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68,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道階
迓鼓
六局
入物
巧兒
幽司
執(zhí)照
召雇
官拓
官防
鳴官
推收
抽買
諭子
酤榷
《漢語大詞典》:道階(道階)
宋 代崇奉道教,官府給道士分等分級,并配以品秩。謂之“道階”。《宣和遺事》前集:“ 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階品秩,凡二十六等?!?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政和 四年,詔置道階,自六字先生至鑒義,凡二十六等,崇奉道教,其權輿於此歟!”
《漢語大詞典》:迓鼓
(1). 宋 元 時民間樂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間效其節(jié)奏,訛作迓鼓。 元 張可久 《折桂令·幽居次韻》曲:“攛頓著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著大肚皮裝村酒葫蘆?!?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村里迓鼓》:“ 元 人樂府有村里迓鼓之名, 宋 人樂苑有迓鼓格,圖官衙嚴鼓之節(jié)也。衙訛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其衣裝聲節(jié),必多可笑者,以是名之?!?br />(2).指俚俗的曲調(diào)。《老殘游記》第九回:“ 申公 在省城里,彈好琴的多著呢,何必聽我們這鄉(xiāng)里迓鼓?!?/div>
《漢語大詞典》:六局
(1). 隋 殿內(nèi)省和 唐 宋 殿中省設置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 宋 為尚醖)、尚輦等六局,掌宮廷之供奉。參閱隋書·百官志下、舊唐書·職官志三、宋史·職官志四。
(2). 隋 門下省設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nèi)等六局。門下坊設司經(jīng)、宮門、內(nèi)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宮內(nèi)亦增置女官,準尚書省,設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六局。參閱隋書·百官志下隋書·后妃傳序。
(3). 宋 代官府貴家置四司六局,掌筵席排設。京師街市有此行業(yè),以供民戶雇用。四司為帳設司、廚司、茶酒司、臺盤司;六局為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雍熙樂府·哨遍·知休:“飢時節(jié),選著那六局全食店里添些箇氣?!眳㈤?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四司六局。
《漢語大詞典》:入物
謂交納財物給官府。史記·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選舉陵遲,廉恥相冒,武力進用,法嚴令具。”
《漢語大詞典》:巧兒(巧兒)
唐 代官府技術工匠中的高手。 唐 張鷟 《游仙窟》:“巧兒舊來鐫未得,畫匠迎生模不成?!?span id="2wry7gm"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三》:“短蕃匠五千二十九人,綾錦坊巧兒三百六十五人?!?/div>
《漢語大詞典》:幽司
即陰司。陰間的官府。南史·沈僧昭傳:“自云為 泰山 録事,幽司中有所收録,必 僧昭 署名……復謂人曰:吾昔為幽司所使,實為煩碎,今已自解?!?/div>
《國語辭典》:執(zhí)照(執(zhí)照)  拼音:zhí zhào
1.憑證、證據(jù)?!段饔斡洝返谌嘶兀骸杆业溃骸何沂菫蹼u國王。有甚逆天之事,你來拿我?』將甚執(zhí)照與他折辯?」《三俠五義》第五回:「只因三年前不記日子,托楊大成到緞店取緞子,將此墜做為執(zhí)照?!?br />2.由官署正式發(fā)給核準做某事的憑證。如:「營業(yè)執(zhí)照」、「駕駛執(zhí)照」。
《漢語大詞典》:召雇
唐 代官府為強迫百姓納稅服役而巧立之名目。新唐書·食貨志二:“復有‘進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 大歷 之數(shù)再倍?!?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強令民眾服役叫做召雇?!?/div>
《漢語大詞典》:官拓
官府拓印的書畫碑刻等拓本。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拓寫:“古時好搨畫,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筆蹤,亦有御府搨本,謂之官搨?!?/div>
《國語辭典》:官防  拼音:guān fáng
1.官府的印信。引申為官府。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唱)怎生的打碎了這牌額。(謝金吾云)我便碎了這面牌額,打甚么不緊,你要告,告了我去。(正旦唱)難道你有官防無世界?!?br />2.官司、訴訟?!抖鲙肪戆耍骸改篮蠼倘舜蚬俜?,我尋思著甚來由?」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走向前來,揝住羅裳,咱兩個明有官防?!?/div>
《漢語大詞典》:鳴官(鳴官)
告官,向官府控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早起,將作歸計,啟視囊中,則金亡矣。驚告主人,主人無所為計。或勸鳴官,責主人償?!?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偶見鄰婦與少年語,遽告其夫。夫偵之有跡,因伺其私會駢斬之,攜首鳴官。”
分類:官府控告
《漢語大詞典》:推收
舊時民間田宅典當買賣時,報請官府辦理產(chǎn)權和賦稅的過戶手續(xù)。宋史·食貨志上二:“ 神宗 講究方田利害,作法而推行之,方為之帳,而步畝高下丈尺不可隱;戶給之帖,而升合尺寸無所遺;以賣買,則民不能容其巧;以推收,則吏不能措其姦?!?span id="cp0aalz"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五·典賣》:“今后典賣田宅,先行經(jīng)官給據(jù),然后立契,依例投稅,隨時推收?!?span id="e297w7l"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二》:“推收之法,以田為母,戶為子?!?/div>
《漢語大詞典》:抽買(抽買)
宋 代對海舶輸入商貨,禁榷品由官府全部收買,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購商貨的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六,稱抽買。 明 初對國外貢舶免稅,但收購附搭商貨十分之六。 清 代對外來市舶概行征稅,無抽買規(guī)定。
《漢語大詞典》:諭子(諭子)
官府的告示、諭告之類。 繆敏 《回憶五四時期的方志敏同志》:“ 志敏 又和他講了一番抵制 日 貨的道理,那商人卻冷冷地反問道:‘你有官府的諭子么?’”
分類:官府告示
《漢語大詞典》:酤榷
官府所實行的酒專賣制度。《漢書·武帝紀》“初榷酒酤”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縣官自酤榷賣酒,小民不復得酤也?!?宋 蘇轍 《官居即事》詩:“對酒不嘗憐酤榷,釣魚無術漫臨溪?!?span id="xgx2c4d"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七年》:“利源酤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