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山西太原人,字大廛,一作不廛,一字樂甫,號天外野人、蒹葭主人、石崖居士。其先為回族,奉伊斯蘭教極嚴(yán)。工詩畫,傅山推崇備至。
石龐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安徽太湖人,字天外。性聰明,詩文纖仄佻巧。有《天外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7—1911 【介紹】: 清末福建閩縣人,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十四歲進(jìn)福建高等學(xué)堂修學(xué),畢業(yè)后到日本,入慶應(yīng)大學(xué)攻習(xí)哲學(xué),并從事革命活動。宣統(tǒng)三年春,回國約集福建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起義發(fā)動之日,當(dāng)先直搗督署。出遇巡防營,受傷力盡被捕,壯烈犧牲。所作《絕筆書》中有“亦以天下人為念,亦樂犧牲吾身……為天下人謀永?!钡日Z,至為感人。
《漢語大詞典》:宙外
猶天外。《南齊書·樂志》:“粹訓(xùn)宸中,儀形宙外。”
分類:天外
《漢語大詞典》:游春(遊春)
春天外出踏青。 阿英 《關(guān)于〈巴黎茶花女遺事〉》引 吳東園 《法京巴黎茶花女史馬克格尼爾行》:“百萬佛郎聲價貴,纏頭無補(bǔ)游春費(fèi)?!?br />游覽春景。 唐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昔君夢游春,夢游仙山曲?!?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門庭》套曲:“游春名苑,避暑高樓,秋宵賞月傳盃,冬天踏雪尋梅?!?span id="thz3lb9" class="book">《醒世恒言·賣油郎獨(dú)占花魁》:“ 美娘 因連日游春困倦,且是積下許多詩畫之債,未曾完得,分付家中:‘一應(yīng)客來,都與我辭去?!?/div>
《漢語大詞典》:漢表(漢表)
猶天表,天外。《水滸傳》第四回:“嵯峨仿佛接天關(guān),崒?shí)瘏⒉钋譂h表?!?span id="p5xr5j3" class="book">《四游記·玉帝設(shè)宴會群臣》:“ 長生 入園中,果見其樹,毫光衝漢表,紫霧入云霄?!?/div>
分類:天外
《漢語大詞典》:頭魚(頭魚)
(1).指 遼 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時,最初捕獲的大魚。遼史·國語解:“上歲時鉤魚,得頭魚,輒置酒張宴?!眳⒁姟?頭魚宴 ”。
(2).指胖頭魚。《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又是四碟案酒:一碟頭魚,一碟糟鴨,一碟烏皮雞,一碟舞鱸公?!?/div>
《漢語大詞典》:頭魚宴(頭魚宴)
遼 代歷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捕獲第一條魚后舉行的宴會。遼史·天祚皇帝紀(jì)一:“二月丁酉,如 春州 ,幸 混同江 鉤魚,界外 生女直 酋長在千里內(nèi)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 遼 朝歷代皇帝也經(jīng)常在 達(dá)魯河 或 鴨子河 ( 混同江 )的春捺缽鉤魚。捕獲頭條魚設(shè)宴慶祝,稱‘頭魚宴’?!?/div>
《漢語大詞典》:云郊(雲(yún)郊)
云外,天外。比喻極遠(yuǎn)的地方。梁書·張率傳:“背清都而日行,把云郊而玄運(yùn)?!?/div>
《漢語大詞典》:頭魚宴(頭魚宴)
遼 代歷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捕獲第一條魚后舉行的宴會。遼史·天祚皇帝紀(jì)一:“二月丁酉,如 春州 ,幸 混同江 鉤魚,界外 生女直 酋長在千里內(nèi)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 遼 朝歷代皇帝也經(jīng)常在 達(dá)魯河 或 鴨子河 ( 混同江 )的春捺缽鉤魚。捕獲頭條魚設(shè)宴慶祝,稱‘頭魚宴’?!?/div>
大自在天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與自在天外道同。
自在天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參見:自在等因宗)
自在等因宗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外道計(jì)六宗之一。即摩醯首羅外道也。計(jì)世間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從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滅。凡神論的要素,謂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虛空為頭,日月為眼,大地為身,河海為尿,山丘為糞,風(fēng)為命,火為熱氣,而一切眾生為身中之蟲也。又主張大梵,時,法,空,我等之變化。義林章一曰:「自在等因宗,謂不平等因者,計(jì)隨其所事即以為名,如莫醯伊濕伐羅等?;驁?zhí)諸法大自在天變化,或丈夫變化,或大梵變化,或時法空我等為因。」
梵天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行事鈔下四所舉十種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以梵天為萬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種:一鞞陀論師之梵天,二鞞紐論師之梵天,三摩醯首羅論師之梵天。鞞陀論師以梵天為那羅延天所生,摩醯首羅論師以梵天為摩醯首羅天之應(yīng)身。(參見:大梵天)
大梵天
【佛學(xué)大辭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凈之義,為離淫欲之色界諸天通名,今謂其中初禪天之王為大梵天。初禪天為色界四禪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三者。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梵天所得之禪定,稱為中間禪。位于初禪與二禪中間之禪定也。慧苑音義上曰:「梵謂梵摩,具謂跋濫摩,此謂清凈?!怪嵌日撌唬骸歌竺x欲清凈。」智度論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拐碚撊辉唬骸笍V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沒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贡嗣麨槭瑮?,譯言火或頂髻,彼頂上結(jié)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禪天,最先生。故自念我無父母,自然而生,我為娑婆世界之主。法華經(jīng)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王。」大般若經(jīng)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怪嵌日撘辉唬骸溉Т笄澜?,主持梵天王名式棄?!狗ㄈA文句二曰:「尸棄者此翻為頂髻,又外國呼火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贡松钚耪?,每佛出世,必先來請轉(zhuǎn)法輪。又常在佛之右邊,手持白拂,以對于帝釋。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梵是清凈的意思,為離淫欲之色界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禪天主為大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