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68,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餼稍
總鋪
正狀
祗候人
朱語
拉丁
水商
塋戶
漁征
諭飭
官稟
官賊
官項
官僮
辜限
《漢語大詞典》:餼稍(餼稍)
古代官府發(fā)給的作為月俸的糧食。 元 王逢 《贈別浙省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zhèn)徽州三十韻》:“餼稍官曹待,謳歌父老傳?!?/div>
《國語辭典》:總鋪(總鋪)  拼音:zǒng pù
軍巡鋪,巡邏以防盜、防火的哨亭。元。李好古《張生煮?!返谝徽郏骸改闳ヘD茄蚴薪穷^,磚塔兒胡衕總鋪門前來尋我?!埂毒劳ㄑ?。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你如今可到總鋪門口去,有覓人打梆子,早晚勤謹(jǐn),可以度日?!?/div>
《漢語大詞典》:正狀(正狀)
指原告狀子的正本。 清 代官府規(guī)定,訴訟原告必須按格式填寫正狀、副狀各一份,副狀較正狀為簡,不涉及訟詞內(nèi)容。正狀留官府備案,副狀用以拘審被告。參閱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ぴ~訟》
《國語辭典》:祗候人  拼音:zhī hòu rén
1.職官名。宋朝掌朝會、宴幸、供奉引贊等事的官吏。參見「祗候」條。
2.泛指元明兩代衙門官差或富貴人家的仆役。元。岳伯川?!惰F拐李》第二折:「不想有個祗候人張千,向老夫要金帛?!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五:「隨即差個祗候人拿根簽去喚他姐妹?!?br />3.從嫁的婢妾。宋。莊季?!峨u肋編。卷下》:「古所謂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祗候人,或云左右人?!?/div>
《漢語大詞典》:朱語(朱語,硃語)
朱書。《元典章·吏部八·案牘》:“樞密院御史臺六部呈省文字,止有漢字朱語,別無蒙古字事目,省房就令蒙古必闍赤標(biāo)譯了畢,方得呈押?!?br />(1).帝王的朱筆批示。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保留宰相:“御史 彭天承 露章彈之,其硃語云:‘輔臣遵旨自恪,邪臣獻媚堪羞?!圃??!?br />(2).官府的朱書批語。《醒世姻緣傳》第八九回:“昨日老爺差人下鄉(xiāng)拘喚小的們,見票上的硃語,是出首免罪事,打聽差人説是 薛氏 出首他丈夫謀反。”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じC逃》:“審取逃人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與窩家所供相合,徑作出首逃人硃語申解,則部審雖其逃,而窩家亦免于流徙矣?!?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一章:“無怪 張瀾 破口大罵,口口聲聲叫把朱語寫出來看!哼!這朱語卻如何寫,你們說?”
《漢語大詞典》:拉丁
舊時官府、軍隊抓老百姓做苦工或當(dāng)兵
拉夫
《國語辭典》:水商  拼音:shuǐ shāng
明代所立,專買內(nèi)商引鹽,運銷各地,官府為總其數(shù),給以水票,故稱為「水商」。
分類:運銷官府
《漢語大詞典》:塋戶(塋戶)
受官府之命專事看守墳塋的民戶??梢悦馊ベx稅。南史·后妃傳上·文元袁皇后:“又詔 趙 、 蕭 、 臧光祿 、 袁敬公 、 平樂鄉(xiāng)君 墓,先未給塋戶,各給 蠻 戶三以供灑掃。”
《漢語大詞典》:漁征(漁征)
舊時官府向漁人征收的賦稅。
《漢語大詞典》:諭飭(諭飭)
謂官府行文告誡。飭,通“ 敕 ”。 清 林則徐 《諭各國商人呈繳煙土稿》:“合行諭飭。諭到,該夷商等速即遵照將夷船鴉片盡數(shù)繳官?!?/div>
《漢語大詞典》:官稟(官稟)
官府的糧食。新唐書·楊瑒傳:“今考功限天下明經(jīng)、進士歲百人,二監(jiān)之得無幾,然則學(xué)徒費官稟,而博士濫天祿者也?!?/div>
分類:官府糧食
《漢語大詞典》:官賊(官賊)
官府的叛賊。晉書·陶侃傳:“又加 侃 為督護,使與諸軍并力距 恢 。 侃 乃以運船為戰(zhàn)艦,或言不可, 侃 曰:‘用官物討官賊,但須列上有本末耳?!?/div>
分類:官府
《漢語大詞典》:官項(官項)
官府的錢款。紅樓夢第一○八回:“那二舅太爺是個小氣的,又是官項不清,也是打飢荒?!?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書劍俠事:“ 陳 亦訝曰:‘?dāng)?shù)日前吾壻頗暴富,未審其財物所自,豈即盜官項耶?’”
分類:官府
《漢語大詞典》:官僮
官府的侍役。世說新語·方正“ 高貴鄉(xiāng)公 薨,內(nèi)外諠譁” 劉孝標(biāo) 注引《魏氏春秋》:“帝遂拔劍升輦,率殿中宿衛(wèi)、倉頭、官僮,擊戰(zhàn)鼓出 云龍門 。” 明 馬汝驥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夏門題賊牓,陰闥繫官僮?!?/div>
分類:官府侍役
《漢語大詞典》:辜限
古刑律規(guī)定,凡毆人致傷,官府立限,責(zé)令被告為傷者治療,其限期稱“辜限”。 宋 司馬光 《乞不貸故斗殺札子》:“凡人因忿相爭,迭相毆擊,其意豈皆在于殺,但一人于辜限內(nèi)死,則彼一人須當(dāng)償命?!?宋 樓鑰 《繳泉州吳凈黨罪案》:“以枕背打 許應(yīng)遂 額中心一下……傷重,于辜限內(nèi)身死?!?span id="7nu7gtq"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四·斗殺》:“ 平陽路 娼女 白要奴 ,因與 小鄭 相爭,捽扯官宿,於本人右手中指上咬傷,辜限外身死?!眳⒁姟?保辜 ”。
《漢語大詞典》:保辜
古代刑律規(guī)定,凡打人致傷,官府視情節(jié)立下期限,責(zé)令被告為傷者治療。如傷者在期限內(nèi)因傷致死,以死罪論;不死,以傷人論。叫做保辜。急就篇卷四:“疻痏保辜謕呼號?!?顏師古 注:“保辜者,各隨其狀輕重,令毆者以日數(shù)保之,限內(nèi)致死,則坐重辜也。”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你道我家狗咬著你,眾街坊試看咱。若是我家狗咬他,我便寫與你保辜文書;若不曾咬著,你便陪我缸來?!?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被毆傷風(fēng)方:“ 紀(jì)文達 師又曰:‘凡被毆后以傷風(fēng)致死者,在保辜限內(nèi),於律不能不擬抵?!眳㈤?span id="cqi70jb" class="book">《唐律疏義·斗訟·保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