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68,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公席
封傳
報官
給廩
府記
開印
軍牢
就徵
邸閣
白契
職役
斷離
謁府
廩米
門丁
《漢語大詞典》:公席
(1).古禮中尊者的席位。儀禮·燕禮:“小臣設公席于阼階上,西鄉(xiāng);設加席,公升即位于席,西鄉(xiāng)?!?鄭玄 注:“后設公席者,凡禮卑者先即事,尊者后也。” 清 夏炘 《學禮管釋一·釋布席之法》:“《燕禮》大射有賓席、公席、鄉(xiāng)席、大夫席。公席即鄉(xiāng)飲射之主人席也?!?br />(2).官府的宴席。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府縣·劉際明太守:“ 陳留 人 劉際明 ……遇有公席,則邀府僚會飲,其侮謔亦如之?!?/div>
《漢語大詞典》:封傳(封傳)
古時官府所發(fā)的出境及乘坐傳車投宿驛站的憑證。傳,憑證。古以木為之,書符信于上。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司馬貞 索隱:“封傳猶今之驛券?!?/div>
《國語辭典》:報官(報官)  拼音:bào guān
報告官府?!?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九二回:「如今坊上知道了,要報官。他急了,央我來求奶奶說個人情,他再過來給奶奶磕頭?!?/div>
分類:報告官府
《漢語大詞典》:給廩(給廩)
亦作“ 給稟 ”。 官府供給糧食。 清 褚人穫 《堅瓠補集·蛙給廩》:“水經注《晉中州記》:‘ 惠帝 聞蛙鳴,問官蛙私蛙。太子令 賈胤 對曰:在官為官蛙,在私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給廩?!o廩之語,政可笑?!?/div>
《漢語大詞典》:府記(府記)
官府宣示命令的文書。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孝桓帝 時, 河南 李盛 仲和 為郡守,貪財重賦。國人刺之曰: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div>
《國語辭典》:開印(開?。 ?span id="swt2rdz" class='label'>拼音:kāi yìn
1.官署于歲末封官印停止辦公,至次年正月中旬恢復辦公,開始用印?!度辶滞馐贰返谝涣兀骸高@時殘冬已過。開印后,宗師按臨溫州。」
2.泛指官吏開始辦理公務。唐。賈島 宿姚少府北齋詩:「鎖城涼雨細,開印曙鐘遲。」
3.書報開始印刷。如:「這本書正準備開印?!?/div>
《國語辭典》:軍牢(軍牢)  拼音:jūn láo
軍士?!督鹌棵贰返谄呋兀骸改侨昭ι┱鏖T慶家,顧了幾個閒漢,并守備府里討的一二十名軍牢,正進來搬抬婦人床帳嫁妝箱籠。」《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超人手執(zhí)水火棍,跟了一班軍牢夜役,吆喝了進去,排班站在二門口。」
《漢語大詞典》:就徵
接受朝廷、官府徵召。后漢書·侯霸傳:“使者慮 霸 就徵, 臨淮 必亂?!?span id="fie6smf" class="book">《花月痕》第七回:“這是女學士不肯就徵,盲主司無緣受謗?!?/div>
《漢語大詞典》:邸閣(邸閣)
古代官府所設儲存糧食等物資的倉庫。 三國 魏 曹植 《謝賜穀表》:“詔書念臣經用不足,以船河邸閣穀五千斛賜臣。”新唐書·裴休傳:“時方鎮(zhèn)設邸閣居茶取直。因視商人它貨橫賦之,道路苛擾?!?清 陳維嵩 《寄黃梨洲先生求為先人志墓》詩:“ 東都 壇墠立名字,西園邸閣紛袿襜。”
《國語辭典》:白契  拼音:bái qì
尚未經官署蓋印的房地、買賣、典當?shù)绕跫s。相對于紅契而言。清。徐珂《清稗類鈔。度支類?;洊|稅契》:「州縣稅契由于民間買賣田產,然不能一定,其置產之人,多因省費,匿不投稅過割,白契管業(yè)?!?/div>
《漢語大詞典》:職役(職役)
(1).猶職事。多指較為低賤的職務。 唐 白居易 《首夏病間》詩:“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span id="fizt4oe"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一八回:“汝是 宋江 手下甚人?有何職役?今番為甚來獻糧投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回:“我不懂得跑街是個甚么職役,先要問明?!?br />(2).古代官府分派民戶充當官差并供應財物的徭役。 唐 大中 九年(公元855年)令州縣作差科簿,按戶等輪差。 宋 職役分四類:(1)供應官物的,如衙前;(2)督課賦稅的,如里正、戶長、鄉(xiāng)書手等;(3)逐捕盜賊的,如耆長、弓手、壯丁等;(4)供官府使喚的,如承符、人力、手力、散從等。 熙 時職役改為雇役,到 南宋 恢復差役。 明 時亦有職役。
《漢語大詞典》:斷離(斷離)
謂經官府判處斷絕婚姻關系。《元典章·戶部四·嫁娶》:“通姦成親斷離?!?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此事不應斷離;然才女嫁俗商,不稱,故釋其背逃之罪,且放歸矣?!?span id="3oqjdx7"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九八回:“ 狄希陳 將太守所説言語,分付補呈,要將 素姐 斷離的事體悄悄與 寄姐 説知?!?/div>
《漢語大詞典》:謁府(謁府)
晉謁官府。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其日入舍,乃謁府,數(shù)日無故便去?!?span id="uywq2kd" class="book">《后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光祿勛 孫堪 ﹞嘗為縣令,謁府,趨步遟緩?!?/div>
分類:晉謁官府
《漢語大詞典》:廩米(廩米)
(1).舊指公家發(fā)給的糧食。 唐 韓愈 《處州孔子廟碑》:“置本錢廩米,令可繼處以守?!?br />(2).指官府按月發(fā)給在學生員的糧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廩生追糧:“比者提學 薛瑄 ,以生員有疾罷斥者,追所給廩米?!?span id="j8jfztq" class="book">《六部成語·戶部》“廩銀”原注:“諸生應領廩米,折銀給發(fā)。”
《國語辭典》:門?。ㄩT丁)  拼音:mén dīng
替官府或大戶人家看門及傳達的人。如:「舊時,拜訪大戶人家,都必須由門丁通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