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竺國經(jīng)(竺國經(jīng))
佛經(jīng)。因出 天竺國 ,故名。 宋 林景熙 《夢中作》之二:“一抔自筑珠丘土,雙匣猶傳 竺國 經(jīng)?!币嗍∽鳌?竺經(jīng) ”。 唐 李洞 《將之蜀別友人》:“若遇多吟友,何妨勘 竺 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中天竺
(1).古 印度 的一部分。亦泛稱古 印度 。南史·夷貊傳上·中天竺國:“在 大月支 東南數(shù)千里,地方三萬里,一名 身毒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醫(yī):“ 王玄策 俘 中天竺 王 阿羅那順 以詣闕?!?br />(2).指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之 中天竺寺 。
《漢語大詞典》:都曇鼓(都曇鼓)
古 天竺 伎樂器名。舊唐書·音樂志二:“都曇鼓,似腰鼓而小,以槌擊之?!?/div>
《漢語大詞典》:凈飯王
釋迦牟尼之父。相傳為古代北天竺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國王。
《漢語大詞典》:唐僧取經(jīng)(唐僧取經(jīng))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 (印度)求經(jīng),歷時十七年,回國后譯出經(jīng)、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宋 元 間《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與 元 吳昌齡 《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雜劇,曾演義其事。自 明 吳承恩 《西游記》小說行世,“唐僧取經(jīng)”遂成為 中國 民間婦孺皆知的故事。
《國語辭典》:婆羅門舞(婆羅門舞)  拼音:pó luó mén wǔ
舞蹈名。相傳為天竺婆羅門教中的舞蹈?!短綇V記。卷四七五。昆蟲類三》:「昨上巳日,吾從靈芝夫人過禪智寺。于天竺院觀右延,舞『婆羅門』,吾與諸女坐北牖石榻上?!?/div>
《國語辭典》:菩提流支  拼音:pú tí liú zhī
北天竺的高僧。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來洛陽,居大寧寺。與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共譯世親的《十地經(jīng)論》,被尊為地論師相州北派之祖。此外尚譯有《佛名經(jīng)》、《入楞伽經(jīng)》、《寶性論》等凡三十馀部。
《國語辭典》:叢塊根(叢塊根)  拼音:cóng kuài gēn
植物學(xué)上稱多數(shù)叢聚而生的塊根。如天竺牡丹的根。
《漢語大詞典》:觀音菊(觀音菊)
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開至九月,花頭細小,其色純紫,枝葉如嫩柳,其干之長與人等。 宋 史鑄 百菊集譜《觀音菊詩》
《漢語大詞典》:那羅陀(那羅陀)
古 天竺 花名。《翻譯名義集續(xù)補·那羅陀》:“那羅,正云捺羅,此云人也。陀謂陁羅,此云持也。其花香妙,人皆佩之,故名人持花也?!?/div>
分類:天竺花名
《漢語大詞典》:稍割牛
一種生于 天竺 的牛。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國:“其畜有稍割牛,黑色,角細,長四尺許,十日一割,不然困且死?!?/div>
分類:種生天竺
《漢語大詞典》:狷篤(狷篤)
即 天竺 。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證誤》:“ 漢 身毒國 亦號 狷篤 ,其后改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為 天竺 矣?!眳⒁姟?乾篤 ”。
分類:天竺
《漢語大詞典》:乾篤(乾篤)
即天竺。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證誤》:“ 漢 身毒國 亦號 狷篤 ,其后改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為 天竺 矣。譯者但取在語音與 中國 相近者言之,故隨時更變而莫能定也。”
分類:天竺
《漢語大詞典》:九年面壁
南朝 梁 普通 年間, 天竺 僧 菩提達磨 泛海來 華 ,是為禪宗初祖。 達磨 渡 江 后,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坐禪,默然無語,凡九年。見 晉 法顯 神僧傳。后以指一心參禪,或借指長期專注于某種學(xué)問或工作。
《漢語大詞典》:毛員鼓(毛員鼓)
鼓名。為古代傳入 中國 的 扶南 、 天竺 樂器。舊唐書·音樂志一:“毛員鼓,似都曇鼓而稍大?!?span id="fi6qias" class="book">《文獻通考·樂九》:“毛員鼓,其制類曇而大, 扶南 天竺 之樂器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五節(jié):“三四八年, 天竺 送給 前涼 音樂一部,樂器有鳳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銅鼓、毛員鼓、都曇鼓等。”
《漢語大詞典》:龍光瑞像(龍光瑞像)
古 天竺 佛像名。 鳩摩羅琰 自古 天竺 負至 龜茲 , 龜茲 王以妹妻之,后生 鳩摩羅什 , 羅什 博讀大小乘經(jīng)論。 后秦 主 姚興 弘始 三年入 長安 ,攜像來。 晉 末 安帝 義熙 十三年, 劉裕 破 后秦 入 長安 ,躬迎此像還于 江 左,止 龍光寺 ,故稱龍光瑞像。參閣《資持記下三·釋僧像》。
分類:天竺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