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9,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五鼎
鮑叔
大邑
得二
私家
子胥
九京
弓旌
事主
叔向
東里
椒蘭
父師
郊野
國老
《漢語大詞典》: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與?”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沈受先《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br />(2).見“ 五鼎食 ”。
《漢語大詞典》:五鼎食
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貴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祿。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晉書·束晳傳:“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币嗍∽鳌?五鼎 ”。 南朝 梁 沈約 《君子有所思行》:“無以五鼎盛,顧?quán)腿?jīng)玄。” 唐 白居易 《把酒》詩:“朝飡不過飽,五鼎徒為爾?!?/div>
《漢語大詞典》:鮑叔(鮑叔)
鮑叔牙 的別稱。 春秋 時 齊國 大夫。以知人并篤于友誼稱于世。后常以“鮑叔”代稱知己好友。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惟應(yīng) 鮑叔 猶憐我,自保 曾參 不殺人?!?鄒韜奮 《經(jīng)歷》十二:“在我苦學(xué)的時候, 郁先生 實在可算是我的‘鮑叔’?!眳㈤?span id="s7zhumj" class="book">《史記·管晏列傳》。
《國語辭典》:大邑  拼音:dà yì
1.大城鎮(zhèn)。如:「通都大邑」?!稌?jīng)。多士》:「今朕作大邑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br />2.大國?!睹献?。滕文公下》:「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div>
《漢語大詞典》:得二
(1).謂善于憑借正反兩方面的條件,及時因勢利導(dǎo),以達目的。二,指陰、陽。亦具體指吉與兇、善與惡、得與失等。語本易·繫辭下:“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孔穎達 疏:“貳,二也。謂吉兇二理,言因自然吉兇二理以濟民之行也。欲令趨吉而避兇,行善而不行惡也。”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體三才之茂,踐得二之機?!?李善 注:“子曰:‘知幾其神乎! 顏氏 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而未嘗復(fù)行?!?韓康伯 曰:‘在理則昧,造形則悟, 顏子 之分也,失之於幾,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遠而復(fù),故知之未嘗復(fù)行也?!?br />(2).謂一舉而得雙虎。 春秋 魯 大夫 卞莊子 刺虎的故事。見史記·張儀列傳。晉書·姚萇載記:“吾欲移兵嶺北,廣收資實,須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莊 得二之義也。”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禮也?!固啤?追f達。正義:「大夫以下稱家。」
2.家?!杜f唐書。卷一二三。李巽傳》:「雖在私家,亦置案牘簿書,勾檢如公署焉。」
3.私人、平民。相對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漢語大詞典》:子胥
春秋 楚 大夫 伍員 的字。 楚平王 殺其父 奢 兄 尚 ,其經(jīng) 宋 鄭 入 吳 ,助 闔廬 奪取王位,整軍經(jīng)武。不久,攻破 楚國 ,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吳王 夫差 時,因力諫停止攻 齊 ,拒絕 越國 求和,而漸被疏遠。后 夫差 賜劍命自殺,并以鴟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莊子·盜跖:“ 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此詩人所以傷而作, 比干 子胥 遺身而忘禍也。” 唐 李白 《行路難》詩:“ 子胥 既棄 吳 江上, 屈原 終投 湘水 濱?!?明許自昌《水滸記·義什》:“那區(qū)區(qū)保正,真成一擲賭乾坤。效漁人縱 子胥 星奔,驅(qū)馳傳信,早見馬足起紅塵?!?楊超 《就義詩》:“留得 子胥 豪氣在,三年歸報 楚王 仇!”
《漢語大詞典》:九京
(1).即 九原 。 春秋 時 晉 大夫的墓地。國語·晉語八:“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于 九京 ?!?韋昭 注:“京當(dāng)為原?!?span id="q7cps6p" class="book">《禮記·檀弓下》:“是全要領(lǐng)以從先大夫於 九京 也?!?鄭玄 注:“ 晉 卿大夫之墓地在 九原 。京蓋字之誤?!?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卷二:“ 方氏 曰:‘ 九京 即 九原 。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廣曰原?!瘎t九京、九原本通用?!?br />(2).泛指墓地。 宋 黃庭堅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br />(3).猶九泉。指地下。 宋 葉適 《翁誠之墓志銘》:“不忮不求,歸全其生乎,不從古人於九京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周實 《哭洗酲》詩:“詎知霹靂一聲驚,君遽棄我歸九京?!?/div>
《國語辭典》:弓旌  拼音:gōng jīng
古代徵聘的禮物,以弓招士,以旌招大夫。見《左傳。昭公二十年》。引申為延聘之意。《文選。任昉。宣德皇后令》:「爰在弱冠,首應(yīng)弓旌?!?/div>
《國語辭典》:事主  拼音:shì zhǔ
1.侍奉君主。漢。禰衡鸚鵡賦〉:「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固?。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四:「事主非無祿,浮生即有涯?!?br />2.主持事務(wù)者?!稌x書。卷八五。何無忌傳》:「天下自有強弱,雖強易弱,正患事主難得耳!」
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对?。卷一九。成宗本紀(jì)二》:「詔強盜奸傷事主者,首從悉誅?!?/div>
《漢語大詞典》:叔向
復(fù)姓。 春秋 晉 大夫 羊舌肸 ,字 叔向 ,后以其字為姓。見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東里(東里)
(1).古地名。 春秋 鄭國 大夫 子產(chǎn) 所居地。舊址在今 河南省 新鄭縣 城內(nèi)。《論語·憲問》:“ 東里 子產(chǎn) 潤色之。” 何晏 集解:“ 子產(chǎn) 居 東里 ?!?南朝 梁 沈約 《郊居賦》:“ 僑 棲仁於 東里 ,鳳晦跡於西堂?!?唐 儲光羲 《秋庭貽馬九》詩:“孰謂忽離居,優(yōu)游 鄭 東里 。 東里 近王城,山連路亦平。”
(2).復(fù)姓。通志·氏族三:“ 鄭大夫 子產(chǎn) 居 東里 ,因氏焉……魏志有 東里袞 ?!?/div>
《國語辭典》:椒蘭(椒蘭)  拼音:jiāo lán
1.椒與蘭,皆為香草?!盾髯?。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diào)香,所以養(yǎng)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yǎng)鼻也?!固?。杜牧阿房宮賦〉:「煙斜霧橫,焚椒蘭也?!?br />2.比喻美好的品德。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等州節(jié)度使制〉:「聞爾鼙鼓之音,懷爾椒蘭之德?!埂杜f唐書。卷一九三。列女傳。序》:「末代風(fēng)靡,貞行寂寥,聊播椒蘭,以貽閨壺。」
3.楚大夫子椒及懷王的弟弟子蘭。兩人皆是佞人。語出《楚辭。屈原。離騷》:「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购笥靡员扔骷樨男∪恕L?。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椒蘭爭妒忌,絳灌共讒諂?!?/div>
《漢語大詞典》:父師(父師)
(1).即太師。上古三公之一。書·微子:“ 微子 若曰:‘父師、少師, 殷 其弗或亂正四方?!?孔 傳:“父師,太師?!?span id="mtlevt7"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上》:“降及於 殷 , 箕子 在父師位而典之?!?顏師古 注:“父師,即太師, 殷 之三公也。 箕子 , 紂 之諸父而為太師,故曰父師?!?br />(2).即大司成。太子的師傅,掌國學(xué)之教。禮記·文王世子:“樂正司業(yè),父師司成。” 孔穎達 疏:“父師,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孫希旦 集解:“父師,即大司成也。樂正掌國學(xué)之政,故世子之學(xué)業(yè),樂正之所主;大司成總國學(xué)之教,故世子學(xué)業(yè)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br />(3).上古告老還鄉(xiāng)的大夫。儀禮·鄉(xiāng)飲酒禮“主人就先生而謀賔介” 漢 鄭玄 注:“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鄉(xiāng)里。大夫名曰父師,士名曰少師?!?br />(4).對長者的尊稱。漢書·敘傳上:“是所望於父師矣?!?顏師古 注:“齒為諸父,尊之如師,故曰父師。”
(5).對師長的敬稱。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於是推本 堯 舜 以來相傳之意,質(zhì)以平日所聞父師之言,更互演繹,作為此書?!?宋 周必大 《池陽四詠》之二:“向來稍喜唐風(fēng)集,今信 樊川 是父師?!?br />(6).指基督教傳教士。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洎 元 明 時,雖有一二景教父師,以教理暨歷算質(zhì)學(xué)于 中國 ,而其道非盛。”
《國語辭典》:郊野  拼音:jiāo yě
郊外曠野的地方。《周禮。秋官。士師》:「正歲,帥其屬,而憲禁令于國及郊野。」《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見牛馬、驢騾遍滿郊野?!?/div>
《國語辭典》:國老(國老)  拼音:guó lǎo
1.國家的元老。古代用以稱退休的公卿大夫?!蹲髠?。僖公二十七年》:「國老皆賀子文。」
2.中藥的甘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二。草部。甘草》:「調(diào)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埂队魇烂餮?。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好甘草!性平無毒,能隨諸藥之性,解金石草木之毒,市語叫做『國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