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03
典故
3
詞典
5
分類詞匯
93
其它
2
共93,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柰何
伊何
怎生
渾是
何遽
直教
何若
怎不
無措
怎得
窣地
何向
鼎味
遺囑
作底
《國語辭典》:
柰何
拼音:
nài hé
如何。《書經(jīng)。五子之歌》:「為人上者,柰何不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还逶唬骸鸿秃??』」
分類:
怎么辦
為什么
如何
無奈
迭用
怎樣
《漢語大詞典》:
伊何
(1).為何,作什么。
《詩·小雅·頍弁》
:“有頍者弁,實維伊何?” 高亨 注:“伊,猶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
:“其祜伊何?宜爾子孫。” 金
王若虛
《哀雁詞》
:“捕者伊何?貪于貨鬻,用者伊何?悅乎口腹?!?br />(2).誰,何人。 晉
陶潛
《勸農(nóng)》
詩:“哲人伊何?時維 后稷 。” 宋
蘇軾
《和陶詩·和時運》
:“昔人伊何,誰其裔苗?”
(3).如何,怎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
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蘭。” 南朝 宋 鮑照
《代空城雀》
詩:“辛傷伊何言,怵迫良已多?!?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董生
》
:“﹝女﹞笑曰:‘如何?醉態(tài)矇矓,不知伊何,遂誣妄若此?!?/div>
分類:
如何
為何
何人
怎樣
什么
《國語辭典》:
怎生
拼音:
zěn shēng
1.如何、怎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婆婆索錢去了,怎生這早晚不見回來?」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覬鯡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埂端疂G傳》第一回:「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下來?」
2.務必設法、無論如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望和尚慈悲為本,小生亦備錢五千,怎生帶得一分兒齋,追薦俺父母咱!」元。秦??夫《剪發(fā)待賓》第一折:「今寫了一個『錢』字、一個『信』字,當在夫人這里,怎生當與小生五貫長錢使用?!?br />3.為什么。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小姐,你怎生直趕到這里來?」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王慶,怎生這幾日不見你?」
分類:
怎樣
務必
如何
《國語辭典》:
渾是(渾是)
拼音:
hún shì
反正,不管如何。《醒世姻緣傳》第七二回:「俺閨女養(yǎng)漢來?沒帳!渾是問不的死罪?!挂沧鳌笢喩怼?、「渾深」。
分類:
反正
不管
如何
《漢語大詞典》:
何遽
亦作“ 何渠 ”。亦作“ 何詎 ”。 如何,怎么。
《
墨子·公孟
》
:“ 子墨子 曰:‘雖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 南朝 梁元帝
《
金樓子·立言
》
:“夫浴者,將使表里潔也,內(nèi)茍含瑕,何遽浴耶?”
分類:
如何
《國語辭典》:
直教
拼音:
zhí jiào
簡直使某人或某事如何。金。元好問〈摸魚兒。恨人閒情是何物〉詞:「恨人閒、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埂端疂G傳》第七回:「大鬧中原,縱橫海內(nèi)。直教農(nóng)夫背上添心號,漁父舟中插認旗?!?/div>
分類:
簡直
某人
如何
元好問
《國語辭典》:
何若
拼音:
hé ruò
1.怎么樣?!妒酚?。卷六九。蘇秦傳》:「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光弼謂李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何若?』」
2.像什么。《漢書。卷七二。龔勝傳》:「我視君何若?君欲小與眾異,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屬耳!」
3.為什么?!豆茏?。問》:「問刑論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分類:
如何
為何
幾何
何如
哪里
怎樣
多少
什么
詢問
陳述
《國語辭典》:
怎不
拼音:
zěn bù
如何不。如:「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突然要分開,怎不令人心酸呢?」《金瓶梅》第三三回:「金蓮問:『喬大戶家昨日搬了去,咱今日怎不與他送茶?』」《
紅樓夢
》第六○回:「雷公老爺也有眼睛,怎不打這作孽的!」
分類:
如何
何不
《國語辭典》:
無措(無措)
拼音:
wú cuò
張皇失所措置。如:「手足無措」?!端疂G傳》第一二回:「只有祖上留下這口寶刀,從來跟著灑家,如今事急無措,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埂缎咽篮阊?。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雖則家事荒涼,衣食無措,猶喜白氏女工精絕,翰墨傍通?!?/div>
分類:
對付
執(zhí)著
置辦
不拘
不知
拘泥
如何
應付
惶恐
《漢語大詞典》:
怎得
猶安得,怎么能夠得到。 宋
周邦彥
《還京樂》
詞:“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br />怎么,如何。
《
紅樓夢
》
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紅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分類:
怎得
安得
如何
能夠
《國語辭典》:
窣地
拼音:
sù dì
1.突然。唐。玄宗〈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詩:「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2.拂地。唐。孫光憲〈思帝鄉(xiāng)。如何〉詞:「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div>
分類:
突然
玄宗
如何
寒食
《漢語大詞典》:
何向
猶言如何,怎樣。 南朝 陳
徐陵
《報尹義尚書》
:“執(zhí)筆潸然,不知何向?” 宋
陳師道
《寄張大夫》
詩:“一別今何向?三年信不通?!?/div>
分類:
如何
怎樣
《漢語大詞典》:
鼎味
(1).鼎中美食。
《
南齊書·劉休傳
》
:“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 休 多藝能,爰及鼎味,問無不解?!?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蟇》
詩:“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
(2).相傳 商 武丁 問 傅說 如何治理國家, 傅 以如何調(diào)鼎中之味對。后以“鼎味”指國政。
《晉書·裴秀傳》
:“孝友著於鄉(xiāng)黨,高聲聞於遠近。誠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贊大府,光昭盛化。”
《
宋書·隱逸傳·周續(xù)之
》
:“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div>
分類:
鼎中
中美
美食
武丁
傅說
如何
治理
理國
國家
《國語辭典》:
遺囑(遺囑)
拼音:
yí zhǔ
1.遺言。人在生前或臨終囑咐處理后事的言辭。如:「國父遺囑」。也稱為「遺言」。
2.預先處置身后事務或財產(chǎn)的文書,單獨表示意思的行為,至死后方發(fā)生效力者,稱為「遺囑」。
分類:
遺囑
生前
臨終
囑咐
口頭
書面
身后
面形
話
字據(jù)
如何
何處
《漢語大詞典》:
作底
亦作“ 作抵 ”。
(1).如何,怎樣。 唐
白居易
《寒食日寄楊東川》
詩:“不知 楊六 逢寒食,作底歡娛過此辰?” 唐
溫庭筠
《西州詞》
:“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風?”
(2).為何,為什么。 唐
徐凝
《和嘲春風》
詩:“可憐半死 龍門 樹,懊惱春風作底來?!?/div>
分類:
如何
為何
怎樣
為什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