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陀頭(陀頭)
頭陀。《封神演義》第三八回:“ 楊森 蓮子箍,似陀頭打扮,穿皂服,面如鍋底,鬚似硃砂,兩道黃眉?!?/div>
分類:頭陀
《國語辭典》:行者  拼音:xíng zhě
尚未剃除須發(fā),而過著出家生活的佛教徒。
《國語辭典》:抖擻(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奮發(fā)、振作?!度龂萘x》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風抖擻。」《平妖傳》第九回:「腳穿一雙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兒,抖擻精神,飛也似的一般奔去?!挂沧鳌付端选?、「陡搜」。
2.振動、拂開。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詩:「抖擻塵埃定,謁師見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東西抖擻身上的毛,發(fā)起威來?!?br />3.滌除煩惱。宋。王炎〈夜半聞雨再用前韻〉:「抖擻胸中三斗塵,強欲吟哦無好語?!挂沧鳌付匪挕?。
《漢語大詞典》:頭陀行(頭陀行)
佛教語。指佛教僧侶行頭陀時,應遵守的住空閑處、常乞食、著百衲衣等十二項苦行。 唐 王維 《與蘇盧二員外期游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詩:“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趙殿成 箋注:“《大品》云, 須菩提 説法者受持十二頭陀:一、作阿蘭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節(jié)量食;六、中后不飲漿;七、冢間?。话?、樹下?。痪?、露地?。皇?、常坐不臥;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大衣?!?/div>
《國語辭典》:有典有則(有典有則)  拼音:yǒu diǎn yǒu zé
有法典規(guī)則可依循。唐。劉穆之〈洛州滎陽縣頭陀逸僧識法師上頌圣主中興得賢令盧公清德文〉:「無偏無黨,有典有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