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試音(試音)  拼音:shì yīn
表演者通常于正式演出前,針對音響或樂器所作的發(fā)聲準備。
《漢語大詞典》:咨式(諮式)
謂征詢?nèi)绾尾藕虾醵Y儀規(guī)范。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動容諮式,出言顧史。”
《國語辭典》:怎么辦(怎么辦)  拼音:zěn me bàn
如何處理。如:「承辦人請假,而這件最速件公文又要馬上處理,你說怎么辦?」
《國語辭典》:有眼色  拼音:yǒu yǎn sè
1.有眼光,能分辨是非好壞?!镀缏窡簟返诎嘶兀骸钢皇悄枪饩?,我就估出來六七分。兄弟隔皮斷貨,是最有眼色的?!?br />2.善于觀察,知道如何應對進退。如:「他很有眼色,應該不會做出這種沒分寸的事情?!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五○回:「我們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試一試,姑媽若松呢,拿出五十兩來,就和我分。」
《漢語大詞典》:置棋不定
弈棋時不知如何下子。比喻臨事猶豫不決。 宋 李綱 《議責成》:“譬猶弈者,置棋不定,不足以勝敵。”參見“ 舉棋不定 ”。
《國語辭典》:舉棋不定(舉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決定下一步怎樣下。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购蟊扔髯鍪陋q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二。酷忍》:「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舉棋不定,前哲所戒,儲位至重,豈宜數(shù)易?」
《漢語大詞典》:怎價(怎價)
方言。怎樣,如何。《陜北民歌選·攬工調(diào)》:“今兒吃上了個上工飯,怎價等到了十月半。” 馬烽 《周支隊大鬧平川·張初元的故事》:“ 張初元 ,你怎價在我筱麥地里掏起‘豬苓’來啦?”
《國語辭典》:無適無莫(無適無莫)  拼音:wú dí wú mò
語本《論語。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怪笇τ谌耸聸]有偏頗及厚薄之分。漢。劉梁 辯和同論:「是以君子之于事也,無適無莫,必考之以義焉。」晉。郗超 奉法要:「夫君子之心,無適無莫,過而無悔,當不自得?!?/div>
《漢語大詞典》:無所錯手足(無所錯手足)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錯手足。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币嘧鳌?無所措手足 ”。 宋 蘇軾 《論綱梢欠折利害狀》:“兵恃食,食恃漕運,漕運一虧,朝廷無所措手足?!?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牘序》:“繫斷嚴酷,文深網(wǎng)密,使人無所措手足?!?蔣光慈 《少年飄泊者》五:“當時我眼睜睜地看著父母的死尸,簡直無所措手足,不知怎么辦才好?!币嗍∽鳌?無所措手 ”。宋書·武帝紀上:“不如屯大眾於 覆舟山 以待之。彼空行二百里,無所措手?!?/div>
《國語辭典》:樣銀(樣銀)  拼音:yàng yín
用來表明成色如何的銀子。《金瓶梅》第三三回:「昨日使他同來保拿了兩錠大銀子作樣銀,已是有了來了,約下今日兌銀子去?!?/div>
《國語辭典》:習以成俗(習以成俗)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
因長期習染而成為習俗?!段簳>硭陌?。高允傳》:「將由居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以成俗,教化陵遲,一至于斯?!挂沧鳌噶曇猿娠L」。
《國語辭典》:刑事訴訟(刑事訴訟)  拼音:xíng shì sù sòng
關(guān)于刑事案件的訴訟,為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以及應如何處罰所進行的一切行為。
《國語辭典》:修辭學(修辭學)  拼音:xiū cí xué
修辭是指如何調(diào)整語文表意的方法,設(shè)計語文優(yōu)美的形式,使精確而生動的表現(xiàn)出說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一種藝術(shù)。研究此種藝術(shù)的學科即為「修辭學」。
《國語辭典》:民族自決(民族自決)  拼音:mín zú zì jué
具有一定程度民族意識的群體,自行決定如何組織自己的政府,不為外人或其他民族干涉。
《國語辭典》:沒了結(jié)處(沒了結(jié)處)  拼音:méi liǎo jié chù
了結(jié),完結(jié)、解決。沒了結(jié)處指不知如何解決?!毒劳ㄑ浴>矶?。白娘子永鎮(zhèn)雷鋒塔》:「許宣正沒了結(jié)處,報道:『有一個和尚,說道:「要收妖怪。」』」
《國語辭典》:生產(chǎn)管制(生產(chǎn)管制)  拼音:shēng chǎn guǎn zhì
研究如何安排與控制一生產(chǎn)單位的生產(chǎn)項目、時程、數(shù)量,以求提高生產(chǎn)效率、避免交貨遲延的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