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1分類詞匯 13
《國語辭典》:大節(jié)(大節(jié))  拼音:dà jié
1.關(guān)系重大的事。《左傳。昭公元年》:「國之大節(jié)有五,女皆奸之?!箷x。干寶《搜神記》卷七:「男女之別,國之大節(jié),故服食異等。」
2.生死危難之際的節(jié)操?!墩撜Z。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弧埂度龂?。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袁渙》:「渙貌似和柔,然其臨大節(jié),處危難,雖賁育不過也?!?br />3.重要的義理?!秶Z。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大節(jié)而已,少典與焉。」《荀子。仲尼》:「曰于乎!夫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jié)焉,夫孰能亡之!」
《漢語大詞典》:社稷臣
謂關(guān)系國家安危之重臣。《史記·袁盎晁錯(cuò)列傳》:“ 絳侯 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 唐 杜審言 《泛舟送鄭卿入京》詩:“帝坐 蓬萊 殿,恩追社稷臣?!?清 李漁 《玉搔頭·擒王》:“朝野爭(zhēng)夸社稷臣。”
《漢語大詞典》:夷阻
亦作“ 夷岨 ”。 平坦和險(xiǎn)阻。喻安危;生死。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賦》:“豈夷阻之在運(yùn)?將全喪之由躬?!?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王景文傳》:“ 江州 刺史 景文 ,風(fēng)度淹粹,理懷清暢,體兼望實(shí),誠備夷岨。”梁書·張弘策傳:“其情清貞,器識(shí)淹濟(jì),自藩升朝,契闊夷阻。”
《漢語大詞典》:屯泰
《屯》卦和《泰》卦的并稱。意謂險(xiǎn)夷,安危。梁書·呂僧珍傳:“與朕契闊,情兼屯泰?!?/div>
分類:安危
《漢語大詞典》:詢遷詢謀(詢遷詢謀)
謂國家的安危、國都的遷徙、國君的擁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見。語本周禮·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尚書之四目四聰,皆由辟門;周禮之詢遷詢謀,皆合大眾。嘗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廣益,通達(dá)民情,實(shí)以通憂共患,結(jié)合民志?!?/div>
《國語辭典》:片石千鈞(片石千鈞)  拼音:piàn shí qiān jūn
一片石卻有千鈞之重。比喻少數(shù)力量卻關(guān)系著國家安危的重責(zé)大任。明。陸世廉《西臺(tái)記》第一出:「難料!片石千鈞,一絲九鼎,當(dāng)機(jī)若個(gè)堅(jiān)牢。」
《國語辭典》:徇國忘家(徇國忘家)  拼音:xùn guó wàng jiā
為保全國家而不顧一己家庭的安危。唐。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jì)績(jī)頌。序〉:「至若義感于內(nèi)、誠動(dòng)于中,徇國忘家,恤人猶己?!顾?。陸游〈賀莆陽陳右相啟〉:「方孤論折群邪之銳,蓋一身為眾正之宗,徇國忘家,惟天知我?!?/div>
《國語辭典》:憂國忘身(憂國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憂勞國事,不顧自身安危得失?!稌x書。卷六四。武十三王傳?;茨现覊淹踉蕚鳌罚骸腹驶茨贤踉手倚⒑V誠,憂國忘身,討亂奮發(fā),幾于克捷?!埂睹魇贰>硪黄摺?。于謙傳》:「至性過人,憂國忘身。」
《國語辭典》:不顧生死(不顧生死)  拼音:bù gù shēng sǐ
比喻意志專一,甚至連自己的生命安危都不顧慮。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小娘子去了也。方才說道:『心間萬般哀苦事,盡在回頭一望中。』又與我這五十文金錢為信物,我也不顧生死,不問那里趕將去?!?/div>
《國語辭典》:不念荷戈  拼音: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將領(lǐng)只顧自己的安樂,不體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勞和安危。《六部成語注解。兵部》:「不念荷戈:管兵之官只圖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勞苦?!?/div>
《國語辭典》:茍安一隅  拼音:gǒu ān yī yú
統(tǒng)治者對(duì)外來侵略不加以抵抗,而偏安一地?!毒以纻鳌返谖寰呕兀骸阜浇窦槌寂獧?quán),專主和議;朝廷聽信奸言,希圖茍安一隅,無用兵之志;不知將來如何?!?/div>
《國語辭典》:憤不顧身(憤不顧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激于義憤,不惜生命。宋。無名氏〈綠珠傳〉:「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挂沧鳌阜薏活櫳怼?。
《國語辭典》:奮不顧身(奮不顧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勇往直前,不顧生死。《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舊唐書。卷七六。太宗諸子列傳。越王貞》:「遂能奮不顧身,率先唱義,雖英謀未克,而忠節(jié)居多。」
《漢語大詞典》:出夷入險(xiǎn)(出夷入險(xiǎn))
出入于安危之中。 宋 葉適 《故運(yùn)副龍圖侍郎孟公墓志銘》:“由此更踐內(nèi)外,出夷入險(xiǎn),擇而守中,勞而有成,干方舉德,而莫有助之者也?!?/div>
分類:出入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