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婚嫁畢
  
向平婚嫁
  
了婚嫁
 
婚嫁了
 
婚嫁累
   
兒婚女嫁
 
畢婚姻
 
尚平婚嫁畢
 
嫁娶畢
 
昏嫁了
 
女嫁兒婚
 
子平婚嫁
 
婚娶未畢
 
未終婚嫁
 
向平事了
 
向平約
 
一婚倘畢
 
追尚子
  
子平嫁娶
 
子平窺破
 
昏嫁向平
 
門容向子過
  
尚平加累
 
十年婚嫁愿
 
向平多累

相關(guān)人物
向長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向長〉~2758~
向長字子平,河內(nèi)朝歌人也。隱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連年乃至,欲薦之于莽,固辭乃止。潛隱于家。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唐·李賢注引《高士傳》:「『向』字作『尚』?!?/span>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畢娶類尚子,薄游似邴生?!固?#183;李賢注:「嵇康《高士傳》曰:尚長,字子平,河內(nèi)人。隱避不仕,為子嫁娶畢,敕家事斷之,勿復(fù)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矣?!?/span>

簡釋

子平嫁娶:指兒女婚嫁。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貧中畢,元亮田園醉里歸?!?/p>


例句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yuǎn)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

伏枕嗟公干,歸山羨子平。 孟浩然 李氏園林臥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經(jīng)七里灘

陶公自放歸,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隱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誰與論。 岑參 緱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勝愜只自知,佳趣為誰濃。 岑參 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覓仙兄。 張仲方 贈毛仙翁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瓜時

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閣二首

龐公竟獨往,尚子終罕遇。 杜甫

欲追綿上隱,況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

待學(xué)尚平婚稼畢,渚煙溪月共忘機。 權(quán)德輿 田家即事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王維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時返,仲叔長游遂不來。 王績 北山

況無婚嫁累,應(yīng)拍尚平肩。 王轂 贈蒼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長生

萬重云樹下,數(shù)畝子平居。 錢起 東溪杜野人致酒

畢娶愿已果,養(yǎng)恬志寧違。 錢起 酬陶六辭秩歸舊居見柬

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 韓愈 縣齋有懷(陽山縣齋作。時貞元二十一年順宗新即位)

《國語辭典》:婚嫁  拼音:hūn jià
嫁娶之事。唐。杜荀鶴 題田家翁詩:「田翁真快活,婚嫁不離村。」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四。皇后出乘輿》:「士庶家與貴家婚嫁,亦乘檐子?!?/div>
分類:婚嫁嫁娶
《漢語大詞典》:畢婚嫁(畢婚嫁)
猶畢娶。辦完子女婚事。謂了卻俗務(wù),心無牽掛。 唐 元結(jié) 《招陶別駕家陽華作》詩:“無或畢婚嫁,竟為俗務(wù)牽。”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官租日輸納,村酒時邀迓;閒愛老農(nóng)愚,歸弄小女姹。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眳⒁姟?畢娶 ”。
《漢語大詞典》:畢娶(畢娶)
據(jù)后漢書·逸民傳·向長載: 向長 ( 嵇康 高士傳作“ 尚長 ”)隱居不仕,“男女娶嫁既畢,勑斷家事勿相關(guān)”,于是與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后遂以“畢娶”為辦完子女婚事,避世優(yōu)游的典故。《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呂延濟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畢,勑斷家事,勿復(fù)相關(guān)。 邴曼容 養(yǎng)志自脩,薄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閣》詩之二:“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div>
《國語辭典》:論及婚嫁(論及婚嫁)  拼音:lùn jí hūn jià
男女雙方交往,到達(dá)談?wù)摶槭碌碾A段。如:「他們交往多年,已經(jīng)論及婚嫁?!?/div>
《漢語大詞典》:昏嫁
猶婚嫁。男女嫁娶之事。
《國語辭典》:及時(及時)  拼音:jí shí
1.得時,合時。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一:「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兵加曹操,豈曰無名?公正當(dāng)及時早定大業(yè)。」
2.立刻、馬上?!段倪x。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br />3.正趕上需要、正趕上時機。如:「幸好救難人員及時趕到,受困的登山客終于得救。」
《國語辭典》:不將(不將)  拼音:bù jiāng
1.不送?!肚f子。應(yīng)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
2.陰陽家指稱諸事皆宜的吉日?!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戈惡透x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div>
《國語辭典》:行禮(行禮)  拼音:xíng lǐ
1.以鞠躬、作揖等方式表達(dá)敬意?!抖Y記。曲禮下》:「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雖眾人要行禮,也不曾受?!?br />2.舉行某種儀式。《初刻拍案驚奇》卷五:「與他家往來得熟,其日因為他家成婚行禮,也來看看耍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一日就請老先生到來祠中齋戒一宿,以便行禮。」
《漢語大詞典》:向平
東漢 高士 向長 字 子平 ,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游五岳名山,后不知所終。見后漢書·逸民傳·向長。后以“向平”為子女嫁娶既畢者之典。 唐 白居易 《閑吟贈親家翁》:“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 向平 身?!?明 何景明 《東昌公哀詞》之三:“ 向平 婚未畢, 卓 宰宦初成。”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韻》:“《三都》豈必?zé)?玄晏 ,五岳無心待 向平 ?!?/div>
《國語辭典》:親情(親情)  拼音:qīn qíng
家人或親屬之間的情感?!度龂萘x》第五六回:「今既兩家結(jié)親,當(dāng)看親情面上,早早交付?!埂段饔斡洝返谒囊换兀骸覆灰琢嗣嫫?,失了親情,恐你令尊知道?!?/div>
《國語辭典》:桃夭  拼音:táo yāo
《詩經(jīng)。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够蛞嘀纲R嫁女之詩。首章二句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div>
《國語辭典》:洗頭(洗頭)  拼音:xǐ tóu
1.清洗頭發(fā)并加吹整。如:「她每星期上美容院洗頭兩次,以維持漂亮的發(fā)型。」
2.古代指新婚夫婦到女家拜門后,女家備禮送新婦回夫家。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其兩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門禮,……自后迎女回家,以冠花、段匹、合食之類,送歸婿家,謂之洗頭?!?/div>
《漢語大詞典》:走送
浙 東舊俗?;榧奕?,女家送親人將新娘送至男家門前即返回,謂之“走送”。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其家委親戚接待女氏親家,及親送客會湯次拂備酒四盞款待。若論 浙 東,以親送客急三杯或五盞而回,名曰‘走送’。”
《漢語大詞典》:選日(選日)
選定日子。舊時迷信,凡婚嫁、安葬、出行等都要選個吉利日子。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三折:“老相公不必遲慢,便結(jié)綵樓,選日成親?!?span id="sqx6tfn"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四回:“ 王婆 道:‘若得娘子肯與老身做時,娘子是一點福星,何用選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柳生:“及至 江西 ,值大寇叛亂,三年不得歸。后稍平,選日遵路?!?/div>
《漢語大詞典》:吉事
吉祥之事。古指祭祀、冠禮、婚嫁等。《易·繫辭下》:“吉事有祥。”禮記·曲禮上:“喪事先遠(yuǎn)日,吉事先近日。” 鄭玄 注:“吉事,祭祀、冠、取之屬也?!?漢 賈誼 新書·容經(jīng):“吉事上左?!?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噫!活人見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動出魑魅魍魎為壽乎?”
《國語辭典》:女嫁男婚  拼音:nǚ jià nán hūn
男女嫁娶成家之事。如:「張小姐已經(jīng)和男友分手,從此女嫁男婚,互不相干。」也作「男婚女嫁」。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東漢向長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隱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學(xué)。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傳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稱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記》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與我推看五星?!?/div>
《國語辭典》:富不如貧(富不如貧)  拼音:fù bù rú pín
富有并不如貧窮為優(yōu)?!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向長傳》:「讀《》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東漢 尚長 。《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傳》:“ 尚長 ,字 子平 , 河內(nèi) 人。隱居不仕。為子嫁娶畢,勑家事斷之:勿復(fù)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東漢 尚長 。 尚長 字 子平 。為子嫁娶畢,即不復(fù)理家事。見 三國 魏 嵇康 《高士傳》。后用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實。 唐 許渾 《村舍》詩之一:“ 尚平 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閑一日安?!?明 張邦伊 《沉嘉則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詩:“知爾 尚平 家累淺,逢人勝事好相聞?!眳⒁姟?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東漢 尚長 。《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傳》:“ 尚長 ,字 子平 , 河內(nèi) 人。隱居不仕。為子嫁娶畢,勑家事斷之:勿復(fù)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畢娶(畢娶)
據(jù)后漢書·逸民傳·向長載: 向長 ( 嵇康 高士傳作“ 尚長 ”)隱居不仕,“男女娶嫁既畢,勑斷家事勿相關(guān)”,于是與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后遂以“畢娶”為辦完子女婚事,避世優(yōu)游的典故。《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呂延濟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畢,勑斷家事,勿復(fù)相關(guān)。 邴曼容 養(yǎng)志自脩,薄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閣》詩之二:“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