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借便
(1).猶得便,得到方便的機會。 唐 岑參 《詠郡齋壁畫片云》:“丹青忽借便,移向帝鄉(xiāng)飛?!?唐 張鷺 《鶯出谷》詩:“一枝如借便,終冀託深仁?!?明 袁宏道 《送劉都諫左遷遼東苑馬寺簿》詩:“ 遼陽 雖左謫,前箸可借便?!?br />(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庫錢物。 唐 劉禹錫 《謝恩放先貸斛斗表》:“承前長吏,例有借便,以救一時之急,皆成積欠之名?!?/div>
《國語辭典》:借支  拼音:jiè zhī
未至發(fā)薪日而先支用工資。如:「最近手頭不方便,可否先行借支?」
《漢語大詞典》:庫子(庫子)
(1).掌管官庫者。 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套曲:“把官庫視同己物,更狠如 盜跖 之徒。官攢、庫子均攤著要,弓手、門軍那一箇無?!?span id="zq8fxe6"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兇刀杖封了,發(fā)與庫子,收領上庫?!?br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經(jīng)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屬均徭類。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趁辦官錢:“ 浙省 廣濟庫,歲差 杭 城諲實戶若干名,充役庫子。”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記賦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庫子……庫子有各庫不同,而惟縣堂為最。蓋一縣雜費,與迎送上官,種種不經(jīng),俱責成於庫子?!眳㈤?周伯棣 《中國財政史》第三編第八章第二節(jié)。
(3).僧職名。又稱庫司行者。寺院中司會計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規(guī)·東序知事》:“其上下庫子,須擇有心力、能書算、守己廉謹者為之?!?/div>
《國語辭典》:實收(實收)  拼音:shí shōu
1.官庫收納銀兩給發(fā)的憑票?!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四回:「本來各處辦捐的老例,系先填一張實收;由捐局匯齊捐款,解到部里?!?br />2.所收的實際款目?!肚鍟涫吕>矶灰?。戶部。海運》:「仍將實收若干,知會江南委員?!?/div>
《漢語大詞典》:庫帑(庫帑)
官庫所藏的錢財。《清會典·戶部·倉庾》:“凡倉收支、庫帑存發(fā),總督倉場侍郎歲籍其數(shù),具疏以聞?!?李漁 《奈何天·慮婚》:“近來國家多事,庫帑盡空?!?/div>
分類:官庫錢財
《漢語大詞典》:斥幣(斥幣)
官庫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周禮·天官·大宰“九曰弊餘之賦” 漢 鄭玄 注:“弊餘,謂占賣國中之斥幣?!?賈公彥 疏:“斥幣謂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賣之,故名斥幣?!?孫詒讓 正義:“謂國中之斥幣不用者,隱度其直,受而賣之也……幣餘之幣,非幣帛也。用之不盡則有餘,凡物皆然,不獨幣帛而已?!?/div>
分類:官庫待售
《漢語大詞典》:炭庫(炭庫)
儲炭的官庫。 清 朝內(nèi)務府六庫之一。清史稿·職官志五:“木、鐵、房、器、薪、炭六庫……炭庫八人?!?/div>
《漢語大詞典》:市舶庫(市舶庫)
舊時存放進口物資的官庫。 宋 蘇軾 《繳詞頭奏狀·陳繹》:“右臣等勘會 陳繹 知 廣州 日,私自取索用市舶庫乳香斤兩至多,本犯極重,以元勘不盡,至薄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