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拼音: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春秋時(shí)晉獻(xiàn)公亡,大夫里克欲迎公子重耳,乃殺公子奚齊與卓,逼輔國大夫荀息自縊。夷吾即位,欲殺里克,乃遣使者告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里克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乃伏劍自縊而死。典出《左傳。僖公十年》。后用以指存心誣陷他人,總是可以找到藉口。
《漢語大詞典》:有國有家者
諸侯和大夫。諸侯有國,大夫有家
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墩撜Z·季氏》
《漢語大詞典》:中石飲羽(中石飲羽)
指 西周 時(shí) 楚 國君 熊渠 、 春秋 時(shí) 楚 大夫 養(yǎng)由基 、 西漢 名將 李廣 等人力大善射的故事。相傳他們射箭中石,箭頭竟沒入石中。事分別見呂氏春秋·精通、《韓詩外傳》卷六、史記·李將軍列傳。 清 鄧顯鶴 《例授修職郎歲貢生鄒君墓志銘》:“君試日,以‘中石飲羽’命題,備舉 熊渠 、 養(yǎng)由基 、 李廣 三事?!?/div>
《漢語大詞典》:外命夫
古稱在朝的卿、士、大夫?yàn)椤巴饷颉?。相對于在宮中的內(nèi)命夫。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nèi)命夫命婦出入,則為之闢” 唐 賈公彥 疏:“對在朝卿、大夫、士為外命夫?!?/div>
《國語辭典》:五羖大夫  拼音:wǔ gǔ dà fū
百里傒的別稱。參見「百里傒」條。
分類:秦國大夫
《漢語大詞典》:五羖皮
(1).五張公羊的皮。孟子·萬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養(yǎng)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span id="homtadu" class="book">《史記·秦本紀(jì)》:“﹝ 秦繆公 ﹞聞 百里奚 賢,欲重贖之,恐 楚 人不與,乃使人謂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 人遂與之。”兩說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賤之士或微賤之物。 唐 劉禹錫 《說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則八十其緡也,不猶愈於五羖皮乎?” 宋 蘇軾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詩:“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買死 百里奚 ?!?br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問 《解劍行》:“君不見, 秦 相 五羖皮 ,去時(shí)烹雞炊扊扅?!?/div>
《漢語大詞典》:無衣之賦(無衣之賦)
春秋 末, 吳 破 楚 , 楚 大夫 申包胥 乞師 秦 廷,倚庭墻而哭,七日勺飲不入。 秦哀公 乃賦《無衣》詩,并出兵救 楚 。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以“無衣之賦”。為出師相援、同仇敵愾之典。 唐 柳宗元 《睢陽廟碑序》:“首碎 秦 庭,終懵《無衣》之賦;身離 楚 野,徒傷帶劍之辭?!?清 馮桂芬 《公啟曾協(xié)揆》:“呈屬以 包胥 秦 庭之事,愿聽執(zhí)事《無衣》之賦;如不得命, 江 南億萬姓從此死無日矣。”參閱詩·秦風(fēng)·無衣。
《漢語大詞典》:懸門抉目(懸門抉目)
春秋 時(shí), 吳國 大夫 伍員 勸 吳王夫差 拒絕 越國 求和, 夫差 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 伍員 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 吳 東門,以觀 越 之滅 吳 也。”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后以“懸門抉目”為烈士殉國的典故。 柳亞子 《痛哭》詩之八:“從此中原涂炭矣,懸門抉目我何心!”亦省作“ 懸目 ”、“ 懸眼 ”、“ 懸眸 ”。 傅尃 《感事》詩之一:“忍見東門尚懸目,可憐中夜枉橫戈?!?林百舉 《過興寧憶亡友劉節(jié)膺何公博》詩:“縱使 吳 門展懸眼,麟傷鳳死恨猶深?!?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披髮縱無天可訴,懸眸仍有鬼能知。”
《漢語大詞典》:移盈
晉 大夫 欒書 ( 欒武子 )賢,覆及其子 黡 ( 欒桓子 );然 黡 惡,又禍及 黡 子 盈 ( 欒懷子 )。 欒黡 死, 盈 之善未能及人,而 黡 之惡禍遂移 盈 而不可免。后 欒氏 終于被滅。事見左傳·襄公十四年。后用以為典,謂人承先祖善惡之跡,不可變易。漢書·敘傳上:“三 欒 同於一體兮,雖移 盈 然不忒?!?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晉 大夫 欒書 , 書 子 黶 , 黶 子 盈 。 書 賢而覆 黶 , 黶 惡而害 盈 也?!卑矗?span id="ru6187g" class="book">《文選·班固〈幽通賦〉》作“移易”。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搖尾涂中(搖尾塗中)
戰(zhàn)國 時(shí), 楚王 派大夫去請 莊子 做官, 莊子 對 楚 大夫說:聽說 楚國 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xiàn)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dāng)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 莊子 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莊子·秋水。曳尾,猶搖尾。后因以“搖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 老子 以長生久視為業(yè),而 莊周 貴於搖尾涂中,不為被網(wǎng)之龜,被繡之牛。”
《國語辭典》:刑不上大夫  拼音: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古代社會的一種執(zhí)禮觀念。指刑罰不加諸大夫的身上,大夫有罪則論其輕重的法則在八議,而非刑書?!抖Y記。曲禮上》:「刑不上大夫?!固???追f達(dá)。正義:「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shè)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shè)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埂段倪x。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傳曰:『刑不上大夫?!淮搜允抗?jié)不可不勉勵也?!?/div>
《國語辭典》:祁奚之舉(祁奚之舉)  拼音:qí xī zhī jǔ
春秋時(shí),晉國大夫祁奚,告老還家,晉侯問誰可繼任其職,祁奚先推舉其仇家解狐,后又推薦其子祁午。典出《左傳。襄公三年》。后比喻選賢舉能,不以外仇內(nèi)親為顧忌,有德有才者皆可薦舉。唐。姚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jì),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shí)有祁奚之舉?!挂沧鳌钙钷伤]仇」、「祁奚舉午」。
《國語辭典》:食指大動(食指大動)  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
春秋時(shí)楚人獻(xiàn)大鱉給鄭靈公,此時(shí)鄭國大夫子家與子公將入朝覲見,子公忽然食指動,遂告訴子家說:「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典出《左傳。宣公四年》。后用以指將有美味的東西可以吃,或面對美食而食欲大開。如:「面對各種佳肴,令人不覺食指大動?!?/div>
《國語辭典》:人盡可夫(人盡可夫)  拼音:rén jìn kě fū
春秋時(shí),鄭大夫祭仲專權(quán)跋扈,鄭厲公欲藉祭仲女婿雍糺將之除去。雍糺之妻雍姬得悉后十分為難,求教于母親。其母曉以「人盡夫也,父一而已」之義,雍姬便舍夫婦之情而向父親告密,造成雍糺冤死,鄭厲公出奔。見《左傳?;腹迥辍贰:笥靡孕稳莶皇刎懝?jié)的婦女或指過皮肉生涯的妓女。
《國語辭典》:非異人任(非異人任)  拼音:fēi yì rén rèn
春秋時(shí)鄭成公臥病,鄭國大夫子駟請求與晉國和好,鄭成公因楚王曾因他的緣故,眼睛受了箭傷,而不愿背棄楚國而與晉國交好。典出《左傳。襄公二年》。后以非異人任稱某事件應(yīng)由自己負(fù)責(zé)。
《國語辭典》:絕塵拔俗(絕塵拔俗)  拼音:jué chén bá sú
超脫塵世,不同于流俗。宋。楊萬里〈朝請大夫?qū)⒆魃俦O(jiān)趙公行狀〉:「故其為詩,……有絕塵拔俗之逸韻,其文尤長于論世?!挂沧鳌赋瑝m拔俗」、「超塵出俗」、「超世拔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