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指婚  拼音:zhǐ hūn
清制,皇族子女的婚姻,由皇帝指定,稱為「指婚」。
《國語辭典》:圓墳(圓墳)  拼音:yuán fén
于出喪后的第三日,復至埋葬處省視,俗稱為「圓墳」?!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肝宜愎媚锸嵌巳諠M服,恰好就是這天安葬。這個月小建,索性等過了十月初一圓墳。」
《國語辭典》:玉葉金枝(玉葉金枝)  拼音:yù yè jīn zhī
比喻皇親國戚或出身高貴的人。參見「金枝玉葉」條。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使不著國戚皇親,玉葉金枝,便是他龍孫帝子,打殺人要吃官司?!埂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肛毶莻€出家異教之人,怎敢與玉葉金枝為偶!」
《國語辭典》:易子而食  拼音:yì zǐ ér shí
交換小孩煮食充饑。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剐稳萏鞛娜说湑r,極饑餓的慘況?!妒酚洝>砣?。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如何?』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弧?/div>
《國語辭典》:至親骨肉(至親骨肉)  拼音:zhì qīn gǔ ròu
關系最密切的親人,通常是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斗馍裱萘x》第五六回:「依臣愚見,必用至親骨肉之臣征伐,庶無二者之虞。」
《漢語大詞典》:帑僇
謂刑戮連及子女。史記·夏本紀:“用命,賞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則帑僇女?!?裴駰 集解引 孔安國 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恥累之?!?span id="wuz6ksz" class="book">《史記·殷本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div>
《國語辭典》:私生子  拼音:sī shēng zǐ
非婚姻關系所生的子女。《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私生子,父為中國人,經(jīng)其父認領者;私生子,母為中國人,父不愿認領,經(jīng)其母認領者。如有此等情事之一,均作為入籍。」也稱為「私孩子」。
《國語辭典》:壓良為賤(壓良為賤)  拼音:yā liáng wéi jiàn
買賣良家子女為奴婢?!顿Y治通鑒。卷二八三。后晉紀四。齊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吳,禁壓良為賤,令買奴婢者通官作券?!?/div>
《國語辭典》:一男半女  拼音:yī nán bàn nǚ
一個子女。形容子女稀少?!毒┍就ㄋ仔≌f。志誠張主管》:「員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香火?!埂肚迤缴教迷挶尽;艮I蓮花成佛記》:「夫妻二人,無一男半女。」
《國語辭典》:爺兒倆(爺兒倆)  拼音:yé ér liǎng
男性尊長與幼輩的合稱。表示親切、親近。如父親與子女,伯、叔父與侄兒、侄女,祖父與孫子、孫女等。
《國語辭典》:養(yǎng)生送死(養(yǎng)生送死)  拼音:yàng shēng sòng sǐ
語本《孟子。離婁下》:「養(yǎng)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怪缸优畬Ω改干暗姆铕B(yǎng)和死后的殯葬?!抖Y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挂沧鳌葛B(yǎng)老送終」、「養(yǎng)生送終」。
《漢語大詞典》:養(yǎng)兒防老(養(yǎng)兒防老)
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亦泛指養(yǎng)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傳》:“養(yǎng)兒防老從來有,積穀防飢自古聞?!?林斤瀾 《春雷》:“好吧,偏心眼就偏心眼吧。養(yǎng)兒防老,閨女早晚是人家的人?!?洪深 《女人女人》第一幕:“‘積谷防饑,養(yǎng)兒防老’,有了孩子,一個人到老才有依靠?!?span id="bprngdf" class="book">《光明日報》1992.5.27:“‘多子多福’、‘養(yǎng)兒防老’等妨礙計劃生育的傳統(tǒng)觀念,遇到一個新的挑戰(zhàn)者--計劃生育保險?!眳⒁姟?養(yǎng)兒防老,積穀防飢 ”。
《漢語大詞典》:幺豚暮鷚(幺豚暮鷚)
亦作“么豚暮鷚”。 喻晚年所生子女。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一:“ 沈永之 與余同榜。五十年, 官云南 驛鹽道,乞病歸,途中信來,道生一女,適余生 阿遲 。念二人俱是么豚暮鷚,遂相訂為婚?!?/div>
《國語辭典》:賢妻良母(賢妻良母)  拼音:xián qī liáng mǔ
通情達理,能克盡妻職與母職的女子。如:「她盡心盡力地照顧家庭,是典型的賢妻良母?!?/div>
《國語辭典》:向平之愿(向平之願)  拼音:xiàng píng zhī yuàn
東漢人向長,字子平,在子女嫁娶事完成后即不再過問家事,與好友云游五岳名山。典出《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向長傳》。后以向平之愿指兒女婚嫁的事。《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申屠虔正要了卻向平之愿,自去效司馬遨游,為此一憑兒子做主,毫不阻當?!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六回:「如今兒子已經(jīng)長大,擬于秋間,為之完姻,以了向平之愿?!?/div>
《漢語大詞典》:向平
東漢 高士 向長 字 子平 ,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游五岳名山,后不知所終。見后漢書·逸民傳·向長。后以“向平”為子女嫁娶既畢者之典。 唐 白居易 《閑吟贈親家翁》:“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 向平 身?!?明 何景明 《東昌公哀詞》之三:“ 向平 婚未畢, 卓 宰宦初成。”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韻》:“《三都》豈必煩 玄晏 ,五岳無心待 向平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