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591 【介紹】: 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輔。少有才名。北齊天保八年舉秀才,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兼中書侍郎,曾參修國史。北周時為內(nèi)史上士,主詔誥格式及選用山東人物。后助楊堅(jiān)受禪建隋,官內(nèi)史令,與高颎等同修《隋律》。及隋滅陳,授柱國、郡公。文帝開皇十年,出為懷州刺史,歲余,卒官。謚文。有文集。又曾奉詔修《齊史》,未畢,其子百藥續(xù)成,即《北齊書》。
全隋文·卷十七
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齊天保八年,舉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將軍,謝病歸。乾明初,徵入議曹?;式ǔ?,授丞相府行參軍。太寧初,除奉朝請。河清中,授員外散騎侍郎,天統(tǒng)初,進(jìn)給事中,直中書參掌詔誥,尋遷中書舍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騎侍郎。尋除中書侍郎,進(jìn)通直散騎常侍。承光中,授儀同三司。入周,為內(nèi)史上士。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大象初,賜爵成安縣男,為丞相府屬,加儀同、大將軍。進(jìn)從事中郎。隋受禪,授內(nèi)史令、上儀同,進(jìn)爵為子。襲父爵,進(jìn)爵安平縣公。及平陳,授柱國、郡公。以忤旨,出為湖州刺史,轉(zhuǎn)懷州刺史。開皇十九年卒。贈大將軍、廉州刺史。謚曰文。有《霸朝集》五卷,《集》五十卷。(案:《隋書·李德林傳》,禪代之際,其相國總百揆,九錫殊禮,詔策、箋表、璽書,皆德林之辭也。又案《霸朝集序》,靜帝詔冊皆德林作。今據(jù)之,編入德林《集》中。其馀,齊天統(tǒng)初至武平初詔誥、入周以后詔誥、開皇初詔誥,未必出一人手,未敢編入。)
陽雄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8 【介紹】: 北周上洛邑陽人,字元略。陽猛子。起家奉朝請,以戰(zhàn)功封安平縣侯。累遷平州刺史,進(jìn)爵玉城縣公。歷京兆尹、戶部中大夫,進(jìn)位大將軍,遷江陵總管,封魯陽縣公。善附會,能自謀身,故得保全爵祿。卒謚懷。
宇文愷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5—612 【介紹】: 隋朔方夏州人,字安樂。宇文忻弟。好學(xué),博覽書記,尤多技藝。隋文帝時,以其有巧思,拜營新都副監(jiān)。嘗鑿廣通渠決渭水達(dá)于河,以通漕運(yùn)。煬帝時為營東都副監(jiān),揣度帝意,規(guī)劃東都極盡壯麗侈宏,得帝歡心,拜工部尚書。從帝北巡,為制大帳,可容數(shù)千人坐。又造觀風(fēng)行殿,容侍衛(wèi)數(shù)百人,下施輪軸,可推移行動。終金紫光祿大夫。卒謚康。有《東都圖記》、《明堂圖議》、《釋疑》等。
全隋文·卷二十三
愷字安樂,本朔方人,遷居京兆。周初,以功臣子封雙泉伯,進(jìn)封安平縣公。歷千牛,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大象中,加上開府。隋受禪,拜營宗廟副監(jiān)、太子左庶子,別封甑山縣公。及遷都,領(lǐng)營新都副監(jiān)。后拜萊州刺史。坐兄忻誅,除名。及建仁壽宮,授將作大匠,拜仁壽宮監(jiān),儀同三司,尋為將作少監(jiān)。煬帝即位,為營東都副監(jiān),尋遷將作大匠。進(jìn)位開府,遷工部尚書,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曰康。有《東宮典記》七十卷,《東都圖記》二十卷,《明堂圖議》二卷,《釋疑》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1 【介紹】: 隋扶風(fēng)人。少沉謹(jǐn),有才干。初仕于北周至工部上大夫。入隋,進(jìn)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疏滑水以利漕運(yùn),渠成,領(lǐng)太子左衛(wèi)率,判工部、民部二部尚書,進(jìn)位大將軍。奏罷各臺省府寺以置廨錢收息取給與民爭利,以給職田代之。帝納其奏。后出為淅州刺史,遷洪州總管,所在俱有惠政。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5—648 【介紹】: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規(guī)。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七歲能屬文,號奇童。隋時授太子舍人兼東宮學(xué)士,后歸唐。受譖,流涇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書舍人,賜爵安平縣男,詔修定《五禮》、律令,撰《齊書》。累官至宗正卿,爵為子。百藥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長于五言詩。卒謚康。所撰《齊書》行于時。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565—648 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內(nèi)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幼年多病,故以“百藥”為名。七歲解屬文,號“奇童”。隋開皇初,授東宮通事舍人,遷太子舍人,兼東宮學(xué)士。后襲父爵,進(jìn)禮部員外郎。煬帝即位。因忤旨貶為桂州司馬,廢還鄉(xiāng)里。后又授建安郡丞。入唐,為涇州司戶。太宗貞觀元年(627),召為中書舍人。二年,遷禮部侍郎。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十年,以撰《北齊書》成,加散騎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后數(shù)年自請致仕,以詩酒自適。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隋書·李德林傳》附、《大唐新語》卷八。百藥才行顯世,好獎薦后進(jìn)。系太宗時代著名詩人,藻思沉郁,尤長五言?,F(xiàn)存詩作,以應(yīng)制奉和詩居多,以詠懷古跡詩稱佳,代表作為《郢城懷古》、《晚秋登古城》。原有集30卷,已佚。后人輯為《李百藥集》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3首。
唐詩匯評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隋內(nèi)史令李德林子。七歲能屬文。開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學(xué)士,輒謝病去。召襲父爵,署禮部員外郎。煬帝即位,廢還鄉(xiāng)里。入唐,太宗即位,拜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大子左、右庶子,散騎常侍,宗正卿。有《李百藥集》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百藥字重規(guī)。隋內(nèi)史令德林子。開皇時襲爵安平公。武德中授涇州司戶。太宗朝累官宗正卿。貞觀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謚曰康。

作品評論

盧照鄰《南陽公集序》
李長于五言,下筆無滯。
《大唐新語》
李百藥,德林之子,才行相繼,海內(nèi)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蔚,尤工五言。太宗常制《帝京篇》,命其和作,嘆其精妙,手詔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壯,何齒之宿而意之新?”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以詩酒自適,盡平生之志。
唐音癸簽
李安平藻思沉郁,尤長五言,如“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含巧于碩,才壯意新,真不虛人主品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定州安喜人,字潤甫。崔湜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dāng)流,亡命郢州,遇赦還,道病卒。工詩,詞甚典麗。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約713 字潤甫,小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仁師之孫,崔湜之弟。舉進(jìn)士第一。歷任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員外郎,襲封安平縣男。玄宗先天二年(713)因兄湜謀逆罪連累,當(dāng)流放,亡命郢州,作《幽征賦》以寄意,詞甚典麗。遇赦還,病死途中。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詩紀(jì)事》卷一三,《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液有文名,尤工五言詩。裴耀卿纂其遺文編為《崔液集》10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2首。
唐詩匯評
崔液(?-714),字澗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湜之弟。先天中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dāng)配流,亡命郢州。遇赦還,道病卒。液工五言詩,有《崔液集》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十二首。

作品評論

新唐書·崔仁師傳附崔液傳
液字潤甫,尤工五言詩。湜嘆,因字呼曰:“海子,我家龜龍也?!惫僦恋钪惺逃?。坐湜當(dāng)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賦》以見意,詞甚典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駿。少孤貧力學(xué)。擢明經(jīng)。為朔方判官,有吏干。睿宗景云中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入東都作亂,日知討之有功,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貶歙縣丞,俄遷殿中監(jiān)。后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里行”。玄宗開元十六年,出為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謚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子駿,排行二,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崔日用之從父兄。少孤貧,力學(xué),以明經(jīng)登第。睿宗景云中,為洛州司馬。以討譙王重福功,加銀青光祿大夫。玄宗時,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為御史所劾,貶歙縣丞。后歷殿中監(jiān),遷太常卿。開元十六年(728),出為潞州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謚曰襄。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3—835 【介紹】: 唐齊州臨淄人,客居荊州,字墨卿,一字景初。段志玄曾孫。歷遷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承旨。穆宗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未幾,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治尚寬靜。文宗即位,拜御史大夫,俄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徙荊南。州或旱,禱必雨,或久雨,出游必霽,民歌頌之。復(fù)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卒。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3—835 字墨卿,一字景初,排行十九,其先鄒平(今屬山東)人。世居荊州(今屬湖北)。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入蜀依西川劍南節(jié)度使韋皋,官校書郎。歷祠部員外郎、翰林學(xué)士等職。憲宗元和十四年(819)詔令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以取代韓愈所撰碑詞。穆宗即位,遷中書舍人兼翰林承旨學(xué)士,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長慶元年(821)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文宗立,拜御史大夫,封鄒平郡公,卒于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任。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全唐詩》存詩4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七
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人。元和中累轉(zhuǎn)祠部郎中知制誥。穆宗立。拜中書舍人。進(jìn)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自表還政。授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敬宗立。拜刑部尚書轉(zhuǎn)兵部判左丞事。文宗朝遷御史大夫。封安平郡公。檢校右仆射平章事。充淮南節(jié)度使。再徙鎮(zhèn)西川。大和九年卒。年六十三。贈太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安平。德宗貞元十一年進(jìn)士。有籌劃,能決大事,為王伾、王叔文所倚重。歷遷戶部郎中、神策行營節(jié)度司馬。后貶虔州司馬,官終湖州刺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2? 字安平,排行七,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人。德宗貞元十一年(795)登進(jìn)士第,累遷戶部郎中。王叔文甚重之,二十一年授神策行營節(jié)度行軍司馬。叔文敗,九月坐貶撫州刺史,十一月再貶虔州司馬。為“八司馬”之一。憲宗元和十年(815)移漳州刺史,穆宗長慶元年(821)后累歷郴、睦、湖、常四州刺史。約卒于文宗大和六年(832)。生平附見新、舊《唐書·王叔文傳》。《全唐詩》存詩2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4—1409 【介紹】: 明鳳陽懷遠(yuǎn)人。襲父職,為蔚州衛(wèi)指揮僉事。成祖時累功為都督僉事,封安平侯。沉毅有膽略。永樂七年從丘福出塞,至臚朐河,諫福勿輕敵,不聽。兵敗,遠(yuǎn)陷陣死。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全州人。字清之,號匪懈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2 【介紹】: 清宗室,努爾哈赤孫,褚英長子。初授臺吉?;侍珮O天聰間,從攻明都。崇德初,封安平貝勒。從多爾袞攻朝鮮,取江華島。又副岳托從墻子嶺入明境,岳托卒于軍,杜度總軍事,略明山東。六年,攻廣寧,戰(zhàn)松山三戰(zhàn)三捷。尋卒。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五
字安平,仁和人,諸生鄭慕韓室。有《平泉山莊集》。
眾香詞
安平,為詞伯潔存先生侄女。
杭郡詩續(xù)輯
華日南云“安平居臨平,父工計,然術(shù)富而無俊,中遭家難,故多哀怨之音。及笄歸鄭,唱和甚得,兼工小詞。”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安平,原名安俊,字嘯石,號彥伯,清無錫人。議敘府知事,有干才,著有《彈鋏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