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3,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漕司
朝官
簪紱
職官
白簡
私第
回避
朝列
本官
邊臣
皂蓋
宥密
上相
監(jiān)官
喉舌
《漢語大詞典》:漕司
亦稱“ 漕運(yùn)司 ”。 管理催征稅賦、出納錢糧、辦理上供以及漕運(yùn)等事的官署或官員。 北宋 稱轉(zhuǎn)運(yùn)司, 南宋 稱漕司, 元 代稱漕運(yùn)司。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財歸於漕司,而兵各歸於郡?!?span id="47kd9cq"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二》:“ 淳祐 元年, 淮 南諸州郡歲有兵禍,士子不得以時赴鄉(xiāng)試,且漕司分差試官,路梗不可徑達(dá)。” 元 危素 《元海運(yùn)志》:“﹝ 至元 ﹞二十五年,內(nèi)外分置漕運(yùn)司二?!?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帥漕憲倉:“帥、憲、倉一人而已,漕則一路或有兩三人,曰轉(zhuǎn)運(yùn)使,曰轉(zhuǎn)運(yùn)副使,曰轉(zhuǎn)運(yùn)判官,皆漕司也?!?/div>
《漢語大詞典》:朝官
(1).朝廷的官員。亦指中央官員。魏書·世宗紀(jì):“宗及庶族,祖曾功績可紀(jì),而無朝官,有官而才堪優(yōu)引者,隨才銓授?!?唐 韓愈 《論今年權(quán)停舉選狀》:“臣雖非朝官,月受俸錢,歲受祿粟,茍有所知,不敢不言?!?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諱:“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為父,合家不許犯‘京’字?!?br />(2). 宋 代稱一品以下常參官員。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譏謔:“有人續(xù)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蠊K於京官?!?明 柯維騏 宋史新編·職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參者,謂之朝官;祕書郎以下未常參者,謂之京官?!?/div>
《國語辭典》:簪紱(簪紱)  拼音:zān fú
簪,冠簪。紱,纓紱,絲質(zhì)的帽帶。簪紱為仕宦者的禮服佩飾,比喻榮顯富貴。唐。王維韋侍郎山居〉詩:「良游盛簪紱,繼跡多夔龍?!固?。黃滔〈壺公山〉詩:「清吟思卻吟,簪紱奈縈牽?!?/div>
《國語辭典》:職官(職官)  拼音:zhí guān
文武百官的通稱。如史籍、政書多有職官志、職官考之類。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三。銓曹》:「選人至省,便拜職官,考滿即授牒請?zhí)幏??!?/div>
《國語辭典》:白簡(白簡)  拼音:bái jiǎn
1.彈劾的奏章。《晉書。卷四七。傅玄傳》:「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踴不寐,坐而待旦。」《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文》:「謹(jǐn)奉白簡以聞云云?!?br />2.祭告諸神祇的書札。唐。陸龜蒙 和襲美傷開元觀顧道士詩:「多應(yīng)白簡迎將去,即是朱陵鍊更生?!?/div>
《國語辭典》:私第  拼音:sī dì
私有的住宅。相對于官舍而言?!缎绿茣>硪黄咂?。封敖傳》:「始視事,廷設(shè)九部樂,敖宴私第,為御史所劾,徙國子祭酒?!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是夜王信到了察院私第,安了根子。」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fēng)生,無所回避?!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行香子。昨夜霜風(fēng)詞:「昨夜霜風(fēng)。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挂沧鳌富乇堋埂?br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段宕菲皆挕V苁?。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避?!都t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jìn)來吃飯,賈容之妻回避了?!埂段拿餍∈贰返谝弧鸹兀骸傅鹊剿碜哌M(jìn)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回避。」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參預(yù)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dāng)法官,她就必須回避,不能接辦這件案子?!挂沧鳌富乇堋埂?/div>
《漢語大詞典》:朝列
猶朝班。泛指朝廷官員。 晉 潘岳 《〈秋興賦〉序》:“攝官承乏,猥厠朝列。” 唐 孟浩然 《仲夏歸南園寄京邑舊游》詩:“因聲謝朝列,吾慕 潁陽 真?!?span id="jxfyzuu"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知節(jié) 又歷詆朝列,(審刑)、審官、兩制、三館、諫官、御史都無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復(fù)賦詩紀(jì)事,徧示朝列,外議始息?!?/div>
《國語辭典》:本官  拼音:běn guān
1.原官職。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以公為侍中尚書令鎮(zhèn)國將軍;永明元年進(jìn)號衛(wèi)將軍,二年以本官領(lǐng)丹陽尹。」《新唐書。卷一七三。列傳。裴度》:「議者交口請相度,乃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權(quán)佞側(cè)目?!?br />2.本地方主官?!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五出》:「若得落籍除名,愿為夫婦,如今不免多將些金帛,前往衙前,尋那舊契張面前,去那本官根前說則個?!?br />3.官員自稱?!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本官聽得說有個行在崔待詔,教請過來做生活?!埂端疂G傳》第八回:「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zhí)利刃,故入節(jié)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
《漢語大詞典》:邊臣(邊臣)
亦作“邉臣”。 駐守邊疆的大臣、官員。 唐 賈島 《頌德上賈常侍》詩:“邊臣説使朝天子,發(fā)語轟然激夏雷?!?宋 蘇轍 《上皇帝書》:“既而邉臣失律,先事輕發(fā),亦既入踐其國,係虜其民矣。” 清 鄧顯鶴 《書楚寶增輯〈熊襄愍傳〉后》:“夫同一邊臣,才地相近,而成敗禍福相反若此?!?/div>
《漢語大詞典》:皂蓋(皂蓋)
亦作“皁蓋”。 古代官員所用的黑色蓬傘。后漢書·輿服志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蓋,朱兩轓。”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馬乘馭多時溘然而斃不能忘情題二十韻》:“毛寒一團(tuán)雪,鬃薄萬條絲,皂蓋春行日,驪駒曉從時。”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頭上打一輪皁蓋,馬前列兩行朱衣?!?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詩:“期君舟楫外,皁蓋豈難擎?!?/div>
分類:官員黑色
《國語辭典》:宥密  拼音:yòu mì
1.深廣、靜密?!对娊?jīng)。周頌。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埂稑犯娂?。卷七。郊廟歌辭七。唐禪社首樂章。雍和》:「夙夜宥密,不敢寧宴?!?br />2.樞密院。因掌管軍事機(jī)密,故稱為「宥密」。宋。蘇軾賜正議大夫樞密院事安燾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
《國語辭典》:上相  拼音:shàng xiàng
1.尊稱宰相。或指居首位的宰相?!妒酚?。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貴無欲矣?!鼓铣?。謝靈運(yùn)撰征賦〉:「惟上相之睿哲,當(dāng)草昧而經(jīng)綸?!?br />2.照片上的容貌較本人好看。如:「你真上相,每張照片都好看?!?/div>
《漢語大詞典》:監(jiān)官(監(jiān)官)
監(jiān)察或管理地方事務(wù)的官吏。 漢 荀悅 《漢紀(jì)·惠帝紀(jì)》:“諸侯王, 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監(jiān)官,掌監(jiān)郡縣,秩比六百石,后為刺史。”后漢書·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惡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事惡事,以告監(jiān)官?!?span id="isn3kfu"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七》:“諸鎮(zhèn)置於管下人煙繁盛處,設(shè)監(jiān)官,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西湖佳話·錢塘霸跡》:“吾初起兵時,與 錢鏐 、 劉孟安 、 阮結(jié) 、 富陽 聞人宇 、監(jiān)官 徐及 、 新城 杜稜 、 餘杭 凌文舉 、 臨平 曹信 ,俱為都將,號稱‘ 杭州 八都’?!?br />國子監(jiān)、將作監(jiān)、欽天監(jiān)等官署的官員。舊唐書·禮儀志四:“貸錢一萬貫,五分收錢,以供監(jiān)官、學(xué)生之費(fèi)。” 宋 歐陽修 《濮議一》:“第一札子催修營房,責(zé)中書何不速了,因請每營差監(jiān)官一員。”明史·職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監(jiān)為欽天監(jiān)。四年詔監(jiān)官職專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調(diào),又定監(jiān)官散官?!?span id="qeviun1" class="book">《清史稿·職官志二》:“并定監(jiān)官升轉(zhuǎn)不離本署,積勞止加升銜,著為例。”
《國語辭典》:喉舌  拼音:hóu shé
1.咽喉與口舌。
2.比喻掌握機(jī)要,負(fù)責(zé)傳達(dá)國君命令的重要官員?!对娊?jīng)。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jié)h。揚(yáng)雄尚書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br />3.比喻口才、言辭。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八。雜說下》:「昔魏史稱朱異有口才、摯虞有筆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辭本異。」
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舌?!?br />5.比喻要害之處或交通要道?!赌淆R書。卷四八。劉繪傳》:「南康是三州喉舌,應(yīng)須治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