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冕弁
(1).冕和弁。均為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孔穎達 疏:“冕是袞冕,弁是皮弁,是朝廷之尊服?!?晉 陸云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冕弁振纓,服藻垂帶?!?宋 歐陽修 《章望之字序》:“故紘綖,冕弁以為首容,佩玉、玦環(huán)以為行容?!?br />(2).借指仕宦者。 唐 元稹 《告贈皇祖祖妣文》:“始兵部賜第於 靖安里 ,下及 天寶 ,五世其居,冕弁駢比,羅列省寺?!?/div>
《國語辭典》:魯館(魯館)  拼音:lǔ guǎn
春秋時,周天子將嫁女于齊,魯莊公受命代為主持王姬婚事。因逢國喪,故莊公派人先于城外筑館招待王姬,再送往齊國與齊侯成婚。見《春秋。莊公元年》。后以魯館為嫁女外住的行館。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格龊靡粲隰旔^,逼佳氣于秦臺。」
《漢語大詞典》:狐突
(1).人名。 春秋 晉 大夫,公子 重耳 之外祖。其二子從 重耳 出亡。 懷公 立,執(zhí) 狐突 ,令其召二子還,不允,遂被殺。事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山西 舊有 狐突祠 。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 山西 太谷縣 西南十五里 白城村 ,有 糊涂神祠 ……亦不知何以得此號。后檢通志,乃知為 狐突祠 。 元 中統(tǒng) 三年敕建,本名 利 應(yīng)狐突廟 。狐、糊同音,北人讀入聲皆似平聲,故突轉(zhuǎn)為涂也。” 清 孫枝蔚 《王陵母墓》詩:“無慙 狐突 能為父,不監(jiān) 懷公 奈 霸王 。”
(2).糊涂。 明 車任遠(yuǎn) 《蕉鹿夢》第三折:“想他慌忙間,怕人撞著,藏在此間,一時尋不著,便心中狐突起來,認(rèn)是夢了。”
《漢語大詞典》:繞朝策(繞朝策)
春秋 晉 大夫 士會 因事奔 秦 ,為 秦 所用。 晉 人患 秦 之用 士會 ,乃使 魏 壽馀 偽以 魏 叛而入 秦 ,誘 士會 返 晉 。計得逞, 士會 欲行, 秦 大夫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按,策有二義,一為策書,即簡策之策;一為馬檛,即鞭策之策。 漢 服虔 主前一義, 晉 杜預(yù) 主后一義。見左傳·文公十三年 杜預(yù) 注、 孔穎達 疏。后以“繞朝策”喻指有先見的謀略。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敢獻 繞朝 策,思同 郭泰 船?!?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將軍》:“莫道詞人無膽氣,臨行將贈 繞朝 鞭。”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先大夫
(1).已故的大夫。《左傳·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禮?!?span id="1lj3wcc"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昔先大夫 荀伯 自下軍之佐以政, 趙宣子 未有軍行而以政?!?br />(2).猶先父。后漢書·逸民傳論:“先大夫 宣侯 嘗以講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李賢 注:“ 沈約 《宋書》曰:‘ 范泰 字 伯倫 ……薨謚 宣侯 ?!?曄 之父也?!?唐 穆員 《河南洛陽縣主簿鄭君墓志銘》:“君事先大夫以聞禮為業(yè),奉繼太夫人以無違為志,孝也?!?/div>
《漢語大詞典》:上大夫
為 中國 古代的官階之一。 周 王室及各諸侯國的官階分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為上、中、下三級。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爵祿旂章,所以異功伐別賢不肖也。故 晉國 之法,上大夫二輿二乘,中大夫二輿一乘,下大夫?qū)3?,此明等級也?!?漢 桓寬 鹽鐵論·論儒:“ 齊宣王 褒儒尊學(xué), 孟軻 、 淳于髡 之徒受上大夫祿,不任職而論國事。”
《漢語大詞典》:杜伯
(1).蠆的別名。《詩·小雅·都人士》“卷髮如蠆” 三國 吳 陸璣 疏:“蠆,一名杜伯?!?清 袁枚 隨園隨筆·物而人名:“蟲而人名者……蠆稱杜伯。”
(2). 周宣王 大夫,無辜被殺,死后射王于 鄗 。參見“ 杜主 ”。
《漢語大詞典》:杜主
(1). 周 杜伯 。因封于 杜 ,故名。史記·封禪書:“而 雍 菅廟亦有 杜主 。 杜主 ,故 周 之右將軍,其在 秦中 ,最小鬼之神者。各以歲時奉祠?!?司馬貞 索隱:“《地理志》 杜陵 ,故 杜伯國 ,有 杜主祠 四。墨子云‘ 周宣王 殺 杜伯 不以罪,后 宣王 田於圃,見 杜伯 執(zhí)弓矢射, 宣王 伏弢而死也’?!?br />(2).即 杜宇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后有王曰 杜宇 ,教民務(wù)農(nóng),一號 杜主 ?!眳⒁姟?杜宇 ”。
(3).杜鵑。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六:“《成都記》: 杜宇 又曰 杜主 ,自天而降,稱 望帝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 杜宇 亦名 杜主 ,見《成都記》。 杜主 ,人罕用之?!眳⒁姟?杜宇 ”、“ 杜鵑 ”。
分類:杜鵑杜宇
《漢語大詞典》:九能
古指大夫應(yīng)當(dāng)具備的九種才能。《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卜云其吉” 毛 傳:“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説,喪紀(jì)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span id="vbasgmr" class="book">《舊唐書·魏玄同傳》:“今使百行九能,折之於一面,具僚庶品;專斷於一司,不亦難矣。” 清 龔自珍 《商周彝器文錄敘》:“制器能銘,居九能之一,其人皆中大夫之材者也?!?/div>
《國語辭典》:陶朱公  拼音:táo zhū gōng
人名。指春秋時楚人范蠡。參見「范蠡」條。
《國語辭典》:士君子  拼音:shì jūn zǐ
1.舊制士指州長、黨正,君子指卿、大夫、士。故后以士君子稱上流社會的人?!抖Y記。鄉(xiāng)飲酒義》:「鄉(xiāng)人士君子,尊于房中之間?!固???追f達。正義:「士,州長黨正也;君子,謂卿大夫士也?!?br />2.品德高尚而有學(xué)問的人。《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嘆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漢語大詞典》:置社
古時大夫、士庶共同設(shè)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禮記·祭法》:“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鄭玄 注:“大夫不得特立社,與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今時里社是也。” 孔穎達 疏:“大夫以下,謂包士庶,成羣聚而居,其羣眾滿百家以上得立社。為眾特置,故曰置社。”
《國語辭典》:佛肸  拼音:bì xì
人名。春秋晉國大夫趙簡子的邑宰,據(jù)中牟而叛趙氏,曾召孔子往?!墩撜Z。陽貨》:「佛肸召,子欲往?!?/div>
《漢語大詞典》:贈鞭(贈鞭)
左傳·文公十三年載: 晉 大夫 士會 奔 秦 , 晉 恐 士會 為 秦 所用,就派 魏壽馀 到 秦 策動 士會 回 晉 。 士會 離 秦 時, 秦 大夫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杜預(yù) 注:“策,馬檛?!焙蠹匆浴百洷蕖庇鞑唏R快行。 元 關(guān)漢卿 《四春園》第三折:“俺這里船臨 汴水 休舉棹,馬到 夷門 懶贈鞭。” 清 錢謙益 《眼鏡篇送張七異度北上公車》:“ 張兄 偕計北上 燕 ,束芻襚絲當(dāng)贈鞭?!?/div>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杜舉(杜舉)
春秋 時, 晉 大夫 知悼子 ( 荀盈 )卒, 平公 飲酒、擊鐘。宰夫 杜蕢 責(zé)以大臣喪日,不應(yīng)舉樂。 平公 引過自責(zé),飲酒示罰, 杜蕢 洗而揚觶。 平公 曰:“如我死則必?zé)o廢斯爵也。”以戒后世。事見禮記·檀弓下。后因以稱享宴禮畢而舉杯為杜舉,表明此杯乃昔者 杜蕢 之所舉。 唐 裴度 《黃目樽賦》:“自合禮於宗彝,匪齊名於杜舉?!?宋 蘇軾 《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愿君倡此風(fēng),揚觶斯杜舉?!?清 錢謙益 《飲酒》詩之三:“此言當(dāng)杜舉,聊用勒酒城?!?/div>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三母
(1).指 周 代三位賢母。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三母者, 太姜 、 太任 、 太姒 。”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 有虞 二妃, 周 室三母,修行佐德,思不踰閾?!?李賢 注:“三母,謂 后稷 母 姜嫄 , 文王 母 大任 , 武王 母 大姒 也?!?br />(2).古時諸侯、大夫養(yǎng)子,從眾妾中擇三人為子師、慈母、保母,稱為三母。南史·儒林傳·司馬筠:“《內(nèi)則》云:‘擇於諸母與可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此言擇諸母,是擇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也?!眳㈤?span id="jqvt0k5" class="book">《禮記·內(nèi)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