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乘軒鶴(乘軒鶴)  拼音:chéng xuān hè
春秋時(shí)衛(wèi)懿公非常喜愛鶴,讓鶴乘坐大夫坐的車。典出《左傳。閔公二年》。后用以比喻無功受祿的人。宋。王禹偁 閣下詠懷詩:「官清自比乘軒鶴,心小還同畏網(wǎng)魚?!?/div>
《漢語大詞典》:士田
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領(lǐng)有的田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鄭玄 注:“‘士’讀為‘仕’,仕者亦受田,所謂圭田也?!?賈公彥 疏:“ 司農(nóng) 云:‘士田者,士大夫之子得而耕之田也?!?后鄭 不從者,以此‘士’字言之,不得兼大夫。又禮記‘士之子不免農(nóng),大夫之子免農(nóng)矣’,不得為大夫子得而耕之田。故 后鄭 破此‘士’為‘仕’,仕謂卿大夫以下仕宦得田,依孟子‘圭田’解之。” 孫詒讓 正義:“ 沈彤 云:‘……王之士之子,有免農(nóng)者,惟上士之子耳。上士即元士,故元士之適子、眾子并學(xué)於諸樂官也。若中士、下士祿以遞薄,則子當(dāng)業(yè)農(nóng)以自食其力,故《載師》有士田,其家亦各受五十畝?!?沈 説亦不破字,於義近是。竊謂此士田當(dāng)兼二 鄭 及 沈 義乃備。蓋卿、大夫、命士之圭田、士之子及未仕之士家所受田,皆以五十畮為率;士餘子弟亦受田,則止二十畮。 漢 《食貨志》所謂士家受田,五口乃當(dāng)農(nóng)夫一人,是也。此數(shù)者通謂之士田。以卿大夫亦得稱士也。 后鄭 破‘士’為‘仕’,義轉(zhuǎn)偏隘,當(dāng)依《王制》注,不破字為是?!?/div>
《國語辭典》:杞梁妻  拼音:qǐ liáng qī
1.春秋時(shí)齊大夫杞梁戰(zhàn)死,其妻于城下大哭十日,城墻為之倒塌。待其夫下葬后,投水而死。見漢。劉向《列女傳。卷四。齊杞梁妻》。
2.樂曲名。杞梁妻之妹朝月所作。晉。崔豹《古今注。卷中。音樂》:「杞梁妻:杞植妻妹朝月之所作也。植戰(zhàn)死,妻曰:『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杞,都城感之而頹,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其姊之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焉?!?/div>
《漢語大詞典》:四命
周 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四命為王之大夫、公之孤。參見“ 九命 ”。
《國語辭典》:九命  拼音:jiǔ mìng
1.周代官秩的等級(jí)。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謂加爵服,而其宮室車旗禮儀等,皆依其命數(shù)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級(jí)。宇文泰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jí)。見《周書。卷二。文帝紀(jì)下》。
3.比喻生命強(qiáng)韌,好像有很多條命,可死而復(fù)生。如:「九命怪貓」。
《漢語大詞典》:期思
復(fù)姓。 楚 大夫居 期思城 ,因以為姓。后又有去“思”單為 期氏 。參閱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四。
《漢語大詞典》:瓊弁(瓊弁)
(1).一種飾以瓊玉的皮弁。古時(shí)大夫所戴。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子玉 自為瓊弁玉纓,未之服也?!?杜預(yù) 注:“弁以鹿子皮為之。瓊,玉之別名。次之以飾弁及纓。”晉書·江統(tǒng)傳:“大夫有瓊弁玉纓,庶人有擊鐘鼎食。”
(2).泛指官員的帽子,或借指官員。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組,步櫩簉瓊弁?!?元 陳樵 《八詠樓賦》:“瓊弁盈牀,玉塵生襪?!?明 夏完淳 《長歌》:“瓊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瀾?!?/div>
《漢語大詞典》:置后(置後)
古時(shí)大夫死后無子,為死者別置后嗣、暫為喪主之稱。禮記·雜記上:“士之子為大夫,則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無子,則為之置后。” 孔穎達(dá) 疏:“無子則為之置后者,若死者無子,則為死者別置其后;其所置之后,即大夫適子,同得行大夫之禮。此所置之后,謂暫為喪主,假用大夫之禮?!?清 袁枚 隨園隨筆·繼嗣非古而禮有可通:“ 孔 疏‘置后’者,謂借他大夫之子暫為喪主,一若為之后者;而喪畢即撤,仍不立后也。故曰‘為之置后’。若宗子則直為之立后矣。”
《漢語大詞典》:陶丘
(1).兩重的山丘。爾雅·釋丘:“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邢昺 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者,名陶丘?!?郝懿行 義疏:“陶從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br />(2).古地名。在今 山東 定陶 西北。書·禹貢:“導(dǎo) 沇水 ,東流為 濟(jì) ,入于 河 ,溢為 滎 ,東出于 陶丘 北?!?孔穎達(dá) 疏引 郭璞 曰:“今 濟(jì)陰 定陶城 中有 陶丘 ?!?span id="nmkpd6e" class="book">《后漢書·明帝紀(jì)》:“ 陶丘 之北,漸就壤墳,故薦嘉玉絜牲,以禮 河 神?!?李賢 注引 孫炎 曰:“形如累兩盂也?!?br />(3).復(fù)姓。 春秋 齊 有大夫 陶丘德 ; 漢 有侍御 陶丘仁 。見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邑中黔
左傳·襄公十七年:“宋 皇國父 為太宰,為 平公 筑臺(tái),妨於農(nóng)收。 子罕 請(qǐng)俟農(nóng)功之畢,公弗許。筑者謳曰:‘ 澤門 之晳,實(shí)興我役。邑中之黔,實(shí)慰我心。’” 杜預(yù) 注:“ 子罕 黑色而居邑中?!?宋 賢大夫 司城子罕 膚色黑,家住邑之中,時(shí)人呼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為恤民循吏的典故。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濟(jì)物便同川上楫,慰心還似邑中黔?!?/div>
《漢語大詞典》:束脯
春秋 時(shí) 晉大夫 趙盾 獵于 首山 ,見桑蔭下有餓人,賜之肉脯,受而弗食。問其故,曰“臣有老母,將以遺之”, 趙盾 復(fù)與之肉脯二束。后翳桑之餓人為 晉靈公 甲士, 靈公 將殺 趙盾 ,甲士倒戈,護(hù)之逃走。事見左傳·宣公二年、呂氏春秋·報(bào)更。后以“束脯”為施恩獲報(bào)的典實(shí)。《淮南子·繆稱訓(xùn)》:“ 僖負(fù)羈 以壺餐表其閭, 趙宣孟 以束脯免其軀,禮不隆而德有餘?!?span id="oai2c3i" class="book">《后漢書·崔駰傳》:“ 原衰 見亷于壺飱, 宣孟 收德于束脯?!?/div>
《漢語大詞典》:灌瓜
春秋 時(shí), 梁 大夫 宋就 為邊縣令,與 楚 鄰界。 梁 楚 邊界皆種瓜。 梁 人勤澆灌,其瓜美; 楚 人懶,其瓜惡。 楚 人怨 梁 ,趁夜毀 梁 瓜。 梁 人欲報(bào)復(fù), 宋就 不許,反令 梁 人暗助 楚 人灌瓜。 楚 瓜亦美。 楚 人知之,上告 楚王 ,遂使 梁 楚 交好。事見 漢 賈誼 新書·退讓。后人因以“灌瓜”謂以德報(bào)怨。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主與周冢宰宇文護(hù)論邊境事書》:“灌瓜之美,久勑邊吏,拾橡之尤,想應(yīng)無忽?!?span id="eijrpay" class="book">《周書·杜杲傳》:“ 陳國 息爭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義。”
《漢語大詞典》:晉鼎(晉鼎)
魯昭公 二十九年, 晉國 大夫 趙鞅 和 荀寅 把前執(zhí)政 范宣子 所制的刑法刻鑄在鼎上,公之于眾。后遂以“晉鼎”指代國法。 清 陳夢雷 《贈(zèng)臬憲于公》詩:“臺(tái)衡需 晉 鼎,海宇佇回春?!?/div>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家粟
(1).指先 秦 大夫祿田的粟米。晏子春秋·諫上五:“ 晏子 聞之,不説,遂分家粟於氓?!?吳則虞 集釋:“家粟者,大夫祿田之粟?!?br />(2).指自己家中的糧食。北史·循吏傳·路邕:“﹝ 路邕 ﹞蒞政清勤,經(jīng)年儉,日出家粟,賑賜貧窘?!?/div>
《國語辭典》:子大夫  拼音:zǐ dà fū
古代君王對(duì)臣下的敬稱?!段倪x。劉徹。賢良詔》:「朕之不敏,不能遠(yuǎn)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div>
《國語辭典》:崔杼  拼音:cuī zhù
人名。春秋齊大夫,生卒年不詳。杼娶棠姜,莊公通之,杼遂弒莊公而立景公,自為卿。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杼殺太史,太史之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后為慶封所攻,自縊而死,謚武子。
分類:人名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