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4分類詞匯 14
《國語辭典》:宜春  拼音:yí chūn
1.適應(yīng)春天、適合春天。宋。歐陽修 江神子。碧闌干外小中亭詞:「每到花時(shí),長(zhǎng)是不宜春?!?br />2.秦漢時(shí)的宜春宮?!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西至黃山,南獵長(zhǎng)楊,東游宜春。」《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下棠梨,息宜春。」
《漢語大詞典》:宜春宮
秦 離宮名。三輔黃圖·甘泉宮:“ 宜春宮 ,本 秦 之離宮,在 長(zhǎng)安 城東南 杜縣 東,近 下杜 ?!眳⒁姟?宜春苑 ”。
分類:離宮宮名
《漢語大詞典》:宜春院
唐 長(zhǎng)安 宮內(nèi)官妓居住的院名。 開元 二年置,在京城東面東宮內(nèi), 東京 ( 洛陽 )也有 宜春院 , 寶應(yīng) 元年毀于兵火。 唐 崔令欽 教坊記:“妓女入 宜春院 ,謂之內(nèi)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皇帝)前頭也?!?唐 崔令欽 教坊記:“樓下戲出隊(duì), 宜春院 人少,即以 云韶 添之。 云韶 謂之宮人,蓋賤隸也?!眳㈤?宋 程大昌 雍錄卷三。
《國語辭典》:白板  拼音:bái bǎn
1.麻將牌中牌面僅畫一方形框,而無其他色彩或圖案者,稱為「白板」。也稱為「白皮」。
2.一種藥劑。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商品名是「諾米那克斯」。藥效力強(qiáng),毒性低,易成癮性,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青少年或有濫服,以代替取得不易的麻醉品。若服量過度將導(dǎo)致呼吸困難、發(fā)冷、休克甚至死亡。
3.一種黑板。以白色顏料制成,用奇異筆代替粉筆書寫。也稱為「非黑板」。
《漢語大詞典》:青李
(1).李子的一種。 晉 王羲之 《來禽帖》:“青李、來禽、櫻桃、日給藤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宋 蘇軾 《次荊公韻》之一:“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 逸少 手親栽?!?元 虞集 《題康里子山尚書凝春小隱六韻》:“人間應(yīng)得函封帖,青李來禽繞舍栽?!眳㈤?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一·李。
(2).法帖名。 晉 王羲之 所書。以首句有“青李”字樣得名。 宋 蘇軾 《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詩之一:“三館曝書防蠹?xì)В靡?span id="fvrxxrd" class="book">《來禽》與《青李》。”
《國語辭典》:刺字  拼音:cì zì
古時(shí)在罪犯的肌膚上刺字后染墨。依罪刑輕重的不同,分為刺臂與刺面二種。
《漢語大詞典》:儀方(儀方)
古時(shí)端午節(jié)倒貼于柱上以避蛇蟲的字樣。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jié)……或採百草以製藥品,覓蝦蟇以取蟾酥,書‘儀方’二字倒貼於楹,以辟蛇虺?!?/div>
《國語辭典》:落款  拼音:luò kuǎn
在書畫上題署姓名、字號(hào)、書寫年月、詩句跋語等,皆稱為「落款」?!毒┍就ㄋ仔≌f。拗相公》:「荊公默誦此詩一遍,問香火道人:『此詩何人所作?沒有落款?!弧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欢兀骸溉巳鹂戳耍f道:『好詩!好詩!為甚不落款呢?』」
《漢語大詞典》:字舞
運(yùn)用隊(duì)形變化,組成各種字樣的舞蹈。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舞工:“舞者,樂之容也……古之能者不可勝記,即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唐 王建 《宮詞》之十七:“每遍舞時(shí)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dāng)中?!?宋 顧文薦 《負(fù)暄雜錄·傀儡子》:“字舞者,以身亞地布成字也。今慶壽錫燕,排場(chǎng)作‘天下太平’字者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書諾(書諾)
在文牘上簽署表示同意的字樣。周書·令狐整傳:“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當(dāng)委以庶務(wù),書諾而已?!?/div>
《國語辭典》:上款  拼音:shàng kuǎn
贈(zèng)人物品或?yàn)槿藢懽肿鳟嫊r(shí),在物品、書畫上端所題寫的受物者的名稱、事由等字樣。
《漢語大詞典》:宜春髻
舊時(shí)春日婦女所梳的髻。因?qū)ⅰ耙舜骸弊謽淤N在彩勝上,故名。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mèng)》:“[旦]:曉來望斷 梅關(guān) ,宿妝殘。[貼]:你側(cè)著宜春髻子恰憑闌?!?清 納蘭性德 《東風(fēng)齊著力》詞:“最是燒燈時(shí)候,宜春髻,酒暖葡萄?!?/div>
《漢語大詞典》:印樣(印樣)
印出的字樣。 宋 王明清 《揮麈前錄》卷三:“ 多睦子 家丞印。 多睦 郡名既亡,子之家丞秩甚卑,然篆文印樣,皆出諸印右?!?/div>
分類:字樣
《國語辭典》:影格  拼音:yǐng gé
書法用語。兒童初習(xí)書法時(shí),把寫成的范本字鋪在紙下描寫,此范本字稱為「影格」。
《國語辭典》:雙鉤廓填(雙鉤廓填)  拼音:shuāng gōu kuò tián
一種書法的摹寫方法。在范本上以雙鉤描出字樣的框廓后,再用墨逐筆填寫廓內(nèi)筆畫。
《漢語大詞典》:鐸針(鐸針)
明 代官帽上的裝飾品。用金銀珠玉等制成各種表示吉祥的字樣或花飾。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佩服紀(jì)略:“鐸針,金銀、珠翠、珊瑚皆可為之。年節(jié)則大吉胡蘆、萬年吉慶,元宵則燈籠……單一枚有錞,居官帽中央者是也。” 明 蔣之翹 《天啟宮詞》:“鐸針新樣團(tuán)雙鳳,吉字口銜青亞姑?!弊宰ⅲ骸拌I針以金銀、珠寳鑲成,近侍釘居帽中。其名有大吉葫蘆、萬年吉慶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