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08—664 【介紹】: 唐陜州陜縣人,字游韶。太宗貞觀初擢進(jìn)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遷秘書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歷秘書少監(jiān),進(jìn)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因諫高宗廢皇后武則天,為則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與廢太子李忠合謀反武則天,下獄死。工詩,多應(yīng)制奉和之作,詩風(fēng)綺錯婉媚,時號“上官體”。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約608—664 字游韶,陜州陜縣(今河南陜縣)人。隋末,其父為人所殺。時儀幼,藏匿獲免,遂出家為僧,游情釋典,尤精《三論》。博覽經(jīng)史,工于文詞。貞觀初,登進(jìn)士第,太宗聞其名,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秘書郎。太宗作詩,多命繼和。不久,撰《晉書》成,轉(zhuǎn)起居郎。高宗時,為秘書少監(jiān)。龍朔二年(662),遷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位居宰相。曾為高宗草廢武后詔,為武則天所忌恨。麟德元年(664),武后指使許敬宗構(gòu)陷儀參與梁王李忠謀反事,下獄死。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舊唐書》本傳云:“本以詞彩自達(dá),工于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顯貴,故當(dāng)時多有效其體者,時人謂為‘上官體’?!庇挚偨Y(jié)歸納六朝以來偶對之法,創(chuàng)“六對”、“八對”之說,于律詩之發(fā)展有所貢獻(xiàn)。然其詩多應(yīng)制奉和、粉飾升平之作,形式華美而內(nèi)容空泛。原有集3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續(xù)拾》補12首。
唐詩匯評
上官儀(?—664),字游韶,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貞觀初舉進(jìn)士,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秘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草,宴集未嘗不預(yù)。高宗嗣位,遷秘書少監(jiān),龍朔二年,加銀青光祿大夫、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儀工五言詩,以綺錯婉媚為本,時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又總結(jié)六朝以來詩歌中對仗方法,創(chuàng)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形成有促進(jìn)作用。有《上官儀集》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儀字游韶。陜州陜?nèi)?。幼度為沙門。貞觀初舉進(jìn)士。授宏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起居郎。高宗朝遷秘書少監(jiān)。加銀青光祿大夫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許敬宗誣與梁王忠謀逆。下獄死。中宗時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上官儀)本以詞采自達(dá),工于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僅既顯貴,故當(dāng)時頗有學(xué)其體者,時人謂之“上官體”。
后村詩話
上官儀詩律未脫徐、庾,然孤忠大節(jié)遂與褚河南相輝映于史。
唐音癸簽
貞觀、永徽吟賢,褚亮、楊師道、李義府、許敬宗、上官儀,其最也。吉光片羽,僅傳人口。儀“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fēng)秋”,音響清越,韻度飄揚,齊梁諸子,咸當(dāng)斂衽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沙縣人,字必達(dá)。工書畫。永樂十九年進(jìn)士。宣德間官咸寧知縣,升知州。以縣民泣留,遂以知州復(fù)署縣事。官至滄州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南桐城人,字官儀,號曉青,別號灌園翁。順康間布衣。貧而善病,工詩文,善畫。有《石舫詩鈔》、《滄螺集》、《遂阿詩鈔》、《陳官儀詩說》。
《漢語大詞典》:官儀(官儀)
(1).官府的禮儀。 宋 蘇軾 《神宗皇帝挽詞》之二:“典禮從 周 舊,官儀與 漢 隆?!?宋 曾鞏 《謝賜〈唐六典〉表》:“竊典故之緒餘,少裨寡陋;審官儀之委曲,益勵疲駑?!?宋 岳珂 愧郯錄·魚袋:“國初,承 五季 草創(chuàng),官儀未備?!?br />(2).做官者的儀容風(fēng)度。 明 沈鯨《雙珠記·月下相逢》:“乍瞻雅范,頗露官儀。二位莫非微服過 宋 者乎?”
《漢語大詞典》:漢官儀(漢官儀)
見“ 漢官威儀 ”。
《國語辭典》:漢官威儀(漢官威儀)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本漢代官吏的禮儀制度,泛指正統(tǒng)的禮儀制度?!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fù)見漢官威儀?!弧?/div>
《漢語大詞典》:上官儀
(約605-664)唐代詩人。字游韶,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貞觀初進(jìn)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則天所殺。詩風(fēng)華美綺麗,有“上官體”之稱。又歸納詩歌中的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的定型有一定影響。
分類:詩人河南
《漢語大詞典》:登瀛
(1).登上 瀛州 。猶成仙。 明 鄭若庸 《玉玦記·祝壽》:“拚酩酊,算此樂人間,不減登瀛。”
(2).見“ 登瀛洲 ”。
(3).登上瀛臺。 清 代新進(jìn)士及第授官儀式之一。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飛回去見著父母……無如明日便是傳臚大典,緊接著還有歸大班引見,赴宴,謝恩,登瀛,釋褐許多事,授了職便要進(jìn)那座翰林院到任?!?/div>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立文學(xué)館,以十八學(xué)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div>
《漢語大詞典》:幡旟
旛旗之屬。貴官儀仗使用。 清 劉青芝 《寄李侍御》詩:“驄馬乘來四載餘,京華處處避旛旟?!?/div>
《漢語大詞典》:腰鑼(腰鑼)
舊時大官儀仗中間的大鑼,用以清道。《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六回:“后面方是欽差閲兵大臣的執(zhí)事,什么衝鋒旗、帥字旗、官銜牌、頭鑼、腰鑼……一對一對的過完,纔見那撫院坐著一頂八人抬的緑大呢轎子,緩緩而來?!?/div>
《漢語大詞典》:彬比勢抗(彬比勢抗)
謂以官儀相處,以官威相抗。 明 何景明 《送孫處州序》:“先生處吾郡,與武衛(wèi)肩立,彬比勢抗,干沮衝折,而卒能行其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