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大義滅親(大義滅親)  拼音:dà yì miè qīn
語出《左傳。隱公四年》:「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指為了維護(hù)公理正義,對(duì)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使其接受應(yīng)得的法律制裁?!稌x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大義滅親,況于意氣之顧!」
分類:大夫公子
《漢語大詞典》:登高必賦(登高必賦)
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謂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韓詩外傳》卷七:“ 孔子 游於 景山 之上, 子路 、 子貢 、 顏淵 從。 孔子 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愿者何?’”三國(guó)志·魏志·武帝紀(jì)“二月丁卯, 葬高陵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太祖 ﹞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币嘧鳌?登高能賦 ”。漢書·藝文志:“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span id="3tcgzwu" class="book">《三國(guó)志·魏志·武帝紀(jì)》“ 山陽 太守 袁遺 、 濟(jì)北 相 鮑信 同時(shí)俱起兵”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河間 張超 嘗薦 遺 于太尉 朱儁 ,稱 遺 ‘有冠世之懿……登高能賦,覩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儔’。”參見“ 九能 ”。
《漢語大詞典》:九能
古指大夫應(yīng)當(dāng)具備的九種才能。《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卜云其吉” 毛 傳:“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説,喪紀(jì)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span id="g8lec5l" class="book">《舊唐書·魏玄同傳》:“今使百行九能,折之於一面,具僚庶品;專斷於一司,不亦難矣?!?清 龔自珍 《商周彝器文錄敘》:“制器能銘,居九能之一,其人皆中大夫之材者也。”
《漢語大詞典》:祁奚之薦(祁奚之薦)
春秋 晉國(guó) 大夫 祁奚 告老,將辭中軍尉職事。 晉悼公 問誰可承接, 祁奚 先推薦仇人 解狐 。復(fù)問,又薦舉其子 祁午 。時(shí)人因而有“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之譽(yù)。后用為善于薦賢之典。后漢書·文苑傳下·劉梁:“故 解狐 蒙 祁奚 之薦,二 叔 被 周公 之害?!眳㈤?span id="77s2gkd" class="book">《國(guó)語·晉語七》、左傳·襄公三年《襄公二十一年》史記·晉世家等。
《漢語大詞典》:七策五成
傳説 春秋 末 越 大夫 范蠡 向其師 計(jì)然 學(xué)謀略七,用其五佐 越 即獲成功,故云。史記·貨殖列傳:“ 范蠡 既雪 會(huì)稽 之恥,乃喟然而嘆曰:‘ 計(jì)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guó),吾欲用之家?!?明 汪道昆 《五湖游》:“七策五成,昔稱 范蠡 ;千金三致,今號(hào) 陶朱 ?!?/div>
分類:大夫范蠡
《國(guó)語辭典》:蘧瑗知非  拼音:qú yuàn zhī fēi
春秋時(shí)衛(wèi)國(guó)賢大夫蘧瑗善于反省過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見《淮南子。原道》。后比喻不斷改過反省,重新做起的意思。宋。蘇軾 次韻曹九章見贈(zèng)詩:「蘧瑗知非我所師,流年已似手中蓍?!?/div>
分類:五十大夫
《國(guó)語辭典》:蘧伯玉  拼音:qú bó yù
人名。春秋衛(wèi)國(guó)大夫蘧瑗。參見「蘧瑗」條。
《漢語大詞典》:秦智虞愚
春秋 時(shí) 百里奚 為 虞 大夫,無所作為, 虞 亡入 秦 ,與 蹇叔 、 由余 等共輔 穆公 建立霸業(yè)。見史記·秦本紀(jì)。后以“秦智虞愚”謂一個(gè)人的才能只有在適當(dāng)?shù)沫h(huán)境下才能充分發(fā)揮。 清 錢謙益 《光祿大夫贈(zèng)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志銘》:“ 楚 材 晉 用,國(guó)士所以長(zhǎng)嗟; 秦 智 虞 愚,賢哲為之永嘆?!?/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命夫
古稱在王宮中的卿、大夫、士為“內(nèi)命夫”。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nèi)命夫命婦出入,則為之闢” 漢 鄭玄 注:“內(nèi)命夫,卿、大夫、士之在宮中者?!眳⒁姟?外命夫 ”。
《漢語大詞典》:外命夫
古稱在朝的卿、士、大夫?yàn)椤巴饷颉?。相?duì)于在宮中的內(nèi)命夫。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nèi)命夫命婦出入,則為之闢” 唐 賈公彥 疏:“對(duì)在朝卿、大夫、士為外命夫。”
《漢語大詞典》:內(nèi)娶
亦作“內(nèi)取”。 謂諸侯娶國(guó)內(nèi)大夫之女。《公羊傳·僖公二十五年》:“ 宋 三世無大夫,三世內(nèi)娶也?!?何休 注:“內(nèi)娶,大夫女也?!?span id="zz61xk8"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董仲舒 以為 宋 三世內(nèi)取,大夫?qū)mВ瑲⑸恢?,故螽先死而至?!?顏師古 注:“內(nèi)取於國(guó)之大夫也……取讀曰娶?!?/div>
《國(guó)語辭典》:數(shù)典忘祖(數(shù)典忘祖)  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典,指過去的禮制、歷史。數(shù)典忘祖謂敘述過去禮制歷史時(shí),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語本《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后乎?數(shù)典而忘其祖。」比喻忘本?!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钢皇侨缃衽接闷疱\繡綢緞手巾來,連那些東西,也都用金銀珠寶作成者,便是數(shù)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題本意了?!挂嗫杀扔鲗?duì)本國(guó)歷史或自己祖先歷史的無知。如:「如今崇洋媚外,數(shù)典忘祖的人可多著呢!」
分類:大夫出使
《國(guó)語辭典》:樹功立業(yè)(樹功立業(yè))  拼音:shù gōng lì yè
建立功勛,成就偉業(yè)。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書〉:「未有不得多士之盡心,而得樹功立業(yè)流于歌詩也?!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一回:「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yè),正在此時(shí)?!?/div>
《國(guó)語辭典》:如皋射雉  拼音:rú gāo shè zhì
賈大夫相貌丑陋,其妻甚美,過門三年不言不笑。一日,賈大夫駕車到如皋田獵,妻見丈夫射一野雉,才悅服其才,破顏而笑。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后指男子以其才華博取女子的歡心。宋。蘇軾〈和梅戶曹會(huì)獵鐵溝〉詩:「向不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div>
《漢語大詞典》:搔瓜
戰(zhàn)國(guó) 時(shí) 梁 大夫 宋就 為邊縣令,其地與 楚 相鄰。 梁 楚 兩亭皆種瓜; 梁 人勤灌,瓜美; 楚 人懶灌,瓜惡。 楚 人妒忌,夜偷搔之,致使瓜有死焦者。 梁 人因欲報(bào)復(fù), 宋就 不許,且令人夜灌 楚 瓜,使之亦美。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后因用為以德報(bào)怨之典。 清 吳偉業(yè) 《松鼠》詩:“撲棗聽隣家,搔瓜任邊邑。”
《漢語大詞典》:抉目吳門(抉目吳門)
春秋 時(shí), 吳國(guó) 大夫 伍員 (字 子胥 )勸 吳王 夫差 拒絕 越國(guó) 求和。 夫差 聽信讒言,賜 子胥 劍,令自盡。 子胥 臨死時(shí)說:“抉吾眼置之 吳 東門,以觀 越 之滅 吳 也。”見《國(guó)語·吳語》、《史記·吳太伯世家》。后用為忠臣被讒殉身的典故。 明 高啟 《謁伍相祠》詩:“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吳 門死后忠?!币嘧鳌?抉目東門 ”、“ 抉目胥門 ”、“ 抉目懸門 ”。 元 薩都剌 《酹江月·姑蘇臺(tái)懷古》詞:“忠臣抉目東門上,可退 越 來兵伍?” 高旭 《收輯亡友寧太一遺墨裝訂成冊(cè)因題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澤 呼 張楚 ,抉目 胥門 看沼 吳 ?!?傅敷 《次韻和亞子》:“撫頭看鏡斯何事,抉目懸門事可哀?!币嗍∽鳌?抉目 ”、“ 抉眼 ”、“ 抉眸 ”。舊唐書·太宗紀(jì)下:“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宋 陸游 《書憤》:“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 蔡寅 《丙辰歲除》詩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吳 沼,披髮 伊川 讖陸沉?!?/div>
《漢語大詞典》:簡(jiǎn)歡(簡(jiǎn)驩)
齊 大夫 公行子 子死,右?guī)?王驩 往吊。在場(chǎng)諸大夫皆與 驩 應(yīng)酬,獨(dú) 孟子 不與之言。右?guī)煵粣?,說:“諸君子皆與 驩 言, 孟子 獨(dú)不與 驩 言,是簡(jiǎn) 驩 也?!?孟子 知之,因曰:“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踰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 子敖 以我為簡(jiǎn),不亦異乎?”事見孟子·離婁下。后因用“簡(jiǎn)驩”謂依禮行事而被人誤解為簡(jiǎn)慢無禮之典。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三四十年前占辭修敬,以頓首再拜為重,今非上覆,則有簡(jiǎn) 驩 之嫌,要知拜重於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