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徂徠山(徂徠山)  拼音:cú lái shān
山名。位于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宋代石介曾筑室于此,時人稱為「徂徠先生」。也作「徂來山」。
《漢語大詞典》:定昆池
池名。舊址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南。 唐中宗 女 安樂公主 曾請求把 昆明池 作為私沼, 中宗 不許。公主于是大發(fā)民夫,奪百姓莊園,造 定昆池 ,極為奢華,以與 昆明池 相比匹。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八:“憶過楊柳渚,走馬 定昆池 ?!?清 吳偉業(yè) 《補禊》詩:“春風(fēng)好景 定昆池 ,散誕天涯卻誤期?!?/div>
《漢語大詞典》:蓬萊池(蓬萊池)
池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蓬萊宮 附近。 唐 杜甫 《幽人》詩:“洪濤隱語笑,鼓枻 蓬萊池 ?!?宋 程大昌 雍錄·唐東內(nèi)大明宮:“ 大明宮 地本 太極宮 之后苑……﹝ 高宗 時﹞改名 蓬萊宮 ,取殿后 蓬萊池 為名也?!?/div>
《國語辭典》:韋應(yīng)物(韋應(yīng)物)  拼音:wéi yìng wù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陜西省長安縣)人。性高潔,工詩,尤長于五言,其詩閒澹簡遠似陶淵明。玄宗時官左司郎中,德宗時出任蘇州刺史,世稱為「韋蘇州」。著有韋蘇州集。
《漢語大詞典》:皇子陂
亦作“ 皇子坡 ”。 地名。在今 陜西省 長安縣 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下:“南有 泬水 注之。水上承 皇子陂 於 樊川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高上 慈恩塔 ,幽尋 皇子陂 ?!?宋 張禮 《游城南記》:“己酉,謁 龍?zhí)?,循 清 明渠 而西,至 皇子坡 。”亦省作“ 皇陂 ”。 唐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丈故居》詩:“第五橋東流恨水, 皇陂 岸北結(jié)愁亭。”
《國語辭典》:蝦蟆陵(蝦蟆陵)  拼音:há ma líng
地名。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寧縣。參見「下馬陵」條。
《國語辭典》:顏師古(顏師古)  拼音:yán shī gǔ
人名。(西元581~645)字籀,唐萬年(今陜西省長安縣)人。顏之推之孫,官終秘書監(jiān)弘文館學(xué)士,封瑯琊縣男。博覽群書,通訓(xùn)詁,善屬文。嘗受詔于秘書省考訂五經(jīng)文字,多所釐正。所作《漢書》、《急就章》注,均大顯于時,卒謚戴,著有《匡謬正俗篇》。
《國語辭典》:洺河  拼音:míng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遼縣太行山,東南流經(jīng)河南武安縣,再東流至河北省大名縣,會衛(wèi)水入運河。也稱為「漳水」。
《漢語大詞典》:興教寺(興教寺)
在 陜西省 長安縣 杜曲鎮(zhèn) 南 少陵原 上,寺內(nèi)有 唐 高僧 玄奘 葬塔。塔高五層,作正方形,底層有 玄奘 塑像。 唐睿宗 題寺額“興教”,故名。附近山水秀麗,為游覽勝地。
《國語辭典》:來俊臣(來俊臣)  拼音:lái jùn chén
人名。(西元651~697)唐萬年雍州人(今陜西省長安縣)。武后時為御史中丞,治告密之事,性情兇暴殘忍。后以謀反伏誅。
《漢語大詞典》:鵲巖(鵲巖)
巖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南之 韋曲山 。 五代 譚用之 《再游韋曲山寺》詩:“ 鵲巖 煙斷玉巢欹,罨畫春塘 太白 低?!?/div>
《漢語大詞典》:逍遙園(逍遙園)
園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三:“ 渭水 又東與 泬水 枝津合,水上承 泬水 ,東北流經(jīng) 鄧艾祠 南,又東分為二水,一水東入 逍遙園 ,注 藕池 。”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后秦·姚興:“ 鳩摩羅什 至 長安 ,七年正月, 興 如 逍遙園 ,引諸沙門,聽 什 説佛經(jīng)?!?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jié):“四○一年, 后秦 姚興 滅 后涼 ,迎 鳩摩羅什 到 長安 ,尊為國師,使在國立譯場 逍遙園 大興譯事?!?/div>
《國語辭典》:延安縣(延安縣)  拼音:yán ā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保安縣東南。瀕延水北岸。舊為府名。
《國語辭典》:昌化石  拼音:chāng huà shí
浙江省昌化縣玉石洞所產(chǎn)的美石。質(zhì)略透明,有紅、黃、褐、灰白等色,以灰白色居多,而以雞血石最著名。為刻印章所用的珍貴石材。
《漢語大詞典》:瓷版
印版的一種。 清 康熙 五十八年, 泰安縣 人 徐志定 曾用瓷制成印版,刊印 張爾岐 所著周易說略一書,序文中稱瓷版“堅緻勝木”。全書字體端正,行格整齊。
分類:康熙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