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喪幘(喪幘)
居喪時(shí)戴的頭巾。后漢書·輿服志下:“喪幘卻摞,反本禮也。升數(shù)如冠,與冠偕也?!?/div>
分類:居喪頭巾
《漢語大詞典》:罽幘(罽幘)
毛織物制的頭巾。三國志·吳志·孫堅(jiān)傳:“ 堅(jiān) 常著赤罽幘?!?/div>
《漢語大詞典》:解散幘(解散幘)
古代的一種束發(fā)頭巾。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企羨:“ 齊王 儉 作解散幘?!眳⒁姟?解散髻 ”。
《漢語大詞典》:解散髻
古代的一種束發(fā)形式。南齊書·王儉傳:“﹝ 王儉 ﹞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與放効?!?清 洪亮吉 《解散髻》詩:“一代風(fēng)流比 謝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弊宰ⅲ骸?王儉 為國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嘗謂人曰:‘ 江 左風(fēng)流宰相,惟有 謝安 ?!庖宰员?。”南史·王儉傳作“解散幘”。亦省作“ 解散 ”。 唐 陸龜蒙 《和酒病偶作》:“唯欠白綃籠解散, 洛 生閒詠兩三聲。”
分類:束發(fā)
《漢語大詞典》:巾絮
亦作“ 巾帤 ”。 頭巾。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 漢 鄭玄 注:“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之屬。”
分類:頭巾
《漢語大詞典》:巾鞴
1.巾褠。頭巾和單衣,為古代士人之盛服。
2.借指士人。
3.見"巾鞲"。
《漢語大詞典》:陌額(陌額)
即抹額。古代男子束額的頭巾。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太后以冒絮提 文帝 ” 裴駰 集解引 漢 應(yīng)劭 曰:“陌額絮也?!?司馬貞 索隱:“陌音‘蠻貊’之‘貊’。《方言》云‘幪巾, 南楚 之間云陌額’也。”
《漢語大詞典》:帞頭(帞頭)
即帕頭。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方言》第四:“絡(luò)頭…… 南楚 江 湘 之間曰帞頭。”參見“ 帕頭 ”。
《高級(jí)漢語詞典》:帕頭
幞頭
《國語辭典》:帕頭(帕頭)  拼音:pà tóu
舊時(shí)裹在額前用以束發(fā)的頭巾?!度龂?。卷四六。吳書。孫策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舍前圣典訓(xùn),廢漢家法律,嘗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挂沧鳌概潦住?。
《漢語大詞典》:抹眉頭巾(抹眉頭巾)
齊眉的頭巾。《水滸傳》第一○二回:“只見府西街上,走來一箇賣卦先生,頭帶單紗抹眉頭巾,身穿葛布直身?!?/div>
分類:頭巾
《漢語大詞典》:貊頭(貊頭)
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貊,通“ 帞 ”。《禮記·問喪》“親始死” 漢 鄭玄 注:“今時(shí)始喪者邪巾貊頭,笄纚之存象也?!眳⒁姟?帞頭 ”。
《漢語大詞典》:帞頭(帞頭)
即帕頭。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方言》第四:“絡(luò)頭…… 南楚 江 湘 之間曰帞頭?!眳⒁姟?帕頭 ”。
《漢語大詞典》:貊鞨
即帞頭,頭巾。貊,通帞。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服飾·綃頭:“貊鞨,鞨巾。”參見“ 帞頭 ”。
分類:頭巾
《漢語大詞典》:帞頭(帞頭)
即帕頭。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方言》第四:“絡(luò)頭…… 南楚 江 湘 之間曰帞頭?!眳⒁姟?帕頭 ”。
《漢語大詞典》:冪籬(冪籬)
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頭巾。亦可障蔽全身。后傳入中原。北史·秦王俊傳:“ 俊 有巧思,每親運(yùn)斤斧,工巧之器,飾以珠玉。為妃作七寶冪籬,重不可戴,以馬負(fù)之而行?!?/div>
《漢語大詞典》:冪首(冪首)
古代婦女障面的一種頭巾。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四:“ 宣和 七年春, 相州 士人來京師,調(diào)官歸,出 封丘門 ,見婦人著紅背子,戴紫冪首,行於馬前。”
《國語辭典》:綠頭巾(綠頭巾)  拼音:lǜ tóu jīn
相傳唐朝李封為延陵令時(shí),若官吏有罪,不加杖罰,但令頭裹綠頭巾以辱之,隨所犯輕重以日數(shù)為等級(jí),期滿后才能解下。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九。奇政》。至元、明時(shí),規(guī)定娼妓家中男人都戴綠頭巾。后用「戴綠頭巾」、「戴綠帽子」等來譏刺妻子有外遇者?!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赋宋也火B(yǎng)漢罷了,那怕那忘八戴銷金帽,綠頭巾不成?!挂卜Q為「綠帽子」、「屎盆子」、「屎頭巾」。
《漢語大詞典》:菱角巾
古代男子的一種頭巾。 唐 馮贄 云仙雜記·菱角巾:“ 王鄰 隱西山,頂菱角巾。又嘗就人買菱,脫頂巾貯之。嘗未遇而嘆曰:‘此巾名實(shí)相副矣?!?/div>
分類:男子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