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3,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候館
禁庭
遷秩
入直
遷轉(zhuǎn)
清道
賞延
書家
家君
服色
九官
畫諾
注擬
前政
諸曹
《國語辭典》:候館(候館)  拼音:hòu guǎn
1.供瞭望的小樓?!吨芏Y。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br />2.供旅客臨時(shí)居留、等候消息的館舍。宋。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詞:「候館梅殘,溪橋柳細(xì)?!?/div>
《漢語大詞典》:禁庭
亦作“ 禁廷 ”。
(1).猶宮庭。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禁庭尊秘之處,今賤人竟入,而門衛(wèi)不覺者,宮室將虛,下人踰上之妖也。”舊唐書·韋溫傳:“尋知制誥,召入翰林為學(xué)士,以父職禁廷,憂畏成病,遺誡不令居禁職,懇辭不拜。” 明 吳承恩 《元壽頌》:“ 石麓 李公 ,擢自翰苑,首居春卿,內(nèi)直禁廷,光晉宮保,睿眷時(shí)篤,宸恩日深?!?span id="o7m2zdl"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三回:“ 植 素知 董卓 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br />(2).指宮廷官員。《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符三年》:“私謁踵路,陰交不逞,密結(jié)禁庭,謂之姦可也?!眳⒁姟?宮庭 ”。
《國語辭典》:宮庭(宮庭)  拼音:gōng tíng
宮殿庭院。《三國演義》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宮庭,又置館舍?!?/div>
《漢語大詞典》:遷秩(遷秩)
舊指官員晉級(jí)。 唐 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詔書遷秩,百姓舉車,立廟生事,樹碑頌德。” 宋 郭彖 睽車志卷六:“不逾年,凡四遷秩?!?清 昭梿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封 兆文毅 為一等公, 富將軍 德 為一等侯,餘遷秩有差?!?/div>
《漢語大詞典》:入直
亦作“ 入值 ”。 謂官員入宮值班供職。后漢書·何進(jìn)傳:“今當(dāng)遠(yuǎn)離宮殿,情懷戀戀,愿復(fù)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后、陛下顏色。” 唐 杜甫 《送顧八分適洪吉州》詩:“三人并入直,恩澤各不二?!?明 湯顯祖 《紫簫記·假駿》:“老夫這幾日宿衛(wèi),今日纔換了射聲將軍入直,老夫正要攜壺相問,蚤辱光臨,兼失迎候?!?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設(shè)制度局于內(nèi)廷,選天下通才十?dāng)?shù)人,入值其中,王公卿士,儀皆平等?!?span id="qcll7or" class="book">《大馬扁》第九回:“過兩日, 翁同龢 由軍機(jī)處入值上書房,就親自遞了一本奏摺?!?/div>
《漢語大詞典》:遷轉(zhuǎn)(遷轉(zhuǎn))
(1).謂官員升級(jí)。 漢 王充 論衡·初稟:“仕者隨秩遷轉(zhuǎn),遷轉(zhuǎn)之人或至公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別駕》詩:“遷轉(zhuǎn)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清 林則徐 《副將張保不宜駐守澎湖折》:“﹝ 張保 ﹞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屆十年,而在營遷轉(zhuǎn)之階已躋二品,從來陞任之速未有過於此者。”
(2).指官員換防,調(diào)動(dòng)任所。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責(zé)成,更調(diào)太繁,遷轉(zhuǎn)太驟,資格太拘,毀譽(yù)失實(shí)?!?br />(3).猶言遷流轉(zhuǎn)移。 清 劉大櫆 《〈張荔亭詩集〉序》:“此盛則彼衰,彼興則此覆,往往皆是,而造化之機(jī)緘,倐忽遷轉(zhuǎn),時(shí)共聚也,而賢智才能遂畢萃於一門之中?!?/div>
《國語辭典》:清道  拼音:qīng dào
1.清凈無為的道理?!痘茨献?。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節(jié),因循應(yīng)變。」
2.舊時(shí)帝王或官員出行時(shí),需清除道路,驅(qū)散行人,稱為「清道」?!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馳,猶時(shí)有銜橛之變?!鼓铣?。沈約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yáng)悲笳而啟路?!?br />3.掃除道路。如:「清道夫」。
《漢語大詞典》:賞延(賞延)
(1).賞賜延及于后代。意謂恩蔭官員的后嗣。語本書·大禹謨:“罰弗及嗣,賞延于世。” 孔 傳:“延,及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辭祿賦》:“荷賞延之渥恩,在弱齡而覃惠?!?清 趙翼 《時(shí)齋副憲子紱林已得恩蔭南歸省墓枉道過存話舊感賦》詩:“賞延任子欣傳笏,債避無臺(tái)出打包?!?br />(2).引領(lǐng)觀賞。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lǐng)其要?!?/div>
《國語辭典》:書家(書家)  拼音:shū jiā
擅長(zhǎng)書法的人,即書法家。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九。百衲碑》:「然唐以前書家,恐未屑為此也?!?/div>
《漢語大詞典》:侍書(侍書)
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書的官員。 宋 明 為翰林院屬官。參閱明史·職官志二。
《國語辭典》:家君  拼音:jiā jūn
稱謂。對(duì)人稱自己父親?!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家君恐交游紛意念,故謝客耳?!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讣揖昀希;挤尾。荒蛣跓?,兼之兩耳重聽。多承老先生記念?!挂卜Q為「家父」、「家嚴(yán)」。
《國語辭典》:服色  拼音:fú sè
衣服的顏色?!抖Y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埂度辶滞馐贰返谖濉鸹兀骸杆玫氖莻€(gè)已革的生員,怎么卻是這樣服色。」
《漢語大詞典》:九官
(1).古傳 舜 設(shè)置的九個(gè)大臣。《漢書·劉向傳》:“臣聞 舜 命九官,濟(jì)濟(jì)相讓,和之至也?!?顏師古 注:“《尚書》: 禹 作司空, 棄 后稷, 契 司徒, 咎繇 作士, 垂 共工, 益 朕虞, 伯夷 秩宗, 夔 典樂, 龍 納言,凡九官也?!?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江賊書》:“雖九官事 舜 ,十人佐 周 ,校於太尉,未可為比。”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員。《南齊書·樂志》:“六典聯(lián)事,九官列序。” 宋 葉適 《紀(jì)綱一》:“自 堯 舜 已來,外有岳牧,內(nèi)有九官,一以制度,頒以文告?!?/div>
《國語辭典》:畫諾(畫諾)  拼音:huà nuò
舊時(shí)主管在文書上簽字,表示同意?!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nóng)成瑨但坐嘯。」《北史。卷六七。令狐整傳》:「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當(dāng)委以庶務(wù),畫諾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注擬(注擬)
唐 時(shí)選舉官員,凡應(yīng)試獲選者先由尚書省登錄,經(jīng)考詢后再按其才能擬定官職,稱為“注擬”。 宋 代選舉因襲此制。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頌德:“從前注擬,皆約循資格,至 國忠 創(chuàng)為押例,選深者盡留,乃無才與不才也。”舊唐書·劉祥道傳:“時(shí)選人漸眾, 林甫 奏請(qǐng)四時(shí)聽選,隨到注擬,當(dāng)時(shí)甚以為便?!?宋 葉適 《信州教授廳記》:“今吏部按格注擬,或特命為堂差,贏數(shù)千里,至終始坐學(xué)不敢離局?!?/div>
《漢語大詞典》:前政
前人的政績(jī)。亦謂前任官員。書·畢命:“欽若先王成烈,以休於前政。”南史·循吏傳·虞愿:“出為 晉平 太守。在郡不事生業(yè)。前政與百姓交關(guān),質(zhì)録其兒婦, 愿 遣人於道奪取將還?!?span id="pq4b639"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劉生 愈加敬信 李老 ,再來問此去為官之方。 李老 云:‘只須一如前政?!?/div>
《漢語大詞典》:諸曹(諸曹)
猶言各部。亦借指各部的官員。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諸曹受尚書事?!?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漢儀注》諸吏、給事中日上朝謁,平尚書奏事,分為左右曹。”后漢書·馬援傳:“諸曹時(shí)白外事。” 宋 蘇軾 《東坡志林·陳昱被冥吏誤追》:“又使諸曹檢己籍,曹示之。”
分類: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