(diǎn)》詩之三:“ 荊卿 匕首竟通靈,雪憤魚腸恨血腥?!?/div>
《漢語大詞典》:上方劍(上方劍)
(1).即尚方劍。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寶劍。古代天子派大臣處理重大案件時(shí),常賜以上方劍,表示授予全權(quán),可以先斬后奏。 宋 陸游 《書志》詩:“鑄為上方劍,釁以佞臣血。” 明 無名氏 《飛丸記·公館言情》:“新授上方劍,么魔誰敢縱!”明史·蔣欽傳:“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獄中,終難自默,愿借上方劍斬之?!?br />(2).現(xiàn)多稱“上方寶劍”。用以比喻來自上級(jí)的口頭指示或書面文件。 達(dá)理 《路障》六:“ 秦越 終于拿到一把上方寶劍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廠印了幾千份,分發(fā)給各有關(guān)單位?!?/div>
《漢語大詞典》:鐲鏤(鐲鏤)
屬鏤。劍名。泛指寶劍。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吳刎》:“偷瞧,鐲鏤在腰,拚血賤團(tuán)花戰(zhàn)袍?!?明 鄭若庸 《玉玦記·夢(mèng)神》:“我想 子胥 、 文種 這等忠賢,不免鐲鏤之厄,何況於我?!?清 錢謙益 《水亭撥悶》詩之二:“市曹親鬼爭顱額,長夜寃魂怨鐲鏤。”
分類:劍名寶劍
《漢語大詞典》:龍刀(龍刀)
(1).太平御覽卷八三○引 晉 張敞 《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龍頭金縷交刀四。”后因稱剪刀為龍刀。 南朝 梁簡文帝 《和徐錄事見內(nèi)人作臥具》:“龍刀橫膝上,畫尺墮衣前?!?唐 陸龜蒙 《采藥賦》:“煙分而麝墨猶濕,綺斷而龍刀合知。”
(2).指寶刀,寶劍。 元 馬祖常 《次前韻》之二:“切玉龍刀寶氣光,袷羅半臂麝臍香?!眳⒁姟?切玉 ”。
《漢語大詞典》:切玉
(1).割玉。形容刀劍鋒利。列子·湯問:“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獻(xiàn)錕鋙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綱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北魏 溫子升 《為安豐王延明讓國子祭酒表》:“臣聞寶劍未砥,猶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無衝石之勢(shì)?!?宋 歐陽修 《日本刀歌》:“ 昆夷 道遠(yuǎn)不復(fù)通,世傳切玉誰能窮?!?br />(2).切開的玉。形容潔白。 唐 杜甫 《峽隘》詩:“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
《漢語大詞典》:三劍(三劍)
(1).謂天子、諸侯、庶人之劍。莊子·說劍:“王曰:‘愿聞三劍?!唬骸刑熳觿Γ兄T侯劍,有庶人劍?!?br />(2).三把寶劍。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子 、 干將 ,鑿 茨山 ,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畢成, 風(fēng)胡子 奏之 楚王 。 楚王 見此三劍之精神,大悅?!?/div>
《國語辭典》:勢(shì)劍(勢(shì)劍)  拼音:shì jiàn
古代皇帝御用的寶劍。大臣若持有御賜的尚方寶劍則享有先斬后奏的特權(quán)。明??岛!吨猩嚼伞返谝徽郏骸杆麑④姲嗣嫱L(fēng)大,馬前勢(shì)劍染霜花。」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出:「取了一副勢(shì)劍金牌,假做個(gè)打差的官兒,賺出那門者?!挂卜Q為「尚方寶劍」。
《漢語大詞典》:純鈞(純鈞)
亦稱“ 純鉤 ”。亦稱“ 純鉤 ”。 1.古寶劍名。 漢 袁康 越絕書·越絕外傳:“ 歐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span id="bvdzzbz" class="book">《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span id="5ftxdbn"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 吳 鉤 越 棘,純鈞湛盧?!?劉良 注:“純鈞、湛盧,二劍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fā);丹青不治,則純鉤之勁不就?!?br />(2).泛指劍。 明 王世貞 《戚將軍贈(zèng)寶劍歌》:“毋嫌身價(jià)抵千金,一寸純鉤一寸心?!?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馮訥生進(jìn)士教授云中》詩:“隱囊麈尾燒卻盡,長鋏純鉤看自惜?!?span id="hntjlpv" class="book">《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劍,按定純鉤喝一聲?!?/div>
《漢語大詞典》:吳干
春秋 吳國 的干將劍。亦泛指寶劍。戰(zhàn)國策·趙策三:“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span id="thf5zpz" class="book">《呂氏春秋·疑似》:“相劍者之所患,患劍之似吳干者。” 高誘 注:“吳干, 吳 之干將者也?!?明 張居正 《答簾憲王鳳洲》之二:“吳干越鉤,輕用必折;匣而韜之,其精乃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