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公孟子高 朝代:春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人。嘗問君子之禮于顓孫子莫。子莫答而公孟不解,以告曾子,曾子為其詳解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魯侯女,號孟子?;蚍Q聲孟子。齊靈公夫人。通于大夫慶克。齊國大亂。靈公卒,國人殺之,亂乃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魯國人,名側(cè)。哀公十一年與齊戰(zhàn),右?guī)煍《?。之反殿,以全其師。歸云:“非敢后,馬不進也。”不伐其功,孔子稱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前372—前289 【介紹】: 即孟軻。戰(zhàn)國時鄒人,字子輿。魯公族孟孫氏后裔。少喪父,母三遷其居,使近學宮習禮知學。受業(yè)于子思之門人。嘗至齊、宋、滕、魏等國游說。一度任齊宣王客卿,終不見用。主張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等說,以冀說服諸侯,反對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說,教人存心養(yǎng)性。與萬章等門人集儒家論述著書立說以終。學說對后世影響甚大,被認為孔子儒家學說之繼承者。宋元之際配享孔廟,稱“亞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28 【介紹】: 三國魏扶風人,字子度。孟佗子。少入蜀依劉璋。劉備入蜀,以為宜都太守。后以不救關(guān)羽,懼罪,率部奔魏,拜散騎常侍,封平陽亭侯,領(lǐng)新城太守。諸葛亮欲引為外援,數(shù)招之。魏人疑之。驚懼而反,尋敗亡。
全三國文·卷六十一
達字子度,扶風人,初字子敬,避先主叔父諱改。先主領(lǐng)荊州,以為宜都太守。后降魏,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領(lǐng)新城太守,徙安定,復還新城。建興中,丞相亮數(shù)書招之,遂通款,事露,司馬懿討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連州人,字國儀,號群玉峰叟。后晉高祖天福進士。避亂還鄉(xiāng),楚王馬希范辟為零陵從事。后歸南唐,歷豐城簿、涂陽令。坐貪贓論死,李煜見其詩,貸免,復其官,尋致仕隱玉笥山。逾年起為水部員外郎。南唐亡,歸故里卒,年八十余。工詩,有《金鰲集》。
全宋詩
孟賓于,字國儀,號玉峰叟(《江南野錄》卷八),連州(今屬廣東)人。后晉天福九年(九四四)進士(王禹偁《孟水部詩集序》)。曾受孟氏辟,為零陵從事。南唐時,授豐城簿,遷淦陽令。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歸老連上(《詩話總龜》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鰲集》,已佚。《南唐書》卷二三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粵詩·卷一九
孟賓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國儀。連州人。后漢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進士,與同年李昉交善。避亂還鄉(xiāng)。楚王馬希范辟為永州軍事判官,歷陽山令。后歸南唐,授豐城簿,遷涂陽令。坐系當死,后主赦之,復其官,起為水部員外。俄致仕,隱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號群玉峰叟。吉州高使君奏為郡倅,旋歸舊隱。高越強起為豐城令,既而引去,嬉游吟嘯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謁,聽還故里,后以縣令卒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年八十三。有《孟水部集》,已佚。《南唐書》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廣東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四有傳。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國儀,自號群玉峰叟,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為連州(今屬廣東)人。曾以詩獻工部侍郎李若虛,為其稱賞。又詣洛陽獻諸朝達,由是大有詩名。后晉天福九年(944)登進士第,后為楚馬希范辟為永州軍事判官。歷陽山縣令。楚亡,歸南唐,授水部員外郎,旋歸玉笥山。復起為豐城令。又曾任淦陽令,官至水部郎中,分司南都。南唐亡,以老病辭歸故里,不久卒。生平事跡見王禹偁《孟水部詩集序》、《江南野史》卷八、馬令《南唐書》卷二三、《唐才子傳》卷一〇、《十國春秋》本傳。工詩,有名當時。王禹偁稱其詩具“雅淡之體,警策之句”(《孟水部詩集序》)。所著頗多,有《孟賓于集》1卷、《金鰲詩集》2卷、《湘東集》、《金陵集》等,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8首、斷句若干(其中“昔日聲塵喧洛下”二句為李昉詩誤入)?!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聯(lián)句詩1首、斷句7。
唐詩匯評
孟賓于,生卒年不詳,字國儀,連州(今廣東連縣)人。幼擅詩名,吟味忘倦。后唐長興末赴舉,和凝等咸推薦之,游舉場十年。晉天福九年(944),符蒙知舉,賓于獻詩,大得稱賞,遂登第。初仕楚,為零陵從事。楚亡,歸南唐。建隆二年(961),官豐城令。又官淦陽令,因贓賄系獄,后主釋之,后起為水部員外郎,致仕,居吉州新淦玉笥山,自號群玉峰叟。南唐亡,歸老連州,卒年八十三。有《金鰲集》二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八首,炙句若千。
全唐詩補逸
孟賓于字國儀,連州人。晉天福九年符蒙知貢舉,擢進士第。與李昉交善。賓于后仕南唐,卒宋太平興國中,年八十三。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賓于字國儀。連州人。晉天福中進士。楚文昭王馬希范辟為零陵從事。及恭孝王希萼入金陵。賓于歸南唐。累遷滏陽令。致仕隱玉笥山。自號偫玉峰叟。復起為水部員外郎。歸老連州。年八十七卒。

作品評論

王禹偁《孟水部詩集序》
(賓于)幼擅詩名,吟味忘倦。
江南野史
(賓于)少修儒學,早失其父,事母以孝聞。長好篇詠,有能詩名……天祐末,工部侍郎李若虛廉察于湘沅,賓于有詩數(shù)百篇,自命為《金鰲集》,獻之,大為稱譽。因采擇集中有可舉者十數(shù)聯(lián),記之于書,使賓于馳詣洛陽,皆為數(shù)之,其譽藹然。
《小草齋詩話》
五代孟賓于,少游鄉(xiāng)校,力學不怠。父以家貧,且鮮兄弟,題詩壁上云:“他家養(yǎng)兒三四五,我家養(yǎng)兒獨且苦?!辟e于歸,見之,續(xù)曰:“眾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滿山獨畏虎?!备钙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孟嘏,字子純,連山(今屬廣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中自吉水還故鄉(xiāng),逾年而卒。清同治《連州志》卷八有傳。
全粵詩·卷二一
孟嘏,字子純。連山人。性落魄狂,溺于歌酒賦詠。后捷名,不欲止江左,士人頗奇之。宋太宗太平興國中自吉水還故鄉(xiāng),逾年卒。明吳中高橙修王文鳳纂成化九年刊本《廣州志》卷二三、清楊楚枝修乾隆三十六年《連州志》卷八有傳。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85 【介紹】: 宋洛陽人,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間進士。調(diào)鄠縣、上元主簿。神宗熙寧初,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數(shù)為神宗召見,常以正心窒欲、求賢育材進說。后與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簽書鎮(zhèn)寧軍判官,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卒。寧宗嘉定中謚“純”。早年與弟程頤同受業(yè)于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理學奠基人。其學說以“天理”為自然界與社會之最高原則,“天”即“理”即“心”,“天人本無二”,于倫理則為“三綱五?!薄F溲哉撝?,后人編有《遺書》、《文集》、《經(jīng)說》等,收入《二程全書》。
全宋詩
程顥(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歷鄠縣、上元主簿,澤州晉城令。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以呂公著薦,授太子中允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三年,因與新法不合,懇求外任,除權(quán)發(fā)遣京西路提點刑獄,固辭,改差簽書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七年,監(jiān)西京洛河抽稅竹木務(wù)。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溝縣。三年,罷歸居洛講學。六年,監(jiān)汝州酒稅。八年,哲宗立,召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理學奠基人,早年從周敦頤學,世并稱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門人整理其日常講錄、經(jīng)說等,后人與程頤著作同編入《二程全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東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傳?!〕填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陳宣刻本(簡稱弘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明萬歷二十年蔣春芳刻本(簡稱萬歷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六安求我齋刻本(簡稱涂本),并從《后村千家詩》等書輯得集外詩三首,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三四
程顥(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號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嘉祐進士,調(diào)鄠、上元主簿,為晉城縣令。熙寧初,用呂公著薦,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神宗數(shù)召見,進說甚多。新法行,議論與王安石不合,出提點京西刑獄。固辭,改簽書鎮(zhèn)寧軍判官,徙知扶溝縣。除判武學,坐獄逸囚,責監(jiān)汝州鹽稅。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時元豐八年,年五十四。顥畢生治經(jīng),為一代名儒,學者稱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嘉定十三年,賜謚曰純,淳祐元年封河南伯,后祀孔子廟庭。與其弟合著《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河南程氏經(jīng)說》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有《文集》四卷,俱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3—1131 【介紹】: 宋哲宗后。洺州人。孟元孫女。元祐七年冊為皇后,后廢,出居瑤華宮。靖康之變,以廢得免北遷。張邦昌僭位,尊為元祐皇后。高宗建炎元年尊為隆祐太后。苗、劉之變時,垂簾聽政,事平,正皇太后尊號。卒謚昭慈獻烈,改謚昭慈圣獻。
全宋文·卷三一二○
孟皇后(一○七三——一一三一),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人。哲宗后。元祐七年冊為皇后。紹圣三年因道家事廢,出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元符末,向皇后主政,詔還內(nèi),號元祐皇后。崇寧元年再廢。靖康之變,后以廢得免北遷。二年,張邦昌復尊為元祐皇后,垂簾聽政。尋降告天下書,奉迎康王。建炎元年尊稱隆祐太后。三年,因苗、劉之變,再垂簾。事平撤簾。紹興元年四月卒,年五十九。謚昭慈獻烈,三年,改謚昭慈圣獻。見《宋史》卷二四三《后妃傳》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號幽蘭居士。著《東京夢華錄》,為南渡后追憶汴京盛況而作。所記城坊、市場、節(jié)序、風俗、飲食、禮儀皆頗詳,與宋志多有異同,可相互參證,校正訛舛。
全宋文·卷三八五三
孟元老,號幽蘭居士,北宋末南宋初人。少從其先人宦游南北,崇寧間定居京師開封,靖康之亂,避地江左。晚年回首往事,著《東京夢華錄》十卷(存)。
孟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少時筆力豪俊,在謝諤勸導下,改事經(jīng)術(shù),遂為儒者。
全宋文·卷六六七六
孟程,隆興府豐城(今江西豐城)人。少時筆力豪俊,后為謝艮齋諤門人,改事經(jīng)術(shù)。登淳熙五年進士第,調(diào)監(jiān)襄陽酒稅。歷知溆浦、寧遠二縣,遷臨江通判。有詩文千馀篇,自號冰雪林主人。見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六七,《宋元學案》卷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開封人,字友之,號虛靜居士。世宗大定三年,鄉(xiāng)、府、省、御,四試皆第一,時稱孟四元。授供奉翰林,改曹王府文學,兼記室參軍。工詞。遷同知單州軍事。丁母憂,哀毀卒。
中州集
宗獻字友之開封人大定三年鄉(xiāng)府省御四試皆第一供奉翰林曹王府文學兼記室參軍以疾尋醫(yī)久之授同知單州軍州事丁母憂哀毀致卒劉無黨題其詩卷后云簪紱忘情累山林閱歲陰選官堂印手說法老婆心(友之深于內(nèi)典)世路嗟前卻人生變古今公乎真不死名姓斗之南相人孔嗣訓挽云二十年間事才名一夢新衰羸驚喪母哀毀竟亡身魂返愁楓夜情留淚草春黃公酒壚在此去只悲辛汴人高公振特夫云見說平生夢前途盡目前(友之未第時夢中預(yù)見前途所至于今皆驗)乘除雖有數(shù)兇禍竟何緣禮樂三千字才名二十年仁人遽如許無路問蒼天又云誰謂詩成讖清冰果自焚(友之雪燭詩固知劫火終無盡誰謂清冰也自焚未幾下世)人嗟埋玉樹天為落文星(友之鄰舍李生言六月中連二明星隕于友之所居虛靜軒前)數(shù)詩雖不盡工姑并記之有以見先生于出處之際死生之變造物者皆使之前知其以天下重名畀之者為不偶然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5—1246 【介紹】: 宋絳州人,徙隨州棗陽,字璞玉,號無庵居士。孟宗政子。隨父擊敗金兵于棗陽,以功補進勇副尉。父死,統(tǒng)其所屬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理宗紹定六年,與蒙古軍合圍金哀宗于蔡州,次年滅金。后屢擊蒙古軍,收復襄陽、信陽、樊城等地。拜寧武軍節(jié)度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進封漢東郡侯,任京湖安撫制置使。坐鎮(zhèn)荊襄,以恢復中原為己任。卒于江陵治所。謚忠襄。精于《》,亦通佛學。有《警心易贊》。
全宋詩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號無庵,隨州棗陽(今屬湖北)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從父宗武于襄陽軍中,以敗金兵功補進勇副尉。理宗紹定間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會元兵于蔡州合擊金兵,擢建康府都統(tǒng)制。后屢抗元兵,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兼知江陵府。六年卒,年五十二。《宋史》卷四一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七六二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嘉定十年,以功補進勇副尉;十六年,特授承信郎。統(tǒng)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與蒙古合圍金哀宗于蔡州,次年初亡金,特授武功郎、主管侍衛(wèi)馬軍行司公事,擢建康府都統(tǒng)制。后抗擊元兵,拜寧武軍節(jié)度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進封漢東郡侯兼京湖安撫制置使。病卒,謚忠襄。著有《警心易贊》?!?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4—? 【介紹】: 元德安府隨州人,寓湖州,字君復,號能靜。孟之縉子。以父蔭入仕。成宗元貞間累官平江路總管,歷太平、處州、徽州等路總管,以常州路總管致仕。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能靜,漢東人。以蔭入仕皇慶中歷處州路總管
孟夢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3—1356 【介紹】: 元臺州黃巖人,字長文,號森碧。師楊玨、陳天湍。講經(jīng)精切,務(wù)見行事。以薦署本郡學錄。順帝至正中,授登仕郎、常州路宜興州判官,未赴而卒。私謚康靖先生。有《性理本旨》、《四書辨疑》和《筆海雜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