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54,分64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致仕官
綠衫
奴才
誥封
伸訴
頭踏
道紀(jì)
官服
鬼使
朝假
諸御
相吏
英臺(tái)
花衣
平出
《漢語大詞典》:致仕官
因年老或衰病而辭去職務(wù)的官員。通典·職官十五:“諸執(zhí)事官七十聽致仕……其五品以上籍年雖少、形容衰老者,亦聽致仕。 開元 十五年十月,致仕官三品以上,并聽朝朔望?!?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八:“ 滎陽 呂公 嘗言: 京洛 致仕官與人相接,皆以閑居野服為禮。” 明 祝允明 《野記·洪武己未冬詔》:“致仕官居鄉(xiāng)……筵宴則設(shè)別席,不得坐無官者之下。如致仕官胥會(huì)則敘爵,爵同則敘齒?!?/div>
《漢語大詞典》:綠衫
(1).綠色短上衣。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詩:“緑衫承馬污,紅袖拂秋霜?!?br />(2). 唐 代下級官員的朝服為綠色,因以“緑衫”表示官位卑微。 唐 元稹 《寄劉頗》詩之二:“無限公卿因戰(zhàn)得,與君依舊緑衫行。”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鄭安晚前讖:“緑衫尚未能得著,乃思量繫玉帶乎?”參見“ 緑衣 ”。
《國語辭典》:綠衣(綠衣)  拼音:lǜ yī
《詩經(jīng)。邶風(fēng)》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綠衣,衛(wèi)莊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故渍露錇椋骸妇G兮衣兮,綠衣黃里。」
《國語辭典》:奴才  拼音:nú cái
1.奴仆?!都t樓夢》第三二回:「這會(huì)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們的奴才了。」
2.罵人鄙賤之詞。《孽?;ā返谝话嘶兀骸笡r且沒有巴柄的事兒,給一個(gè)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噴人,自己倒站著聽風(fēng)涼話兒!」
3.庸才?!稌x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
4.清代太監(jiān)及武臣對皇帝的自稱。
《國語辭典》:誥封(誥封)  拼音:gào fēng
1.古時(shí)朝廷經(jīng)由誥命授予爵號。
2.舊時(shí)朝廷封贈(zèng)爵號的誥命。
《漢語大詞典》:伸訴(伸訴)
亦作“ 伸愬 ”。
(1).向上級官員說明情由,請求裁處。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三:“蓋轉(zhuǎn)運(yùn)司於本州為所部官吏,雖常伸愬,不敢取必?!?元 關(guān)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鬭打相爭、人命等事,都來我根前伸訴?!?br />(2).說明苦衷或委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 行修 伸訴離恨,一把抱住不放?!?span id="2de200z"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回:“代兄弟在方伯跟前,伸訴伸訴,求方伯好歹代我説幾句好話。”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七日》:“這里面有思念,有愛慕,有回憶,有眼淚,有伸訴,有安慰?!?/div>
《國語辭典》:頭踏(頭踏)  拼音:tóu tà
舊時(shí)官員出巡時(shí)前導(dǎo)的儀仗隊(duì)。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走去衙門自告咱,問官人借對頭踏亂交加?!埂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感泄炊鄷r(shí),來到東華門前,正撞著宰相蕭瑀散朝而回,眾頭踏喝開街道。」也作「頭搭」、「頭答」、「頭達(dá)」。
《漢語大詞典》:道紀(jì)(道紀(jì))
(1).道的規(guī)律。老子:“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文子·微明:“故隨時(shí)而不成,無更其刑,順時(shí)而不成,無更其理,時(shí)將復(fù)起,是謂道紀(jì)?!?br />(2).道紀(jì)司的官員。 明 馮夢龍 《雙雄記·賞荷造謀》:“道是陰陽各色官,又不曾隨著僧綱道紀(jì),可在府里點(diǎn)個(gè)卯。”清史稿·食貨志一:“寺觀僧道,令僧綱、道紀(jì)按季冊報(bào)?!?/div>
《國語辭典》:官服  拼音:guān fú
古代官吏依不同的級次所穿的禮服。《老殘游記》第六回:「當(dāng)時(shí)將官服脫去,換了便服,分賓主坐下?!?/div>
《漢語大詞典》:鬼使
(1).冥司的衙役,雜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玉女以黃玉為誌,大如黍,在鼻上,無此誌者,鬼使也。”《西游記》第十一回:“第一殿 秦廣大王 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吳梅 《雙報(bào)應(yīng)·合鴆》:“土地帶鬼使繞塲一轉(zhuǎn)介?!?br />(2). 清 時(shí)戲稱出使外洋官員。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九:“一時(shí)戲言,遂有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名目……若鬼使,則出使外洋之員?!?/div>
《漢語大詞典》:朝假
朝廷官員不能上朝而請的假。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 王黼 作相請朝假,歸 咸平 焚黃?!?span id="d7zvhji"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 馮公 ﹞做了丞相。忽一日,體中不快,遂告?zhèn)€朝假,在寓靜養(yǎng)調(diào)理?!?/div>
《漢語大詞典》:諸御(諸御)
(1).嬪妃。莊子·德充符:“為天子之諸御,不爪翦,不穿耳。” 成玄英 疏:“夫帝王宮闈,揀擇御女,穿耳翦爪,恐傷其形?!?br />(2).官名。軍中理事官員。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乃發(fā)習(xí)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 吳 ?!?司馬貞 索隱:“諸御謂諸理事之官在軍有職掌者。”
(3).復(fù)姓。 春秋 齊 有 諸御鞅 。見左傳·哀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相吏
漢 代輔佐諸侯王的官員。 漢 賈誼 新書·淮難:“天下孰不知天子選功臣有識者,以為之相吏。”
《漢語大詞典》:英臺(tái)
才能杰出的臺(tái)閣官員。 南朝 梁 沈約 《侍皇太子釋奠宴》詩:“峨峨德傅,灼灼英臺(tái)。” 唐 蘇颋 《送光祿姚卿還都》詩:“ 漢 室有英臺(tái), 荀 家寵俊才?!?/div>
《國語辭典》:花衣  拼音:huā yī
1.清代遇慶典或年節(jié)時(shí)百官所穿的蟒服。參見「蟒衣」條。
2.去子的棉花。
3.華麗的衣服。唐。耿湋 進(jìn)秋隼詩:「夕陽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4.嬰兒的衣服。
《漢語大詞典》:平出
(1).古代文書中提到天神、地祇、天子、皇后等時(shí)應(yīng)提行以示尊崇,謂之“平出”。唐六典·禮部·郎中員外郎:“昊天,后土,天神,地祇,上帝,天帝……皇帝,天子,陛下,至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皆平出?!?br />(2). 宋 代中央機(jī)關(guān)的官員出任地方官,不含貶責(zé)之意,亦謂“平出”。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 熙寧 以前,臺(tái)官例少貶責(zé),間有補(bǔ)外者,多是平出,未幾復(fù)召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