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2分類詞匯 63
《國語辭典》:外姓  拼音:wài xìng
異姓。《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之舉也,內(nèi)姓選于親,外姓選于舊?!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缸谒么笫拢覀兺庑杖绾巫龅弥??」
《漢語大詞典》:沮渠
復(fù)姓。原為 匈奴 官名,后遂以為姓氏。 晉 有 沮渠蒙遜 。見晉書·沮渠蒙遜載記。
《漢語大詞典》:露筋祠
據(jù)《高郵州志》載, 唐 時有一女子,不詳其姓氏,或曰 鄭荷花 ,又曰 蕭氏 ,又曰 金節(jié)娥 。與嫂行郊外,日暮,嫂挽女投宿田舍,女不從,乃露坐草中。時秋蚊方殷,弱質(zhì)不勝,嗣旦,血竭露筋而死,后人因號 露筋女 ,為立祠以敬祀之。俗稱仙女廟。 明 袁宏道 《過露筋祠》詩:“鐵索界黃沙,石羊吹古道。下有 露筋祠 ,荒螭臥深草?!?清 吳嘉紀(jì) 《堤上行》之二:“舉頭不覺雙淚墮,隔河望見 露筋祠 ?!?/div>
《漢語大詞典》:上姓
(1).大姓,指望族的姓氏。新唐書·儒學(xué)傳中·柳沖:“故 江左 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則為右姓。”
(2).問人姓氏的敬詞,猶言貴姓。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請問:尊客上姓,仙鄉(xiāng)那里?”
《漢語大詞典》:諸姓(諸姓)
(1).眾子孫。 唐 李商隱 《安平公詩》:“ 陳留 阮 家諸姓秀,邐迤出拜何駢羅。” 馮浩 箋注:“ 鄭氏 註禮記,姓者子姓,謂眾孫也。此曰 阮 家諸子孫耳。”
(2).指古代少數(shù)民族各種姓。新唐書·回鶻傳下:“后 突厥 衰, 夷男 反攻 頡利 ,弱之,於是諸姓多叛 頡利 ,歸之者共推為主, 夷男 不敢當(dāng)?!?br />(3).別的姓氏。太平廣記卷二二引 唐 陳翰 《異聞集·僕僕先生》:“有姓 崔 者,亦云名 崔 ;有姓 杜 者,亦云名 杜 。其諸姓亦爾?!?/div>
《國語辭典》:姓系  拼音:xìng xì
姓氏宗族的源流系統(tǒng)。《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xué)列傳中。路敬淳》:「尤明姓系,自魏、晉以降,推本其來,皆有條序,著〈姓略〉、〈衣冠系錄〉等百馀篇?!?/div>
《漢語大詞典》:肉譜(肉譜)
指通曉姓氏族譜的人。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秦王 府倉曹 李守素 ,尤精譜學(xué),人號為肉譜?!?span id="x1pmzlo" class="book">《宋史·韓溥傳》:“ 溥 博學(xué),善持論,詳練臺閣故事,多知 唐 朝氏族……號為肉譜?!?元 柳貫 《今體詩六十韻贈餞正傅之官池陽》:“雞窠對翁穉,肉譜繫仍昆。”
《漢語大詞典》:門氏(門氏)
舊時女子出嫁后,常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稱某門某氏。一般門指夫姓,氏指父姓。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這左一位的字是我父親的官銜;右一位的字是我母親的門氏。”
《國語辭典》:冒姓  拼音:mào xìng
假冒他人之姓以為己姓。《漢書。卷五五。衛(wèi)青傳》:「青有同母衛(wèi)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wèi)氏?!?/div>
《漢語大詞典》:奇渥溫
成吉思汗 一族 蒙古 人的姓氏。元史·太祖紀(jì):“ 太祖 法天啟運圣武皇帝 ,諱 鐵木真 ,姓 奇渥溫 氏, 蒙古部 人?!?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一:“元史稱帝姓 奇渥溫 。”
《漢語大詞典》:世氏
世系姓氏。《漢書·平帝紀(jì)》:“其為宗室自 太上皇 以來族親,各以世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致教訓(xùn)焉?!?/div>
分類:世系姓氏
《漢語大詞典》:尊姓
稱人姓氏的敬詞。《水滸后傳》第十四回:“所以 金兄 叫出尊姓,小弟搖頭接叫 張員外 ?!?/div>
分類:姓氏敬詞
《漢語大詞典》:歸嗣(歸嗣)
恢復(fù)原來的宗嗣、姓氏。 明 文徵明 《記沈氏復(fù)姓》:“﹝ 朱天民 ﹞復(fù)今姓,易名曰‘民望’,歸嗣於 沈 ?!?/div>
《漢語大詞典》:君家果
亦作“ 君家菓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梁國 楊氏 子九歳,甚聰惠。 孔君平 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 孔 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瘍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兩人皆以姓氏諧音為戲。后遂以“君家果”稱楊梅或捷對的典實。 元 朱晞顏 《楊梅和蔣遠靜來韻》:“才疎羞對君家菓,還有當(dāng)年捷對無?”
分類:姓氏諧音
《漢語大詞典》:命姓
賜姓氏;建立姓氏。謂賜姓以示褒崇。國語·周語下:“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span id="tcurtqn"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會 寧 卒,時年八十四”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 寧 以哀亂之時,世多妄變氏族者,違圣人之制,非禮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論》以原本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