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陽路(陽路)
(1).太陽運行的路線。宋書·歷志下:“按日行黃道,陽路也,月者陰精,不由陽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內,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度。八十三日有奇而出,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
(2).向南的大道。《文選·左思〈吳都賦〉》:“列寺七里,俠棟陽路。屯營櫛比,解署棊布。” 呂向 注:“向南之道?!?span id="imwtyhs" class="book">《宋書·禮志一》:“今圣圖重造,舊章畢新,南驛開涂,陽路修遠?!?/div>
《國語辭典》:大象  拼音:dà xiàng
1.目前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鼻長,無骨,具有嗅覺、喝水、攝食、打斗、撫慰小象的功用。營群居生活。以青草、樹葉為食??晒﹦谝邸⒔煌üぞ?。參見「象」條。
2.本指世界一切事物的本原。后指舊時帝王一統(tǒng)天下。《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于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矣?!?br />3.《易傳》的組成部分。依據(jù)一卦的基本觀念,擴大說明事物變化和人事現(xiàn)象,稱為「大象」。以別于說明各爻的小象。
4.北周宇文衍(靜帝)的年號(西元579~580)。
《國語辭典》:徑行(徑行)  拼音:jìng xíng
任意而行?!抖Y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也作「徑情」。
《國語辭典》:徑行(逕行)  拼音:jìng xíng
直接行動而不必考慮其他因素。如:「下月聚餐,不再通知,請各位屆時徑行前往飯店參加?!?/div>
分類:任性徑自
《漢語大詞典》:念一
思念大道。謂修道?!耙弧敝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今無人矣?!?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宋 蘇轍 《抱一頌》:“真人告我,晝夜念一……子若得一,萬事皆畢?!?/div>
《漢語大詞典》:九變(九變)
(1).復雜多變。漢書·武帝紀:“云:‘九變復貫,知言之選。’”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九,數(shù)之多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高帝紀上》:“公忠誠慷慨,在險彌亮,深識九變,妙察五色?!?章炳麟 《訄書·商鞅》:“ 鞅 之作法也,盡九變以籠五官,覈其憲度而為治本。”
(2).多次演奏。周禮·春官·大司樂:“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鄭玄 注:“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也?!?唐 鮑防 《元日早朝行》:“九韶九變五聲里,四方四友一身中?!?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98840'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九》:“樂諧九變,獻舉重觴?!眳⒁姟?九成 ”。
(3).指用兵的多種機變。孫子·九變:“圯地無舍,衢地合交,絶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zhàn);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用矣?!?br />(4).謂認識大道的九項內容及其次序。莊子·天道:“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div>
《國語辭典》: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1.成,樂曲終止?!妇懦伞怪笜仿暰抛儭!稌?。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鼓铣骸⑿恕磸V絕交論〉:「若五音之變化,濟九成之妙曲。」
2.九層。比喻極高。南朝齊。謝朓觀朝雨詩〉:「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br />3.百分之九十。如:「這事的成功率高達九成?!?/div>
《漢語大詞典》:大樸(大樸)
大樸(dà pǔ):謂原始質樸的大道。 三國 魏 嵇康 《難自然好學論》:“昔鴻荒之世,大樸未虧,君無文於上,民無競於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唐 陸龜蒙 《讀〈陰符經〉寄鹿門子》詩:“祗為讀此書,大樸難久存。” 宋 葉適 《〈謝景思集〉序》:“撥棄組繡,考擊金石,洗削纖巧,完補大樸?!?明 宋濂 《元故王府君墓志銘》:“嗚呼!大樸之散久矣,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參見“大樸(tài pǔ)”。
大樸(tài pǔ):謂原始質樸之大道。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大樸既虧,則高尚之標顯?!?劉良 注:“大樸,大道也。”一本作“ 太樸 ”。 宋 蘇軾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div>
《國語辭典》:小言  拼音:xiǎo yán
1.言不入道。《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br />2.形容微小的事物。戰(zhàn)國。楚。宋玉 小言賦:「能粗而不能細,非妙工也。然則上座者未足明賞。賢人有能為小言賦者,賜之云夢之田?!?/div>
《漢語大詞典》:九逵
(1).四通八達的大道。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城 面三門,四面十二門,皆通達九逵,以相經緯。”后多指京城的大路。 南朝 梁 何遜 《擬輕薄篇》:“ 長安 九逵上,青槐蔭道植?!?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紫綬拂三寺,朱門臨九逵?!?span id="piblpwp" class="book">《孽海花》第十五回:“真?zhèn)€九逵無禁,錦衫交飛,萬戶初開,歌鐘互答?!?br />(2).泛指大路。 清 趙翼 《題稚存萬里荷戈集》詩:“狂風捲石落半嶺,堅冰鑿梯通九逵?!?/div>
《漢語大詞典》:九街
猶九逵,都城的大道。 唐 薛能 《送浙東王大夫》詩:“九街鳴玉勒,一宅照紅旌?!?宋 周邦彥 《少年游·雨后》詞:“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div>
分類:都城大道
《國語辭典》:街上  拼音:jiē shang
街路上?!都t樓夢》第一回:「這日甄家大丫頭在門前買線,忽聽街上喝道之聲,眾人都說新太爺?shù)饺??!?/div>
《漢語大詞典》:驛道(驛道)
我國古代為傳車、驛馬通行的大道,沿途設置驛站。后漢書·劉昆傳:“先是 崤 黽 驛道多虎災,行旅不通, 昆 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負子度 河 。”宋書·柳元景傳:“會蠻垂至,乃使驛道為備,潛出其后。”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三:“州圖領 同谷 ,驛道出流沙。”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 唐太宗 接受諸部酋長所上‘天可汗’的尊號,并允許在 回紇 以南, 突厥 以北開一條大驛道,分設六十八驛,各驛有馬及酒肉供往來貢使,稱為‘參天可汗道’?!?/div>
《漢語大詞典》:太樸(太樸)
謂原始質樸的大道。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正如雷尊象鼎,雖丹碧爛然,而太樸渾淪之氣,非鬼工匠手所能擬議?!眳⒁姟?大樸 ”。
見“ 大3樸 ”。
《漢語大詞典》:大樸(大樸)
大樸(dà pǔ):謂原始質樸的大道。 三國 魏 嵇康 《難自然好學論》:“昔鴻荒之世,大樸未虧,君無文於上,民無競於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唐 陸龜蒙 《讀〈陰符經〉寄鹿門子》詩:“祗為讀此書,大樸難久存。” 宋 葉適 《〈謝景思集〉序》:“撥棄組繡,考擊金石,洗削纖巧,完補大樸?!?明 宋濂 《元故王府君墓志銘》:“嗚呼!大樸之散久矣,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眳⒁姟按髽悖╰ài pǔ)”。
大樸(tài pǔ):謂原始質樸之大道。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大樸既虧,則高尚之標顯。” 劉良 注:“大樸,大道也。”一本作“ 太樸 ”。 宋 蘇軾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div>
《漢語大詞典》:九軌(九軌)
(1).可容九輛車并列行駛的路面寬度。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 鄭玄 注:“經緯之涂,皆容方九軌。軌,謂轍廣。乘車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為轍廣。九軌積七十二尺,則此涂十二步也。旁加七寸者,輻內二寸半,輻廣三寸半,綆三分寸之二,金轄之間,三分寸之一?!?漢 張衡 《東京賦》:“經途九軌,城隅九雉。” 宋 蘇軾 《贈眼醫(yī)王生彥若》詩:“如行九軌道,并驅無擊轂?!?清 唐甄 潛書·法王:“執(zhí)此致之,直而無曲,顯而無隱,如行九軌之途,更無他歧?!?br />(2).指城中大道。 宋 蘇轍 《賀雪御筵謝狀》:“九軌澄清,已消塵壒之濁;三農踴躍,載歌牟麥之豐?!?br />(3).泛指大路。 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循九軌,徑趨其鄉(xiāng)?!?br />(4).猶言眾車。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臺》詩:“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繫大江心?!?/div>
《國語辭典》:方家  拼音:fāng jiā
多指精通某種學問、藝術的人。參見「大方之家」條。
《漢語大詞典》:夷庚
(1).平坦大道。左傳·成公十八年:“今將崇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預 注:“夷庚, 吳 晉 往來之要道?!?孔穎達 疏:“夷,平也。詩序云:‘《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且愿秊榈酪病^塞 吳 晉 往來之要道也。” 晉 陸機 《辯亡論上》:“旋皇輿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
(2).平坦貌。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 鄂坂 之隘斯開,夷庚之道無塞。” 宋 文天祥 《題顏景彝八窗玲瓏》詩之二:“泰宇有天光,八荒盡夷庚。”
(3).比喻王政。《文選·束晳〈補亡詩〉》:“蕩蕩夷庚,物則由之。” 李善 注:“喻王者之德,羣生仰之以安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