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54,分64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門印
佩龜
驗到
驗看
組佩
皂領
鎮(zhèn)臣
番目
頂帶
祿餼
候補
解交
僧曹
省騎
請訓
《漢語大詞典》:門?。ㄩT印)
舊時官員的親隨。白雪遺音·馬頭調·奉勸爺們:“派門印,躭他多少驚合怕,有錢不敢拿?!?span id="6givsqx"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因傳進了家中幾個中用些的家人。內中也有積伶些的,也有糊涂些的,誰不想獻個殷勤,討老爺喜歡,好圖一個門印的重用?!?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三篇第一章:“開審時原告被告須各出案規(guī)若干?其中若干歸門???若干歸書差?”
分類:官員親隨
《漢語大詞典》:佩龜(佩龜)
佩帶龜袋。 唐 初五品以上官員佩魚袋。 武后 時,改內外官所佩魚袋為龜袋。舊唐書·崔義玄傳:“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龜者,比為別敕徵召,恐有詐妄,內出龜合,然后應命。” 明 陳繼儒 《枕譚》:“ 武后 天授 元年改佩龜,以玄武為龜也。”參見“ 佩魚 ”。
《漢語大詞典》:佩魚(佩魚)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員所佩帶的魚袋。其制: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賜近臣,以別貴賤。新唐書·車服志:“ 中宗 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郡王、嗣王亦佩金魚袋。 景龍 中,令特進佩魚,散官佩魚自此始也?!?宋 曾慥 高齋漫錄:“給舍為舊一等,并服赬帶排方佩魚?!?br />(2).佩帶魚袋。新唐書·車服志:“ 開元 初……五品以上檢校、試、判官皆佩魚?!?宋 宋祁 宋景文筆記·釋俗:“近世授觀察使者不帶金魚袋。初,名臣 錢若水 拜觀察使,佩魚自若。” 明 陳繼儒 《枕譚》:“佩魚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鯉為 李 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皇佑三年》:“中書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魚,若士人選授至提點五房者,許之?!?/div>
《漢語大詞典》:驗到(驗到)
清 代吏部查驗各省至京官員的年貌等。《六部成語·吏部·驗到》:“各省來京引見之員,到京后,即赴吏部報知,而部官驗其年貌,曰驗到?!?/div>
《國語辭典》:驗看(驗看)  拼音:yàn kàn
1.清代候補、候選人員,赴部引見,由點派的王公大臣或九卿科道接見,察視其年貌狀態(tài)。《清會典事例。卷八一。吏部。處分冽京官保舉》:「向來外省驗看截取舉人,率多沿襲故套,不能實心澄汰。」
2.調查觀看。如:「派人前往驗看?!?/div>
《漢語大詞典》:組佩(組珮)
見“ 組珮 ”。
亦作“ 組佩 ”。 組帶及玉珮。古代官員的習用服飾。梁書·陳慶之傳論:“ 慶之 警悟,早侍 高祖 ,既預舊恩,加之謹肅,蟬冕組珮,亦一世之榮矣?!?唐 白居易 《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詩:“賓階紛組佩,妓席儼花鈿。”舊唐書·崔神慶傳:“ 開元 中, 神慶 子 琳 等皆至大官,羣從數(shù)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珮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於其上?!?/div>
《漢語大詞典》:皂領(皂領)
亦作“皁領”。 黑色衣領。古代官員的服式。后漢書·禮儀志中:“立秋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皁領緣中衣,迎氣於白郊?!?span id="1hhopgr" class="book">《舊唐書·輿服志》:“謁者臺大夫以下,高山冠,并絳紗單衣,白紗內單,皁領、褾、襈、裾,白練裙襦?!?span id="m9g5xjv" class="book">《遼史·儀衛(wèi)志二》:“親王遠游冠……絳紗單衣,白紗中單、皂領、襈、裾?!?/div>
《漢語大詞典》:鎮(zhèn)臣(鎮(zhèn)臣)
鎮(zhèn)守地方的官員。 清 劉鑾 《五石瓠·煙火》:“ 萬歷 、 崇禎 以來,諸緹帥鎮(zhèn)臣製造煙火,價有近千金者?!?span id="i7wofmo" class="book">《清史稿·食貨志一》:“然 臺灣 自歷任鎮(zhèn)臣創(chuàng)莊招佃,往往侵據(jù)民、番地?!?/div>
《漢語大詞典》:番目
舊稱 西藏 的藏族官員。《清會典事例·理藩院》:“其喇嘛噶布倫一缺,於番目內挑補?!?/div>
《漢語大詞典》:頂帶(頂帶)
清 代用以區(qū)別官員等級的冠飾。也稱“頂戴”。通?;实劭少p給無官的人某品頂帶,亦可對次一等的官賞加較高級的頂帶。前代有功或殉職,子孫可蔭襲。到后期可以花錢捐購。 清 梅曾亮 《總兵劉公清家傳》:“至是遂授 云南 布政使,旋以二品頂帶留 山東 鹽運使任?!?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二:“ 汶上 老人 白英 ,前代之有功 黃河 者也,立祠 戴村 ,子孫蔭襲頂帶?!?span id="ux1ohj1"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八回:“這個翰林祇能算做頂帶榮身,不能按資升轉?!眳⒁姟?頂子 ”、“ 頂戴 ”。
《漢語大詞典》:祿餼(祿餼)
猶祿米。古代每月供給官員的廩食。詩·大雅·云漢“旱既太甚,散無友紀” 漢 鄭玄 箋:“兇年,祿餼不足,又無賞賜也?!?孔穎達 疏:“散無綱紀者,由祿餼不足;又無賞賜,皆困於飢?!?宋 蘇軾 《薦朱長文札子》:“特賜就差充 蘇州 學教授,非惟祿餼賙養(yǎng)一鄉(xiāng)之善士,實使道義模范彼州之秀民。”
《國語辭典》:候補(候補)  拼音:hòu bǔ
等待遞補缺額。如:「候補理事」、「每個球隊,都有幾位候補球員?!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呕兀骸复藭r正當乏手,等到好年成的時候補去罷?!?/div>
《漢語大詞典》:解交
漢 代百官交拜之禮。官員調任對拜而去,稱“解交”。宋書·百官志上:“入坐丞郎初拜,并集都坐,交禮。遷,又解交。 漢 舊制也?!?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補遺:“遷日又集,對拜而去,謂之解交也。”
解送交納。 清 方苞 《請復河南漕運舊制札子》:“謹查 浙江 漕米, 寧 紹 等八府,不分遠近,均以中隔 錢江 ,例徵折色,解交糧道於 嘉 湖 水次採買兌運?!?/div>
《漢語大詞典》:僧曹
管理僧尼事務的官員,由僧人擔任。魏書·釋老志:“下司因習而莫非,僧曹對制而不問。其於污染真行,塵穢練僧,薰蕕同器,不亦甚歟!”
《漢語大詞典》:省騎(省騎)
臺省官員的騎從。 唐 孟郊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詩:“ 洛 友寂寂約,省騎霏霏塵?!?/div>
《國語辭典》:請訓(請訓)  拼音:qǐng xùn
清朝時,欽差或三品以上的官員,出京上任前向皇帝叩辭,稱為「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