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5詞典 1分類詞匯 214
《漢語大詞典》:謝公亭(謝公亭)
亭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相傳為 謝朓 送 范云 赴 零陵 之地。 唐 李白 有《謝公亭》詩。亦省稱“ 謝亭 ”。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經(jīng) 謝亭 而帳飲,想 彥伯 之高風?!?唐 李洞 《送張喬下第歸宣州》:“無成來往過,折盡 謝亭 松?!?/div>
《國語辭典》:六安茶  拼音:liù ān chá
產(chǎn)于安徽省六安山的茶。茶葉有蕊尖、貢尖、客尖等名目;分白茶和明茶,葉面有毛則為白茶,葉老而粗無毛則為明茶。而以仙人沖、濛潼灣等地所產(chǎn)最為聞名。清。張英〈聰訓齋語〉:「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飲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
《國語辭典》:腰鋪(腰鋪)  拼音:yāo pù
1.路旁的小店鋪。宋。陳造〈呈趙師〉詩:「涂窮儻有哀王孫,腰鋪人家緊閉門。」
2.地名:(1)在安徽省和縣西。(2)在安徽省滁縣南。
《國語辭典》:漢鐘離(漢鍾離)  拼音:hàn zhōng lí
相傳為八仙之一。姓鐘離,名權(quán)。參見「鐘離權(quán)」條。
《漢語大詞典》:白宣
安徽 宣城 產(chǎn)的書畫用紙。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我已將毛邊、白宣各一種,寄給 東京 印局,問他印起來怎么樣子?!?/div>
《國語辭典》:肥河  拼音:féi hé
河川名:(1)發(fā)源于河南省鹿邑縣西。東南流入安徽省,經(jīng)太和、阜陽,至鳳臺縣注入淮水。也稱為「西肥河」。(2)發(fā)源于安徽省渦陽縣東境。東南流經(jīng)蒙城、宿縣、懷遠,至鳳陽縣注入淮水。也稱為「北肥河」。(3)發(fā)源于安徽省合肥縣西南,北流至壽縣,注入淮水。也稱為「肥水」、「淝水」、「東肥河」、「南肥河」。
《國語辭典》:玻璃泉  拼音:bō li quán
河川名:(1)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qū)醉翁亭側(cè)。明。宋濂〈瑯琊山游記〉:「亭側(cè)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闌覆之,闌下壓以巨石,中疏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手掬飲之,溫?!?2)在安徽省盱眙縣東第一山下。因泉水瑩澈如玻璃而得名。
《國語辭典》:妢胡  拼音:fén hú
國名。位于戰(zhàn)國時楚地?!吨芏Y。冬官考工記??倲ⅰ罚骸秆嘀牵G之干,妢胡之苛,吳粵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靄峰(靄峰)
山峰名。在 安徽省 黟縣 南。 唐 李白 《釣臺》詩:“ 靄峰 尖似筆,堪畫不堪書?!?王琦 注:“方輿勝覽: 靄峰 ,在 黟縣 南十五里,孤峭如削?!?/div>
《漢語大詞典》:鵲頭(鵲頭)
在今 安徽省 銅陵縣 。為 鵲洲 之頭,故稱。宋書·鄧琬傳:“信未報, 琬 聞 子元 停 鵲頭 不進,遣數(shù)百人劫迎之?!?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序:“途次 定陵 ,船又損壞,于時門賓 周仲連 為 鵲頭 戍主,借得一舸,奔波兼行,屢經(jīng)危險,僅而獲濟?!眳⒁姟?鵲洲 ”。
分類:安徽鵲洲
《漢語大詞典》:鵲洲(鵲洲)
在今 安徽 銅陵 至 繁昌 長江 中。 鵲頭 為 銅陵 西南 鵲頭山 , 鵲尾 為 繁昌 東北 三山 。西對 無為 ,為 江 流險要之處。太平御覽卷三四引 晉 張僧鑒 《潯陽記》:“ 鵲洲 在縣北?!?span id="qtcn6iq" class="book">《通典·州郡十一》:“ 梁 置 南陵郡 , 陳 置 北江州 ,有 鵲洲 ……左傳 昭公 五年 楚 敗 吳 於 鵲岸 ,即此也?!?/div>
《漢語大詞典》:世仆(世僕)
(1).世代相沿的奴仆。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劉錫祖 父,掩據(jù) 羲之 墨池且百年,后為世僕所發(fā)?!?孫中山 《日本應助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乙是一個鄉(xiāng)下的世仆(粵俗家庭中永久的奴仆之稱,與北方老家奴的名稱相似),還沒有脫離奴隸的地位?!?br />(2). 明 清 時在 安徽 寧國府 地區(qū),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習俗,謂之世仆。
《漢語大詞典》:陵陽山(陵陽山)
(1).相傳為 陵陽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內(nèi)。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三:“又東逕 安吳縣 ,號曰 安吳溪 。又東, 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陽山 下。逕 陵陽縣 西,為 旋溪 水。昔縣人 陵陽子明 釣得白龍?zhí)?,后三年,龍?子明 上 陵陽山 。山去地千餘丈?!眳㈤?span id="vj6p03b" class="book">《元和郡縣志·宣州》、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寧國府》。
(2).水銀的別稱。 晉 葛洪 抱樸子·黃白:“凡方書所名藥物,又或與常藥物同而實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婦人也;陵陽子明,非男子也。” 王明 注:“陵陽子明,水銀別稱……石藥爾雅云:水銀一名子明,一名陽明子?!?/div>
《國語辭典》:白岳山(白岳山)  拼音:bái yuè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西約十二公里處,高約五百八十公尺,今名齊云山,屬黃山支脈,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國語辭典》:桐城縣(桐城縣)  拼音:tóng chéng xiàn
縣名。位于安徽省懷寧縣北。春秋時桐國所在地,漢置龍舒、樅陽二縣,唐時才改名為「桐城縣」。
《漢語大詞典》:香榧
榧的通稱。常綠喬木,生長于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地。木材耐水濕,可作造船材料。其種子亦名“香榧”、“榧子”,供食用,可榨油,又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