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3,分6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官員
官員祇候
方面官員
高級(jí)官員
寄居官員
官員祗候
分類詞匯
開府
仕宦
玉節(jié)
百司
京官
綠衣
守正
豸冠
官僚
《國語辭典》:官員(官員)  拼音:guān yuán
官吏,具一定職等的政府工作人員?!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傅故俏疫@雪齋先生詩名大,官、司、院、道現(xiàn)任的官員,那一個(gè)不來拜他?」
《國語辭典》:官員祇候(官員祇候)  拼音:guān yuán qí hòu
官妓的標(biāo)識(shí)。宋、元時(shí)代官妓的褙子冠帽上,都縫繡著「官員祇候」四字。元。戴善甫《風(fēng)光好》第四折:「妾除了煙花名字,再不曾披著、帶著『官員祇候』褙子冠兒?!?/div>
《國語辭典》:方面官員(方面官員)  拼音:fāng miàn guān yuán
主管一個(gè)地區(qū)的官員?!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七郎見說到傭工做活,氣忿忿地道:『我也是方面官員,怎便到此地位?』」
《國語辭典》:高級(jí)官員(高級(jí)官員)  拼音:gāo jí guān yuán
政府行政機(jī)關(guān)中職級(jí)高等的官員。
《漢語大詞典》:寄居官員(寄居官員)
見“ 寄居官 ”。
《漢語大詞典》:寄居官
指本為朝廷官員,而今返里家居的人。亦稱“ 寄居官員 ”。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稱謂:“寄居官,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貫土著,皆謂之私居、寄居。其義蓋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span id="gqismac"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潭州 也有幾個(gè)寄居官員,見 崔寧 是行在待詔,日逐也有生活得做。”
《漢語大詞典》:官員祗候(官員祗候)
官妓的標(biāo)識(shí)。 宋 元 時(shí)官妓的褙子冠兒上,縫有“官員祗候”字樣。 元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四折:“他許我夫人位次,妾除了煙花名字,再不曾披著帶著‘官員祗候’褙子冠兒?!币嘧鳌?官身祗候 ”。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這一件又得歇心,此一樁又得解脫,暫不見那官身祗候閑差撥?!?/div>
《漢語大詞典》:開府(開府)
(1).古代指高級(jí)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后漢書·董卓傳:“ 傕 ( 李傕 )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lǐng)司隸校尉,假節(jié)?!?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qū)??!?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br />(2).指有權(quán)開府的官員。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清新 庾開府 ,俊逸 鮑參軍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九:“ 無咎 ( 晁無咎 )云:‘疑 宋開府 鐡石心腸?!?br />(3).特指 庾信 。 宋 歐陽修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詩:“惟恨 江淹 才已盡,難酬 開府 句清新?!?br />(4).府兵軍職。 西魏 和 北周 時(shí)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shè)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國語辭典》:仕宦  拼音:shì huàn
做官。《漢書。卷五八。卜式傳》:「上使使問式:『欲為官乎?』式曰:『自牧羊,不習(xí)仕宦,不愿也?!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已后出去求名,卻又得府尹李杰一力抬舉,仕宦而終?!?/div>
《漢語大詞典》:玉節(jié)(玉節(jié))
(1).玉制的符節(jié)。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為憑。周禮·地官·掌節(jié):“守邦國者用玉節(jié),守都鄙者用角節(jié)。”《公羊傳·哀公六年》:“﹝ 齊 陳乞 遣 陽生 ﹞與之玉節(jié)而走之。” 何休 注:“節(jié),信也。析玉與陽 生 ,留其半,為后當(dāng)迎之合以為信,防稱矯也?!?隋 江總 《洛陽道》詩之一:“玉節(jié)迎司隸,錦車歸濯龍。”
(2).指持節(jié)赴任的官員。 宋 楊萬里 《送吉州趙山父移廣東提刑》詩:“ 嶺 上梅花莫遲發(fā),先遣北枝迎玉節(jié)。” 清 唐孫華 《送趙二聞之官濟(jì)寧》詩:“玉節(jié)幨帷 濟(jì)水 東,少年練達(dá)許誰同?!?br />(3).古代一種用以調(diào)節(jié)樂聲的樂器。 北周 庾信 《北園新齋成應(yīng)趙王教》詩:“玉節(jié)調(diào)笙管,金船代酒巵?!?倪璠 注:“《漢書音義》曰:‘管,漆竹,長(zhǎng)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jié),竹約也,以玉為之,故云玉節(jié)矣。”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洪崖領(lǐng)玉節(jié),坐使虛音生。”
(4).手杖的美稱。 唐 胡曾 《詠史·高陽池》:“何事 山公 持玉節(jié),等閒深入醉鄉(xiāng)來?!?br />(5).筍的美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竹根乍燒玉節(jié)快,酒面新潑金膏寒?!?明 楊慎 《和方思道毛塢之什》:“冉冉孤生竹,遲此方苞月。玉節(jié)本璘珣,孚尹亦旁達(dá)?!?br />(6).藕的美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藕》:“ 陶弼 詩:‘萬頃金沙里,誰將玉節(jié)栽?!?br />(7).形容高尚的節(jié)操。 宋 張孝祥 《西江月·重九》詞:“故人玉節(jié)有光華,高會(huì)仍逢戲馬。”
(8).形容聲音如鳴佩玉,鏗鏘而有節(jié)奏。 唐 張說 《皇帝行太和之樂一章》:“玉節(jié)四夏,金鏘五鐘?!?唐 陸龜蒙 《寒夜聯(lián)句》:“高唱戞金奏,朗詠鏗玉節(jié)?!?/div>
《國語辭典》:百司  拼音:bǎi sī
各種執(zhí)管政事的大臣、官員。《書經(jīng)。立政》:「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仆,百司庶府?!埂段倪x。沈約。恩倖傳論》:「空置百司,權(quán)不外假?!?/div>
分類:百官官員
《國語辭典》:百官  拼音:bǎi guān
各種官吏?!兑捉?jīng)。系辭下》:「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天子寢于諒闇,百官聽于冢宰?!?/div>
《國語辭典》:京官  拼音:jīng guān
1.在京師任職的官員?!侗饼R書。卷四二。崔劼傳》:「世門之胄,多處京官,而劼二子拱、撝并為外任?!固?。賈島和劉涵〉詩:「京官始云滿,野人依舊閒?!?br />2.職官名。宋代不能參預(yù)朝謁的京師官員。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唐自相輔以下,皆謂之京官,言官于京師也。其常參者曰常參官,未常參者曰未常參官。國初以常參官預(yù)朝謁,故謂之升朝官,而未預(yù)者曰京官?!?/div>
《國語辭典》:綠衣(綠衣)  拼音:lǜ yī
《詩經(jīng)。邶風(fēng)》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綠衣,衛(wèi)莊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首章二句為:「綠兮衣兮,綠衣黃里?!?/div>
《漢語大詞典》:綠衣人
指郵遞員。郵務(wù)人員的制服為綠色,故名。 柯靈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張舊報(bào)》:“這些稿件的來歷,有的通過黨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魚書遙遞,不遠(yuǎn)千里,由綠衣人輾轉(zhuǎn)送來的。”
《漢語大詞典》:守正
(1).恪守正道。史記·禮書:“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 唐 皮日休 《鄙孝議下》:“有守正者,雖大孝不録;為非者,雖小道必旌。則圣人之制,后何法焉?” 宋 曾鞏 《責(zé)帥制》:“有茍簡(jiǎn)姑息之心,無守正奉公之誼,閫外之事朕孰賴哉!” 清 龍啟瑞 《陳平周勃論》:“ 高帝 之與 呂氏 論相也,首 王陵 ,次 平 勃 ,豈不陰識(shí) 陵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2).指防守城門的官員。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橋西錄》:“﹝賊﹞突至城下急攻西南二門,箭集城垛如飛蝗。公與東門守正戶部主事 耿應(yīng)昌 、南門守正廩員 盧爾惇 、巡簡(jiǎn)司 郭上學(xué) 砲矢并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豸冠
(1).即獬豸冠。《舊唐書·肅宗紀(jì)》:“御史臺(tái)欲彈事,不須進(jìn)狀,仍服豸冠?!?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郭明叔長(zhǎng)歌》:“文思 舜 禹 開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惟監(jiān)司觀察之尊,豸冠繡衣之榮,或可稍為吐氣?!?br />(2).借指糾察、執(zhí)法的官員。
《國語辭典》:官僚  拼音:guān liáo
1.官吏。《三國演義》第三四回:「隨后劉琦,劉琮父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
2.仗著官位權(quán)勢(shì)擺威風(fēng)。如:「官僚的作風(fēng)會(huì)妨礙民主政治的進(jìn)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