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7
詞典
1
分類詞匯
16
共16,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大抵
大略
大體
大凡
大數(shù)
道要
大分
大旨
凡例
凡目
大歸
舉要
舉凡
人工成本
國力要素
《國語辭典》:
大抵
拼音:
dà dǐ
大概、大多數(shù)。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雜文》:「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紅樓夢》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數(shù),于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燄山一般?!挂沧鳌复筘怠?。
分類:
大抵
大都
大要
要旨
總括
《國語辭典》:
大略
拼音:
dà lüè
1.大概、大要。《莊子。大宗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br />2.遠大的謀略?!妒酚?。卷九七。酈生傳》:「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從游,莫為我先?!埂稌x書。卷一。宣帝紀》:「少有奇節(jié),聰明多大略?!?/div>
分類:
大略
遠大
大概
大要
謀略
《國語辭典》:
大體(大體)
拼音:
dà tǐ
1.大略、概要?!痘茨献?。氾論》:「見者可以論未發(fā)也,而觀小節(jié)可以知大體矣?!?br />2.大約、大致?!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傳》:「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領(lǐng)南、沙北固往往出鹽,大體如此矣?!?br />3.心。《孟子。告子上》:「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4.整個局面。《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div>
分類:
大體
大要
大致
義理
綱領(lǐng)
大概
大局
道理
《國語辭典》:
大凡
拼音:
dà fán
大抵、大概?!抖Y記。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埂都t樓夢》第八一回:「你又發(fā)了呆氣了,混說的是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兒,終久是要出門子的?!?/div>
分類:
總計
大要
總括
共計
大抵
《國語辭典》:
大要
拼音:
dà yào
1.主要的旨意、概要。三國魏。
阮籍
〈
詠懷詩
〉八二首之五三:「智巧萬端出,大要不易方?!?br />2.事情的重要關(guān)鍵。《晉書。卷一。宣帝紀》:「帝謂演曰:『軍事大要有五?!弧?/div>
分類:
大要
要旨
大致
大約
概要
《國語辭典》:
大數(shù)(大數(shù))
拼音:
dà shù
1.注定的命運氣數(shù)。亦指壽數(shù)。《禮記。月令》:「凡舉大事,毋逆大數(shù),必順其時,慎因其類?!?br />2.大計?!妒酚?。卷九二。淮陰侯傳》:「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毫離釐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shù)?!?br />3.約計的整數(shù)。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陳恕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錢糧大數(shù)以聞?!?/div>
分類:
大數(shù)
自然
大要
大計
約計
大勢
壽限
法則
大略
壽數(shù)
氣數(shù)
《國語辭典》:
道要
拼音:
dào yào
待要、正要、卻要?!段饔斡洝返谒奈寤兀骸父绨?,我和你做這幾年兄弟,只這些兒不曾弄過。我才吃了些東西,道要干這個事兒哩?!?/div>
分類:
道教
大要
治國
種學
學說
要義
要務(wù)
精義
《國語辭典》:
大分
拼音:
dà fèn
1.歲數(shù)、年壽。《后漢書。卷一○?;屎蠹o下。桓帝鄧皇后紀》:「存亡大分,無可奈何。」《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br />2.大綱。《荀子。勸學》:「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br />3.交誼。晉。
盧諶
〈
答魏子悌
〉詩:「傾蓋雖終朝,大分邁疇昔?!?br />4.多半?!抖鲙肪戆耍骸钢粻幰荒_地,大分與那畜生效了連理?!埂抖古镩e話》第一則:「大分愛丈夫的少,妒丈夫的多。」
分類:
大分
情分
大要
大體
大概
名分
大限
本分
大致
壽數(shù)
君臣
可能性
《國語辭典》:
大旨
拼音:
dà zhǐ
主要的意思。《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欲循觀其大旨,作日者列傳。」《紅樓夢》第一回:「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挂沧鳌复笾肌?、「大指」。
分類:
大旨
尊稱
旨意
意思
大要
《國語辭典》:
凡例
拼音:
fán lì
書首說明著書內(nèi)容、主旨與編輯體例的文字。
分類:
體制
章法
大要
《國語辭典》:
凡目
拼音:
fán mù
1.大綱與細目?!吨芏Y。天官。宰夫》:「二曰師,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br />2.世俗的觀感。宋。
梅堯臣
〈
觀何軍寶畫
〉詩:「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div>
分類:
大要
細目
《國語辭典》:
大歸(大歸)
拼音:
dà guī
1.婦人遭丈夫離棄,永歸娘家。《左傳。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歸于齊,大歸也?!埂读凝S志異。卷一一。樂仲》:「言女大歸日、再醮日及生子年月,歷歷甚悉?!?br />2.最終的歸向。晉。
左思
〈
魏都賦
〉:「天經(jīng)地緯,理有大歸?!箷x。陸機〈吊魏武帝文〉:「夫始終者萬物之大歸,死生者性命之區(qū)域。」
3.指死亡。唐。
顧況
〈
祭李員外文
〉:「先生大歸,赴哭無由?!?/div>
分類:
大要
婦人
死
最終
大旨
夫家
歸宿
遺棄
必然
趨向
母家
《漢語大詞典》:
舉要(舉要)
舉其大要;陳其主旨大略。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銓賦
》
:“ 枚乘
《兔園》
,舉要以會新; 相如
《上林》
,繁類以成艷?!?宋 王讜
《
唐語林·政事上
》
:“吾見 馬周 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搉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 明
高啟
《〈史要類鈔〉序》
:“舉要以省其煩,立類以合其散?!?/div>
分類:
大要
主旨
大略
《國語辭典》:
舉凡(舉凡)
拼音:
jǔ fán
1.凡是。表示概括之詞。如:「經(jīng)理下令,舉凡品質(zhì)不合者,一律淘汰?!?br />2.舉出重要之點?!痘茨献?。要略》:「總要舉凡,而語不剖判純樸,靡散大宗。」
分類:
凡是
列舉
大要
所有
《國語辭典》:
人工成本
拼音:
rén gōng chéng běn
系構(gòu)成成本的三大要素之一。包括生產(chǎn)、制造、修繕、包裝、管理及供應(yīng)勞務(wù)等,所需支付的一切人力報酬。
分類:
構(gòu)成
成本
三大
大要
要素
制造
修繕
包裝
管理
供應(yīng)
勞務(wù)
《國語辭典》:
國力要素(國力要素)
拼音:
guó lì yào sù
構(gòu)成一國國力的政治、經(jīng)濟、心理與軍事四大要素。
分類:
構(gòu)成
國力
政治
經(jīng)濟
心理
軍事
四大
大要
要素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