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蹈厲(蹈厲)
形容舞時(shí)動作的威武。后比喻奮發(fā)有為,意氣昂揚(yáng)。禮記·樂記:“發(fā)揚(yáng)蹈厲之已蚤,何也?” 孔穎達(dá) 疏:“初舞之時(shí),手足發(fā)揚(yáng),蹈地而猛厲?!?span id="r5evnvd" class="book">《史記·樂書》引此文, 張守節(jié) 正義:“蹈,頓足蹋地。厲,顏色勃然如戰(zhàn)色也?!?宋 曾鞏 《祭宋龍圖文》:“蚤蹈厲於儒官,晚委蛇於從臣。” 鄒韜奮 《抗戰(zhàn)以來》二一:“不但整千整百的男青年奮發(fā)蹈厲地參加抗戰(zhàn)工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奮發(fā)蹈厲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線,不讓男同胞專美?!?/div>
《國語辭典》:雄威  拼音:xióng wēi
雄壯威武。如:「空軍健兒展雄威,一舉擊落敵機(jī)數(shù)十架?!?/div>
《漢語大詞典》:赫斯
(1).語出《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鄭玄 箋:“赫,怒意?!彼梗Z助。后因以“赫斯”指帝王盛怒貌。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誅?!?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帝赫斯怒,秣馬訓(xùn)兵。”
(2).引申指帝王威武奮發(fā)貌。《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 光武 西伐,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吳 蜀 ,皆所以奮揚(yáng)赫斯,震耀威武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8849' target='_blank'>《晉書·樂志下》:“我皇赫斯,致天誅?!?span id="sgdl5q1" class="book">《舊唐書·憲宗紀(jì)贊》:“ 貞元 失馭,羣盜箕踞。 章武 赫斯,削平嘯聚?!?/div>
《漢語大詞典》:龍騎(龍騎)
(1).指天子的坐騎。 南朝 梁簡文帝 《侍游新亭應(yīng)令》詩:“鳳管留虛谷,龍騎藉春荄?!?南朝 梁 丘遲 《侍宴樂游苑送張徐州應(yīng)詔詩》:“輕荑承玉輦,細(xì)草藉龍騎?!苯柚富实?。 唐 宋之問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青門路接 鳳凰臺 ,素 滻 宸游龍騎來?!?br />(2).威武勇猛的騎兵。
(3).龍拉的車騎,仙車。 唐 李白 《草創(chuàng)大還贈柳官迪》詩:“鸞車速風(fēng)電,龍騎無鞭策?!?/div>
《國語辭典》:威猛  拼音:wēi měng
威武勇猛?!度龂?。卷三六。蜀書。張飛傳》:「初,飛雄壯威猛,亞于關(guān)羽?!埂段拿餍∈贰返谒奈寤兀骸更S撫臺先稱贊俄羅斯武官形容如何魁偉,氣象如何威猛?!?/div>
《漢語大詞典》:威壯(威壯)
威武雄壯。 宋 蘇舜欽 《揚(yáng)子江觀風(fēng)浪》詩:“吁嗟至柔物,威壯不可干。若為神龍憑,氣勢非一端。”《天雨花》第十五回:“三軍吶喊添威壯,四邊弓矢亂如星?!?/div>
《國語辭典》:虎據(jù)(虎據(jù))  拼音:hǔ jù
雄壯威武的樣子。《文選。江淹。雜體詩。劉太尉》:「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jù)?!?/div>
分類:雄壯威武
《漢語大詞典》:威雄
威武雄壯。《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始皇 吞噬似長蛇,智力威雄實(shí)可夸?!?span id="spdvrjc"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八:“身上緊穿著一領(lǐng)青服,腰間暗懸著一把鋼刀,形狀帶些威雄?!?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種是英雄,他見別人死的死傷的傷,只有他健存,自己就覺得怎樣了不得,這么那么夸耀戰(zhàn)場上的威雄?!?/div>
分類:威武雄壯
《國語辭典》:虎勢(虎勢)  拼音:hǔ shì
1.情形、情況?!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寰呕兀骸敢凰扑麄兒衔矣惺莱鹨话悖薏坏貌慌c他們俱生的虎勢。」
2.形容強(qiáng)壯健碩。如:「運(yùn)動場上,選手們個(gè)個(gè)虎勢英姿,令人羨慕?!?/div>
《漢語大詞典》:雄棱(雄稜)
猶威武,威勢。舊唐書·宣宗紀(jì):“實(shí)樞衡妙算,將帥雄稜,副 玄元 不爭之文,絶 漢武 遠(yuǎn)征之悔?!?唐 劉禹錫 《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廳壁記》:“出揚(yáng)其威,入貯宜潔,舊處仄陋,黷其雄稜?!?前蜀 杜光庭 《賀天貞軍進(jìn)嘉禾表》:“況屬王師薄伐,誓眾弔民;雄稜已懾於彼方,禎異先呈於近境?!?/div>
分類:威武威勢
《漢語大詞典》:威謀(威謀)
威武而有計(jì)謀。 漢 揚(yáng)雄 《趙充國頌》:“料敵制勝,威謀靡亢?!?金 趙秉文 《祁忠毅公傳》:“上有 武元 文烈 英武之君,下有 宗翰 宗雄 威謀之臣?!?/div>
《漢語大詞典》:武志
威武之志。詩·周頌·桓序:“《桓》講武類禡也。《桓》,武志也?!?孔穎達(dá) 疏:“《桓》者,威武之志。言講武之時(shí),軍師皆武?!?唐 魏徵 《享太廟樂章·永和》:“用光武志,永固鴻基?!?唐 韓愈 《河南府同官記》:“武志既揚(yáng),文教亦熙?!?/div>
分類:威武
《國語辭典》:勇武  拼音:yǒng wǔ
勇猛威武。《南史。卷六一。蘭欽傳》:「欽有謀略,勇決善戰(zhàn),步行日二百里,勇武過人?!?/div>
《漢語大詞典》:揚(yáng)蕤(揚(yáng)蕤)
(1).謂彩帶飄舞。形容威武。 晉 左思 《吳都賦》:“攝烏號,佩干將。羽旄揚(yáng)蕤,雄戟耀芒?!?br />(2).顯揚(yáng)芳名。 南朝 梁 江淹 《傷友人賦》:“金雖重而見鑄,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盡兮,貴揚(yáng)蕤於后烈。” 唐 楊炯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三從按禮,無虧內(nèi)則之風(fēng);四德?lián)P蕤,載闡中閨之訓(xùn)?!?/div>
《漢語大詞典》:虎虎
(1).形容威武雄壯或精神、氣勢旺盛的樣子。 清 龔自珍 《懷我生之先箴》:“言滿朝野,氣虎虎矣?!?陶行知 《祭鄒韜奮先生文》:“凡是得到了你的精神的人,都虎虎的成了萬人敵?!?br />(2).象聲詞。形容聲音猛烈。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手掌大小的雪片,在空中飄飛著,北風(fēng)虎虎的在發(fā)威,把地上的一點(diǎn)一滴的水都凍結(jié)成冰塊。” 李廣田 《水的裁判》:“江水發(fā)出虎虎的吼鳴,沖激著兩邊的山,震撼著山上的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