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保民
(1).安民;養(yǎng)民。書·梓材:“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span id="i8nt0as" class="book">《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國語·周語上:“至于 武王 ,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韋昭 注:“保,養(yǎng)也。”《漢書·匡衡傳》:“蓋保民者,‘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觀其失而制其宜,故動之而和,綏之而安?!?顏師古 注:“保,養(yǎng)也;陳,施也。”
(2).保護人民。左傳·昭公十八年:“ 子大叔 曰:‘寶以保民也,若有火,國幾亡。可以救亡,子何愛焉?’” 宋 曾鞏 《與孫司封書》:“蓋先事以為備,全城而保民者,宜責(zé)之 陳拱 ,非 宗旦 事也。”
《漢語大詞典》:安眾(安衆(zhòng))
(1).扇名。 晉 陸機 《羽扇賦》:“昔者 武王 玄覽,造扇於前,而五明安眾,世繁於后,各有託於方圓,蓋受則於箑蒲。”太平御覽卷七○二引《婦人集》:“沒太子妻 季氏 ,為夫所遣,婦與夫書,并致安眾扇兩雙?!?br />(2).安民。 唐 長孫無忌 《進律疏議表》:“安眾之陳九法,玉牒播其弘規(guī)。”
分類:安民扇名
《國語辭典》:康濟(康濟)  拼音:kāng jì
安民濟眾。《書經(jīng)。蔡仲之命》:「康濟小民,率自中。」《晉書。卷三。武帝紀(jì)》:「兢兢祗畏,懼無以康濟寓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寧民(寧民)
安民,使人民安定。語出周禮·天官·小宰:“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span id="8czndjp" class="book">《淮南子·泰族訓(xùn)》:“故為治之本,務(wù)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span id="k6jaydu"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jì)中》:“民懷思本之心,經(jīng)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div>
《漢語大詞典》:三虞
(1).三次虞祭。儀禮·士虞禮:“三虞,卒哭。他用剛?cè)眨嗳绯??!?鄭玄 注:“虞,喪祭名。虞,安也。骨肉歸於土,精氣無所不之,孝子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span id="8dlzmsx" class="book">《禮記·雜記下》:“士三虞,大夫五,諸侯七?!?宋 梅堯臣 《司徒陳公挽詞》:“擁涂看鹵部,誰為畢三虞?”
(2).三位掌川澤之官。國語·齊語:“市立三鄉(xiāng),澤立三虞?!?韋昭 注:“周禮有澤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澤之大小及所生育者。”
(3).三條安民的禁令。逸周書·豐謀:“三虞:一,邊不侵內(nèi);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樂也。設(shè)此三禁所以悅民?!?/div>
《漢語大詞典》:青丘繳(青丘繳)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堯 乃使 羿 誅鑿齒於 疇華 之野,殺九嬰於 兇水 之上,繳大風(fēng)於 青邱 之澤。” 高誘 注:“ 羿 于 青邱 之澤繳,遮使不為害也,一曰以繳繫矢射殺之。 青邱 ,東方之澤名也。”后因以“青丘繳”為圣君除暴安民之典。 唐 楊師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將舉 青丘 繳,安訪白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