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3,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指射
告謝
公署
治田
流外
俸入
頂戴
借補
禮上
班次
彈文
候人
鶴侶
張官
階官
《漢語大詞典》:指射
(1).猶指定。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八:“近聞百執(zhí)事等,或親居內(nèi)職,或貴列廷臣……經(jīng)由列鎮(zhèn),干撓諸侯,指射職員,安排親昵,或潛示意旨,或顯發(fā)書題?!?span id="k66vsy1"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元年》:“既聞被水貧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庫每家支錢五貫,仍許於沿 江 地指射蓋屋。”
(2). 宋 制,某些在選官員可以自行選定任官地點,稱為“指射”。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如近日三司獻言,使天下郡選一人催驅(qū)三司文字,許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勞?!?span id="6y8byzr"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五》:“ 川峽 、 閩 、 廣 ,阻遠險惡,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許中州及土著在選者隨意就差,名曰‘指射’?!?/div>
《漢語大詞典》:告謝(告謝)
(1).辭職。宋書·何尚之傳:“﹝ 尚之 ﹞致仕……上又與 江夏王 義恭 詔曰:‘今朝賢無多,且 羊 孟 尚不得告謝, 尚之 任遇有殊,便未宜申許邪?!?br />(2).古指官員受職后入朝謝恩,又稱中謝。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故事》:“故事,初授從官給諫未衣紫者,告謝日面賜金紫?!?span id="7fgdp7l"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元年》:“辛丑,直祕閣、同知禮院 周孟陽 告謝,諭閤門引對於 延和殿 久之。自是數(shù)召見,訪以時事。”
(3).猶請罪。 宋 范仲淹 《讓樞密表》:“以柔遠未至,選將有差之辭,告謝於皇天后土。”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錢處士:“爾天罰將及,可急告謝自責。”
《國語辭典》:公署  拼音:gōng shǔ
官署、官府。《舊唐書。卷一二三。李巽傳》:「雖在私家,亦置案牘簿書,勾檢如公署焉?!?/div>
《漢語大詞典》:治田
(1).古人掌管農(nóng)業(yè)事務(wù)的官員。治,通“ 司 ”。荀子·王制:“相高下,視肥墝,序五種,省農(nóng)功,謹蓄藏,以時順脩,使農(nóng)夫樸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二》:“治田即司田?!?br />(2).種田。漢書·食貨志上:“治田勤謹則畮益三升,不謹則損亦如之?!?/div>
《國語辭典》:流外  拼音:liú wài
古代稱九品以外的官。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州縣之吏,出于流外者,往往而有,可屬任以事者,殆無二三?!?/div>
《漢語大詞典》:流內(nèi)
隋 時對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稱。與流外相對而言。 唐 宋 沿襲此制,吏部銓選亦有流內(nèi)、流外之分。通典·職官一:“ 隋 置九品,品各有從。自四品以下,每品分為上下,凡三十階,自太師始焉,謂之流內(nèi)。流內(nèi)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內(nèi)以上并因 隋 制?!?span id="jlc167i"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合贖者,謂流內(nèi)官及爵秩比視、老小閹癡并過失之屬?!?span id="ahprt02"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戶部尚書 溫仲舒 、右丞 向敏中 與吏部流內(nèi)銓注擬選人。”
《漢語大詞典》:俸入
官員的俸祿收入。 宋 李元綱 厚德錄卷二:“ 王 ( 王繕 )曰:‘某碌碌經(jīng)生,仕無他志,茍仰俸入以養(yǎng)妻子,得罪無害?!?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國初,士大夫俸入甚微,簿、尉月給三貫五百七十而已,縣令不滿十千?!?span id="o9khjgt" class="book">《金史·完顏璹傳》:“居 汴 中,家人口多,俸入少,客至,貧不能具酒肴,蔬飯共食。”
《國語辭典》:頂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禮。南朝梁。武帝〈金剛般若懺文〉:「頂戴奉持,終不舍離?!埂抖膛陌阁@奇》卷二一:「舉家頂戴不盡??梢娛篱g刑獄之事,許多隱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級,以帽上頂珠的色質(zhì)為別,稱為「頂戴」。
《漢語大詞典》:借補(借補)
(1).用補充缺額的名義授予某種官職。宋史·選舉志四:“借補繁多,官資泛濫?!?宋 岳飛 《乞以明堂恩補張所男宗本奏》:“臣自白身,借補修武郎、閤門宣贊舍人,充中軍統(tǒng)領(lǐng)?!?br />(2).指候補官員因本職額滿,暫以高品之官銜補低品之缺。清史稿·選舉志五:“各省投標候補者,提、鎮(zhèn)多至數(shù)十,副、參以下數(shù)百,本職補官,終身無望,於是定借補之法。提、鎮(zhèn)準借補副、參、游缺,副、參、游準借補都、守缺,都、守準借補千、把總?cè)?。?/div>
《國語辭典》:禮上(禮上)  拼音:lǐ shàng
舉行官員交替上任的儀節(jié)?!肚迤缴教迷挶尽k惔ㄊ掕≠H霸王》:「次日舟行,將帶鈞眷往西川赴任。遠接,近接,到成都公廨,選擇吉日禮上?!?/div>
《國語辭典》:班次  拼音:bān cì
1.朝廷官位的分列次序?!逗鬂h書。卷三三。朱馮虞鄭周列傳。鄭弘》:「時舉將第五倫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見,弘曲躬而自卑?!埂镀缏窡簟返谒幕兀骸高@接詔官員,排定班次,禮生高唱行禮?!?br />2.學(xué)校中的班級次序。如:「你的班次比我高,我當然要稱呼你為學(xué)長?!?br />3.交通運輸工具定時往來的開行次數(shù)。如:「為了輸運旅客,鐵、公路都增加了許多班次?!?br />4.泛指排列的次序或等級。漢。應(yīng)玚馳射賦〉:「籌算克明,班次均壹。」《春秋。僖公二十八年》「盟于踐土」唐??追f達疏:「會之班次,以國大小為序?!?br />5.執(zhí)行工作任務(wù)的規(guī)定時間順序或次數(shù)。如:「排得如此密的班次,工作人員有適當?shù)乃邌???/div>
《漢語大詞典》:彈文(彈文)
文體名。彈劾官員過錯的奏疏。 宋 葉適 《華文閣待制知廬州錢公墓志銘》:“有造游士之獄者,索其楮中,得公彈文,檢御史所上,不差一字?!?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彈文固目中之一,而其辭要核實風軌,所謂氣流墨中、聲動簡外可也?!?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我記得里面就有一篇彈文,所彈的乃是一個敗落的世家?!?/div>
《國語辭典》:候人  拼音:hòu rén
《詩經(jīng)。曹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候人,刺近小人也?!故渍露錇椤副撕蛉速?,何戈與祋?!?/div>
《漢語大詞典》:鶴侶(鶴侶)
(1).鶴伴。 唐 李端 《奉和秘書元丞杪秋憶終南舊居》:“鳳雛終食竹,鶴侶暫巢松。” 明 李延興 《和周尹韻》:“松寺尋僧陪鶴侶,茆陰對客數(shù)雞孫?!?br />(2). 唐 時稱尚書省官員。 唐 盧綸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詩:“鶴侶正宜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沉。” 劉初棠 注:“ 唐 時稱尚書省為‘仙署’……‘鶴侶’即‘仙侶’,亦即省中之郎官?!?br />(3).泛指官員人選。 唐 黎逢 《貢舉人見于含元殿賦》:“凝神注目,無非繡戶金鋪;接踵比肩,盡是鴻儔鶴侶?!?/div>
《漢語大詞典》:張官(張官)
設(shè)置官員。 漢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列土為疆,非為諸侯;張官設(shè)府,非為卿大夫,皆為民也?!?span id="e1kmumy" class="book">《后漢書·桓譚傳》:“夫張官置吏,以理萬人;縣賞設(shè)罰,以別善惡?!?/div>
分類:置官官員
《漢語大詞典》:階官(階官)
表示官員品級的稱號,以別于職事官而言。例如正一品為光祿大夫,從一品為榮祿大夫之類。只用于封贈,并非實官。朱子語類卷一一二:“后世官職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為階官貼職之類,不復(fù)有師保之任,論道經(jīng)邦之責矣?!?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階官分左右:“按 元祐 階官分左右,自承務(wù)郎以上,則選人無左右之分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