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3,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銓曹
公使
起復
諫臣
冠劍
朝簪
儒官
簪笏
官所
教官
資格
主司
臺臣
司官
黃綬
《漢語大詞典》:銓曹(銓曹)
(1).主管選拔官員的部門。 唐 包湑 《會昌解頤錄·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薦他人亦得?!?span id="3k8jwoj" class="book">《宋史·岳云傳》:“﹝ 岳云 ﹞功在第一, 飛 不言。逾年,銓曹辯之,始遷武翼郎?!?清 李漁 《蜃中樓·點差》:“漫勞烏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
(2).借指主管選拔官員之長官。明史·顧鼎臣傳:“兵部主事 馬承學 恃 鼎臣 有聯(lián),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學 而用 崑 ?!?/div>
《國語辭典》:公使  拼音:gōng shǐ
政府派駐外國處理交涉事務的外交官,地位次于大使。
《國語辭典》:起復(起復)  拼音:qǐ fù
1.古時官吏遭父母之喪,服未滿而起用,稱為「起復」。清制則稱服滿而起用,為「起復」。與舊制不同?!侗笔贰>砥叨?。李德林傳》:「裁百日,奪情起復,固辭不起?!埂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馮主事三年孝滿,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復做官?!?br />2.官吏再度被起用?!端问?。卷三七七。向子諲傳》:「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諸降三官,起復知潭州?!埂都t樓夢》第三回:「今打聽得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
《國語辭典》:起伏  拼音:qǐ fú
1.隆起與低伏。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序〉:「紆馀委蛇,丘陵起伏?!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41' target='_blank'>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岡陵起伏,草木行列?!?br />2.興盛與衰落?!段倪x。顏延年。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
《國語辭典》:諫臣(諫臣)  拼音:jiàn chén
負責或勇于勸諫天子過失的臣子。如:「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div>
《漢語大詞典》:冠劍(冠劍)
古代官員戴冠佩劍,因以“冠劍”指官職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詣右軍建平王》:“常欲永辭冠劍,弋釣畎壑?!?宋 司馬光 《楚宮行》:“滿朝冠劍東方明,宮門未啟君朝醒?!?/div>
《漢語大詞典》:朝簪
朝廷官員的冠飾。常用以借指京官。 唐 張說 《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詩:“何由侶飛錫,從此脫朝簪。” 宋 蘇舜欽 《寄守堅覺初二僧》詩:“師方傳祖印,我欲謝朝簪?!?明 高明 《琵琶記·瞷詢衷情》:“我待解朝簪,再圖鄉(xiāng)任?!?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引 清 龔孫枝 詩:“早結(jié)山堂水竹緣,朝簪重脫未華顛?!?/div>
《漢語大詞典》:儒官
古代掌管學務的官員或官學教師。漢書·翼奉傳:“ 奉 以中郎為博士、諫大夫,年老以壽終。子及孫皆以學在儒官。”《宋書·武帝紀下》:“便宜博延胄子,陶奬童蒙,選備儒官,弘振國學?!?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於是總太學儒官三十有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清 周亮工 《梁溪成二鴻舊以孝廉訓皖未能遽歸也》詩:“儒官容易罷,禿筆不教閒。”
《國語辭典》:簪笏  拼音:zān hù
冠簪與手版,為古代仕宦者所用,故比喻為官貴顯。唐。王勃滕王閣序〉:「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固?。白居易〈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弟兄俱簪笏,新升嫜衣巾?!?/div>
《漢語大詞典》:官所
舊時官員辦公的處所。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公曹》詩:“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div>
《國語辭典》:教官  拼音:jiào guān
1.古代掌管教化人民的官員。《周禮。地官。司徒》:「乃立教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教官之屬,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br />2.元、明、清時,府、州、縣學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掌教誨曉諭之職者,通稱為「教官」。
3.現(xiàn)今軍隊、軍事學校與一般訓練機構(gòu)之教員,或?qū)W校中教授軍事訓練課程者,均通稱為「教官」。
《國語辭典》:資格(資格)  拼音:zī gé
1.從事某種活動或工作,所應具備的條件、身分等?!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咐舷壬@一番汗馬的功榮,限于資格,料是不能載入史冊的了。」《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撫院是膽小的人,誠恐風聲大了,弄成一個無私有弊,便密查資格?!?br />2.從事某種工作或活動,視其時間長短所形成的經(jīng)歷與身分。《新唐書。卷四五。選舉志下》:「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始作循資格,而賢愚一概,必與格合,乃得銓授?!埂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脯F(xiàn)今考選科道在即,你我的資格,都是有指望的?!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傅撬麄兌荚诰├锂敳睿氚举Y格升官放缺,誰肯來做這個事情?」
《漢語大詞典》:主司
(1).主管。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長留 之山,其神白帝 少昊 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 郭璞 注:“日西入,則景反東照,主司察之。”《西游記》第四一回:“ 行者 道:‘你是四海龍王,主司雨澤,不來問你,卻去問誰?’”
(2).主管某項工作的官員或部門。魏書·釋老志:“但主司冒利,規(guī)取贏息……侵蠹貧下,莫知紀極。”《唐律疏議·衛(wèi)禁·宮內(nèi)外行夜》:“諸宮內(nèi)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覺,減守衞者罪二等?!?宋 歐陽修 《論葬荊王札子》:“皆為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緣以為姦爾?!?br />(3).科舉的主試官。 唐 李白 《送楊少府赴選》詩:“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span id="x3e111h"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上》:“舉人既及第,綴行通名,詣主司第謝?!?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二:“ 康熙 丁卯科, 江 南主司乃 北平 米漢雯 也。”
《漢語大詞典》:臺臣(臺臣)
指宰輔重臣。 唐 玄宗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詩》:“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是以臺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於內(nèi),方伯藩守億兆之眾同詞於外。”
(1).古時御史臺的官員。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今臺臣爭之不勝,則諸閹所畏者誰歟!”元史·張起巖傳:“臺臣按劾百官,論列朝政,職使然也?!?明 李東陽 《送張修撰養(yǎng)正擢僉都御史北巡》詩:“共道臺臣出中祕,不比御史尚書郎?!?br />(2).泛指臺閣大臣。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詳文贅說》:“在大部臺臣,豈非為軍國籌至當計深遠哉!”
《漢語大詞典》:司官
(1).主管官員。后漢書·陳寔傳:“鄰縣人戶歸附者, 寔 輒訓導譬解,發(fā)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 李賢 注:“司官謂主司之官也?!?br />(2). 清 代各部屬官的通稱。指部內(nèi)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紅樓夢第一○五回:“話説 賈政 正在那里設宴請酒,忽見 賴大 急忙走上 榮禧堂 來,回 賈政 道:‘有錦衣府堂官 趙老爺 帶領好幾位司官,説來拜望。’”鏡花緣第六五回:“ 卞濱 同 孟謨 帶領司官,捧了各卷,進朝面呈?!?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以五品司官而賜第賜帑,以本部郎中一年而即擢堂官,皆自來未有之曠典?!?br />(3).屬官對其長官的自稱。《中國現(xiàn)在記》第三回:“大人有侍郎兼銜,司官乃是新用的一個部曹,正與大人有堂屬之分,這個稱呼,乃是天經(jīng)地義,一定而不可移的?!?span id="g91zmmy"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 雪舫 便一力擔承在身上,説道:‘大人放心,司官總有法子説得他服服帖帖的來求親?!?/div>
《漢語大詞典》:黃綬(黃綬)
(1).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唐 劉長卿 《送從弟貶袁州》詩:“名羞黃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銅印黑綬及黃綬。”
(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頎:“惜其偉才,只到黃綬,故其論家,往往高於眾作?!?明 徐渭 《龕山凱歌》之二:“縣尉卑官祿米微,教辭黃綬著戎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