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2
典故
27
詞典
1
分類詞匯
31
其它
53
共112,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孟叟
尼軻
鄒魯
心性
性善
無父
告子
孟母
孟荀
孟韓
臧倉
徙宅
鄒孟
匹雛
梁惠王
《漢語大詞典》:
孟叟
對 孟子 的尊稱。
《
孟子·梁惠王上
》
:“ 孟子 見 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趙岐 注:“叟,長老之稱也,猶父也。 孟子 去齊,老而之 魏 ,故王尊禮之?!?晉
葛洪
《
抱樸子·守塉
》
:“夫守微言於將墜者, 周 孔 之遐武也;情孳孳以為利者, 孟叟 之罪人也。”
分類:
孟子
尊稱
《漢語大詞典》:
尼軻(尼軻)
孔子 與 孟子 的并稱。 孔子 字 仲尼 , 孟子 名 軻 。 唐
馬總
《
意林
》
卷三引 崔元始
《正論》
:“世主莫不愿得 尼 軻 以輔佐,及得之,未必珍也?!?/div>
分類:
孔子
孟子
仲尼
《國語辭典》:
鄒魯(鄒魯)
拼音:
zōu lǔ
1.孔子為魯人,孟子為鄒人,故稱文教鼎盛的地方為「鄒魯」?!肚f子。天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固?。
孟浩然
〈
書懷貽京邑同好
〉詩:「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fēng)?!?br />2.人名。(西元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清末留學(xué)日本,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歷任中山大學(xué)校長、國民政府委員、總統(tǒng)府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著有《廿九國游記》、《中國國民黨史稿》、《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鄒魯文存》等。
分類:
孟子
魯國
故鄉(xiāng)
孔子
文化
昌盛
《國語辭典》:
心性
拼音:
xīn xìng
本心、性情。《西游記》第二三回:「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還看當(dāng)日菩薩之念,救他隨我們?nèi)チT?!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鳳姐冷眼敁敠岫煙的心性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溫厚可疼的人?!?/div>
分類:
心性
性情
中國
性格
古典
哲學(xué)
范疇
孟子
《國語辭典》:
理學(xué)(理學(xué))
拼音:
lǐ xué
性理之學(xué)。宋儒釋經(jīng),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xué)、道教相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學(xué)派。理學(xué)衰于元,而復(fù)興于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xué)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談。也稱為「道學(xué)」、「性理學(xué)」、「宋學(xué)」。
分類:
理學(xué)
教學(xué)
理科
儒家
舊稱
周敦頤
邵雍
張載
程顥
《漢語大詞典》:
性善
戰(zhàn)國 時 孟子 的觀點之一。認(rèn)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
《
孟子·告子上
》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span id="84rjryv" class="book">《
孟子·滕文公上
》:“ 孟子 道性善,言必稱 堯 舜 。”參見“ 性惡 ”。
分類:
孟子
觀點
為人
人生
善良
《漢語大詞典》:
性惡(性惡)
戰(zhàn)國 時 荀子 的觀點之一。認(rèn)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必須以禮義刑罰治之,才能使之改惡從善。與 孟子 的性善論相對立,也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
《
荀子·性惡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眳⒁姟?性善 ”。
分類:
荀子
觀點
為人
人性
《漢語大詞典》:
無父(無父)
(1).指死去父親。
《
孟子·梁惠王下
》
:“幼而無父曰孤。”
《
呂氏春秋·勸學(xué)
》
:“夫無父而無師者,餘若夫何哉!”
(2).指 孟子 斥 墨子 倡兼愛,視己父與他人之父無別的說法。
《孟子·滕文公下》
:“ 楊氏 為我,是無君也; 墨氏 兼愛,是無父也?!?明
康海
《中山狼》
第一折:“自家 墨 者 東郭先生 是也……大都道俺是無父的,卻不知俺物我混同,這纔是個兼愛的道理。”參見“ 無父無君 ”。
分類:
無父
孟子
父親
墨子
兼愛
他人
無別
《漢語大詞典》:
無父無君(無父無君)
孟軻 斥責(zé) 墨翟 、 楊朱 之語。后以譏刺無倫常者。
《孟子·滕文公下》
:“ 楊氏 為我,是無君也; 墨氏 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宋
朱熹
《答汪尚書書》
:“是以 孟子 推言其禍,以為無父無君,而陷於禽獸,辭而闢之,不少假借?!?冰心
《斯人獨憔悴》
二:“ 化卿 便上下打量了 穎石 一番,冷笑說:‘率性連白鞋白帽,都穿戴起來,這便是無父無君的證據(jù)了?!?/div>
分類:
孟軻
斥責(zé)
墨翟
楊朱
譏刺
倫常
《國語辭典》:
告子
拼音:
gào zǐ
1.人名。戰(zhàn)國時代,約與孟子同時的學(xué)者,兼治儒墨之學(xué),主張人之性是無善無不善的,當(dāng)時自成一家之言。
2.《
孟子
》一書中的篇名。篇中極言心性,以矯世厲俗。因首章記告子與孟子辨性之說,故以〈告子〉為篇名。
分類:
人名
孟子
戰(zhàn)國時代
一書
同時
中極
言心
學(xué)者
心性
《國語辭典》:
孟母
拼音:
mèng mǔ
孟子的母親。仉姓。曾經(jīng)三次遷移其居,以激勵孟子勤奮學(xué)習(xí)。后世奉為賢母的典范。
分類:
孟母
孟子
母親
三次
遷移
選擇
《國語辭典》:
孟荀
拼音:
mèng xún
孟子與荀子的合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諸子》:「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辭雅?!?/div>
分類:
孟子
荀子
分別
儒家
兩大
大學(xué)
學(xué)派
《漢語大詞典》:
孟韓(孟韓)
孟子 與 韓愈 的并稱。 宋
蘇洵
《上田樞密書》
:“ 孟 韓 之溫醇, 遷 固 之雄剛, 孫 吳 之簡切,投之所嚮,無不如意?!?元
楊奐
《謁廟》
詩:“會見春風(fēng)入杏壇,奎文閣上獨馮闌。淵源自古尊 洙 泗 ,祖述何人似 孟 韓 !”
分類:
孟子
韓愈
《漢語大詞典》:
臧倉(臧倉)
戰(zhàn)國 時 魯平公 將見 孟子 ,為其寵臣 臧倉 所阻。見
《
孟子·梁惠王下
》
。后因以 臧倉 指進(jìn)讒害賢的小人。 晉 葛洪
《
抱樸子·名實
》
:“故 子西 逐大圣之 仲尼 , 臧倉 毀命世之 孟軻 ?!?span id="ymdg4qn" class="book">《
儒林外史
》第三五回:“ 莊徵君 到了下處,除下頭巾,見里面有一個蝎子。 莊徵君 笑道:‘ 臧倉 小人,原來就是此物!看來我道不行了!’”
分類:
孟子
寵臣
《漢語大詞典》:
徙宅
傳說 孟子 之母曾三遷其宅,使其子有良好的環(huán)境。 漢
王充
《
論衡·率性
》
:“由此言之,迫近君子,而仁義之道數(shù)加于身, 孟 母之徙宅,蓋得其驗?!焙笠蛞浴搬阏睘槟附痰耐ǚQ。 唐
白居易
《與嚴(yán)礪詔》
:“秩貴冬官,以表過庭之訓(xùn);封榮石窌,用旌徙宅之賢。雖示新恩,允符舊典?!眳⒁姟?三遷 ”。
分類:
孟子
子有
良好
環(huán)境
《國語辭典》:
三遷(三遷)
拼音:
sān qiān
1.多次的遷徙。清。
黃遵憲
〈
潮州行
〉:「一夕輒三遷,蹤跡無定所?!?br />2.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遷居的故事。參見「孟母擇鄰」條。后以此贊頌?zāi)赣H的教養(yǎng)。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挽詞
:「義并三遷峻,書成百卷長?!?br />3.官職的變更?!妒酚洝>硭囊?。越王句踐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后世?!埂赌鲜贰>矶?。到彥之傳》:「上又?jǐn)?shù)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div>
分類:
三次
遷徙
升遷
孟軻
幼年
年時
鄰里
環(huán)境
不好
孟母
《漢語大詞典》:
鄒孟(鄒孟)
孟子 為 鄒 人,故稱。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
:“瞎?jié)h總?cè)环阜ǎ詢簠s會藏親, 齊東 野語古來聞, 鄒孟 揣摩 虞舜 ?!?清
皮錫瑞
《
經(jīng)學(xué)歷史
》
二:“雖
《魏史》
出 安釐 之世, 蒙恬 見未焚之書,而義異常經(jīng),説難憑信。此其授受,本別參商;惜乎辭闢,未經(jīng) 鄒孟 ?!?/div>
分類:
孟子
《漢語大詞典》:
匹雛(匹雛)
小雞。
《
孟子·告子下
》
:“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趙岐 注:“人言我力不能勝一小雛,則謂之無力人?!?阮元 校勘記引 孫奭 孟子音義:“匹, 丁 ( 丁公著 )作疋……音節(jié)蓋與疋字相似,后人傳寫誤耳。” 梁啟超
《知恥學(xué)會敘》
:“兵惟無恥,故老弱羸病,茍且充額,力不能勝匹雛耳。”一說,幼鴨。 宋
朱熹
《
四書章句集注
》
:“‘匹’字本作‘鴄’,鴨也。從省作匹。
《
禮記
》
説‘匹’為鶩是也?!庇?span id="l3hqosm" class="book">《答汪尚書》:“是猶先察秋毫,而后睹山岳;先舉萬石,而后勝匹雛。”一說,一只雞?!ァ癁榱吭~。見 楊伯峻
《孟子譯注》
。
分類:
小雞
孟子
阮元
???/a>
子音
音義
《國語辭典》:
梁惠王
拼音:
liáng huì wáng
1.帝號。(西元前400~前319)姓畢名瑩,即戰(zhàn)國魏惠王。魏武侯子,繼位為侯。遷都大梁,僭稱梁王。曾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孟子說以仁義之道,但未受重用。謚號惠。
2.《
孟子
》篇名。因首章記孟子以仁義之道說梁惠王,故以為篇名。
分類:
帝號
孟子
篇名
首章
仁義
道說
公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