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匹雛(匹雛)
小雞。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趙岐 注:“人言我力不能勝一小雛,則謂之無力人。” 阮元 ??庇浺?孫奭 孟子音義:“匹, 丁 ( 丁公著 )作疋……音節(jié)蓋與疋字相似,后人傳寫誤耳?!?梁啟超 《知恥學會敘》:“兵惟無恥,故老弱羸病,茍且充額,力不能勝匹雛耳?!币徽f,幼鴨。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匹’字本作‘鴄’,鴨也。從省作匹。禮記説‘匹’為鶩是也?!庇?span id="6dfcqhp" class="book">《答汪尚書》:“是猶先察秋毫,而后睹山岳;先舉萬石,而后勝匹雛。”一說,一只雞?!ァ癁榱吭~。見 楊伯峻 《孟子譯注》。
《國語辭典》:梁惠王  拼音:liáng huì wáng
1.帝號。(西元前400~前319)姓畢名瑩,即戰(zhàn)國魏惠王。魏武侯子,繼位為侯。遷都大梁,僭稱梁王。曾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孟子說以仁義之道,但未受重用。謚號惠。
2.《孟子》篇名。因首章記孟子以仁義之道說梁惠王,故以為篇名。
《國語辭典》:盆成括  拼音:pén chéng guā
人名。名括,復姓盆成,戰(zhàn)國時人。孟子聽說盆成括到齊國作官,認為他雖小有才能,卻不知修身立德的道理,所以是自尋死路。后來果然被殺。見《孟子。盡心下》。也作「盤成括」。
《漢語大詞典》:孟樂(孟樂)
孟子 所說的人生三件樂事。孟子·盡心上:“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宋 邵雍 《答人放言》詩:“已全 孟 樂君無限,未識 蘧 非我有餘?!?/div>
《漢語大詞典》:三徙教
指 孟 母為教育 孟子 而三遷之事。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參見“ 三遷 ”。
分類:教育孟子
《國語辭典》:三遷(三遷)  拼音:sān qiān
1.多次的遷徙。清。黃遵憲潮州行〉:「一夕輒三遷,蹤跡無定所。」
2.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遷居的故事。參見「孟母擇鄰」條。后以此贊頌母親的教養(yǎng)。宋。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挽詞:「義并三遷峻,書成百卷長。」
3.官職的變更?!妒酚?。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后世。」《南史。卷二五。到彥之傳》:「上又數(shù)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div>
《漢語大詞典》:軻機(軻機)
指 孟子 母親的織機。語本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孟母 以刀斷其織,教育 孟子 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明 李東陽 《和蕭封君鳳儀遺詩四十韻》:“ 軻 機忍復斷, 路 米誰為擔。”
《國語辭典》:孟母擇鄰(孟母擇鄰)  拼音:mèng mǔ zé lín
孟子的母親為激勵孟子勤奮好學,曾為選擇環(huán)境而搬家三次,終于把孟子培養(yǎng)成一代大儒。后遂以此形容家長為教育子女,選擇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所花的苦心。也作「孟母三遷」、「孟母三徙」。
《國語辭典》:孟母斷織(孟母斷織)  拼音:mèng mǔ duàn zhī
孟子母親用刀切斷正在織的布,來告誡孟子為學不可中途而輟的故事。見漢。劉向《列女傳。母儀》。也作「孟母斷機」。
《國語辭典》:公孫丑(公孫丑)  拼音:gōng sūn chǒu
人名。戰(zhàn)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孟子弟子。曾向孟子請問管仲、晏嬰的功業(yè)。
《國語辭典》:性善說(性善說)  拼音:xìng shàn shuō
孟子的人性學說主張。認為人初生之始,本性即為善。
《國語辭典》:滕文公  拼音:téng wén gōng
戰(zhàn)國時滕國的賢君,名宏。曾多次向孟子請教。
《國語辭典》:齊東野語(齊東野語)  拼音:qí dōng yě yǔ
1.齊國東部地區(qū)鄉(xiāng)野鄙俗之語,孟子認為此地的傳言多屬不實。語本《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贡扔鳑]有憑證,荒誕不經(jīng),不足采信的言論。明。孫仁儒《東郭記》第六出:「與君一話真成幸,抵多少丸僚斲郢,這的是齊東野語索分明?!?br />2.書名。宋周密撰,二十卷??甲C古義,甚為典核,所記多南宋舊事,可補史傳之闕失。
分類:孟子弟子
《漢語大詞典》:十七弟子
指 孟子 的弟子 公孫丑 、 孟仲子 、 公都子 、 陳臻 、 高子 、 徐辟 、 樂正子 、 咸丘蒙 、 孟季子 、 陳代 、 彭更 、 萬章 、 屋廬子 、 告子 、 桃應 、 充虞 、 周霄 十七人。參閱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
《國語辭典》:孔孟之道  拼音:kǒng mèng zhī dào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為中國思想主流。《三國演義》第六○回:「松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骨?。朱彝尊〈鄒縣重修亞圣孟子廟碑〉:「諭趙晉曰:『孔孟之道,卿幼學壯履?!弧?/div>
《漢語大詞典》:盡心知性(盡心知性)
孟子 提倡的內(nèi)省修行方法。謂充分發(fā)揮心中的良知良能,認識人性,不違“天命”。語出《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宋 陸游 《謝曾侍郎啟》:“茲蓋伏遇某官盡心知性,惟道集虛,氣塞天地之間,辭編之策?!?宋 陳亮 《送吳允成運干序》:“為士者恥言文章行義而曰‘盡心知性’;居官者恥言政事書判而曰‘學道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