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河陽花
 
種桃李
 
滿城花
 
花滿縣
 
河陽令
   
滿縣花
 
河陽滿縣花
 
桃李河陽
 
潘令花
 
潘縣花
 
花成縣
  
潘岳縣
 
潘令在河陽
  
潘令河陽
 
種花滿縣
 
花封賢令尹
 
花明潘子縣
  
潘令縣中花
 
桃李一城春色
 
栽花潘令
 
栽花潘岳
 
花情似河陽
  
花映河陽
 
要花滿縣

相關(guān)人物
潘岳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潘岳為河陽令,種桃李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春賦〉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河陽一縣并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枯樹賦〉
殷仲文風(fēng)流儒雅,海內(nèi)知名。世異時(shí)移,出為東陽太守。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茨献釉疲救~落。長年悲,斯之謂矣。乃為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簡釋

河陽一縣花:用作詠花之詞,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隱《縣中惱飲席》:“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p>


例句

花縣到時(shí)銅墨貴,葉舟行處水云和。 劉三復(fù) 送黃明府曄赴岳州湘陰任

花縣到時(shí)銅墨貴,葉舟行處水云和。 劉復(fù) 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

到縣馀花在,過門五柳閑。 劉長卿 送張栩扶侍之睦州

花縣彈琴暇,樵風(fēng)載酒時(shí)。 劉長卿 陪王明府泛舟

潘郎愛說是詩家,枉占河陽一縣花。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都門不見河陽樹,輦道唯聞建業(yè)鐘。 孫逖 丹陽行

花明潘子縣,柳暗陶公門。 岑參 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yè)

洛陽梨花落如霰,河陽桃葉生復(fù)齊。 崔國輔 白纻詞二首

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 李白 贈(zèng)崔秋浦三首

河陽富奇藻,彭澤縱名杯。 李白 贈(zèng)從孫義興宰銘

平陽花塢,河陽花縣。 李賀 春晝

潘令在河陽,無人死芳色。 李賀 賈公閭貴婿曲

南川粳稻花侵縣,西嶺云霞色滿堂。 李頎 寄綦毋三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wèi)玠車。 杜甫 花底

河陽縣里雖無數(shù),濯錦江邊未滿園。 杜甫 蕭八明府堤外覓桃栽

令尹關(guān)中仙史會(huì),河陽縣里玉人閑。 武元衡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別路經(jīng)花縣,還鄉(xiāng)入錦城。 王維 送嚴(yán)秀才還蜀

花情縱似河陽好,客心倍傷邊候早。 盧僎 十月梅花書贈(zèng)

潁陽春色似河陽,一望繁花一縣香。 盧綸 中書舍人李座上送潁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

蘋鹿未能移海曲,縣花尋已落河陽。 羅隱 篋中得故王郎中書

欒公社在憐鄉(xiāng)樹,潘令花繁賀版輿。 羅隱 送丁明府赴紫溪任

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岳縣中花。 郎士元 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yè)兼呈李明府

河陽傳麗藻,清韻入歌謠。 錢起 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

不獨(dú)豐祥先有應(yīng),更宜花縣對潘郎。 雍陶 永樂殷堯藩明府縣池嘉蓮詠

江上柳營回鼓角,河陽花府望神仙。 鮑溶 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

《駢字類編》:安縣(安縣)
漢書地理志:平原郡安縣。
分類:安縣
《國語辭典》:惠安縣(惠安縣)  拼音:huì ān xiàn
縣名。位于福建省,縣西有科山,東南臨洛陽江。附近多平野,交通頻繁??h西南境與泉州間有洛陽橋,為著名古跡。農(nóng)產(chǎn)以甘薯、花生為主,沿海盛產(chǎn)魚、鹽。
《漢語大詞典》:潘安縣(潘安縣)
古代 河陽縣 的別稱。 晉 潘岳 (字 安仁 )曾為 河陽 令,故稱。 唐 杜甫 《花底》詩:“恐是 潘安縣 ,堪留 衛(wèi)玠 車?!?仇兆鰲 注:“ 晉 潘安仁 為 河陽 令,縣皆樹花?!眳⒁姟?潘令 ”、“ 潘安 ”。
分類:潘岳安仁
《國語辭典》:寶安縣(寶安縣)  拼音:bǎo ān xiàn
縣名。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南方臨海處,廣州灣東岸。香港未割讓給英國前,屬本縣轄治。
《國語辭典》:潮安縣(潮安縣)  拼音:cháo ān xiàn
縣名。位在廣東省汕頭市西北,瀕韓江西岸,潮汕鐵路始于此。產(chǎn)水稻、甘蔗,制糖業(yè)頗盛,也是海外僑胞進(jìn)出的中心。舊名「海陽」。
《國語辭典》:巴安縣(巴安縣)  拼音:bā ān xiàn
縣名。位于金沙江東岸,東接里塘,西臨江卡。雖地處高原,但氣候和暖,與內(nèi)地?zé)o異。
《國語辭典》:淮安縣(淮安縣)  拼音:huái ān xiàn
縣名。位于江蘇省寶應(yīng)縣西北,臨運(yùn)河?xùn)|岸。市況繁榮,農(nóng)產(chǎn)以稻、麥為主。
《國語辭典》:吉安縣(吉安縣)  拼音:jí ān xiàn
縣名。位于江西省中部。當(dāng)贛江、溶江會(huì)合處,為本省南北沖要之地。
《國語辭典》:詔安縣(詔安縣)  拼音:zhào ān xiàn
縣名。在福建省南端沿海,是該省最南的一縣,鄰接廣東省,瀕徐阮溪西南岸。農(nóng)產(chǎn)有稻、甘薯、花生、甘蔗、荔枝、柑橘、柿及菠蘿等。
《國語辭典》:延安縣(延安縣)  拼音:yán ā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保安縣東南。瀕延水北岸。舊為府名。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后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挂嘤靡员扔飨删??!读凝S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臺縣 北。相傳 東漢 時(shí), 劉晨 、 阮肇 到 天臺山 采藥迷路,誤入 桃源洞 遇見兩個(gè)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孫已過七代。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冥錄》。后因以指男女幽會(huì)的仙境。 唐 韓偓 《六言》詩之三:“憶淚因成別淚,夢游常續(xù)心游。 桃源洞 口來否?絳節(jié)霓旌久留?!?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 桃源洞 ?!?br />(2).在 湖南省 桃源 縣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馬洞 ,相傳是 東晉 陶淵明 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國語辭典》:太液  拼音:tài yè
太液池。漢、唐、元、明、清均有太液池。唐。白居易長恨歌〉:「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宋。無名氏《梅妃傳》:「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燕,陪從宸旒?!?/div>
《漢語大詞典》:樊川
(1).水名。在今 陜西省 長安縣 南。其地本 杜縣 的 樊鄉(xiāng) 。 漢 樊噲 食邑于此,川因以得名。 晉 潘岳 《西征賦》:“疏南山以表闕,倬 樊川 以激池?!?br />(2). 唐 詩人 杜牧 的別稱。 杜牧 別業(yè) 樊川 ,有《樊川集》,故稱。 清 陳維崧 《五彩結(jié)同心·乙卯冬杪與園次飲惠山蔣氏酒樓》詞:“記得當(dāng)初, 揚(yáng)州 薄倖,有人同做 樊川 。”
《國語辭典》:蘇武(蘇武)  拼音:sū wǔ
人名。(西元前143?~前60)字子卿,西漢杜陵人(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武帝時(shí)出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漢節(jié)。昭帝時(shí),匈奴與漢和親,始得還,拜典屬國。宣帝立,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圖形麒麟閣。其著作流傳于今者,有詩四首、〈答李陵〉詩及〈別李陵〉等。
《國語辭典》:河陽(河陽)  拼音:hé yáng
1.陽,山之南、水之北。河陽泛指河水之北?!段倪x。曹植。送應(yīng)氏詩二首之二》:「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br />2.地名。春秋晉邑,在今河南省孟縣西?!段倪x。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祭十二郎文〉:「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br />3.晉朝潘岳曾任河陽縣令,故后多以河陽指稱潘岳。唐。王維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奪河陽之美。」
《國語辭典》:河陽一縣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晉朝潘岳曾任河陽(今河南省孟縣西)縣令,于縣城內(nèi)遍植桃李花,傳為美談。宋。葉庭圭《海錄碎事。卷一二。臣職部下??h令門》:「河陽一縣花:潘岳為河陽令,種桃李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后借寫花美。北周。庾信枯樹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div>
《漢語大詞典》:潘岳花
見“ 潘花 ”。
《漢語大詞典》:潘花
據(jù) 晉 潘岳 《閑居賦》載, 潘岳 曾為 河陽令 ,于縣中滿種桃李,后因以“潘花”為典,形容花美,或稱贊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 陶 柳應(yīng)慙弱, 潘 花只競紅?!币嘧鳌?潘岳花 ”。 清 孫枝蔚 《贈(zèng)錢塘縣丞季孚公》詩:“頗勝 長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潘花
據(jù) 晉 潘岳 《閑居賦》載, 潘岳 曾為 河陽令 ,于縣中滿種桃李,后因以“潘花”為典,形容花美,或稱贊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 陶 柳應(yīng)慙弱, 潘 花只競紅?!币嘧鳌?潘岳花 ”。 清 孫枝蔚 《贈(zèng)錢塘縣丞季孚公》詩:“頗勝 長江 簿,即看 潘岳 花?!?/div>
《漢語大詞典》:花縣(花縣)
晉 潘岳 為 河陽 令,滿縣遍種桃花,人稱“河陽一縣花”。見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縣”為縣治的美稱。 唐 李賀 《春晝》詩:“ 平陽 花塢, 河陽 花縣?!?明 阮大鋮 《燕子箋·入幕》:“連營刁斗月如霜……花縣接壺漿,蹔得與故人歡暢?!?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詩:“快馬柳城常命酒,軟輿花縣暫聞琴。”參見“ 河陽一縣花 ”。
《國語辭典》:河陽一縣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晉朝潘岳曾任河陽(今河南省孟縣西)縣令,于縣城內(nèi)遍植桃李花,傳為美談。宋。葉庭圭《海錄碎事。卷一二。臣職部下??h令門》:「河陽一縣花:潘岳為河陽令,種桃李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购蠼鑼懟?。北周。庾信枯樹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