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地政  拼音:dì zhèng
有關(guān)土地利用、徵收等行政事務(wù)。
《漢語大詞典》:灼地
烘烤大地。 晉 傅咸 《羽扇賦》:“熱熙天而灼地,沸巨海而成湯?!?/div>
分類:烘烤大地
《漢語大詞典》:丹陸(丹陸)
指南方大地。
分類:南方大地
《漢語大詞典》:郊寰
國都外圍的廣大地區(qū)。 晉 郭璞 《南郊賦》:“郊寰之內(nèi),區(qū)域之外, 雕題 卉服,被髮左帶,駿奔在壇,不期而會。”
《國語辭典》:馀震(餘震)  拼音:yú zhèn
主要地震發(fā)生后,緊接發(fā)生的一連串規(guī)模較小的地震,也稱為「后震」。
《漢語大詞典》:磻礴
廣大無邊。亦借指大地。 南朝 梁 王僧孺 《禮佛唱導(dǎo)發(fā)愿文》:“仰愿皇太子殿下厚德體於蒼莽,廣載侔於磻礴?!?/div>
《國語辭典》:板塊(板塊)  拼音:bǎn kuài
由巖石圈碎裂成塊,而形成許多板塊。根據(jù)地球科學(xué)的板塊構(gòu)造說,地球是由許多厚約一百公里的板塊組合而成。這些板塊是漂浮不定的,如相互推擠時即會產(chǎn)生地震等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寰埏
猶寰宇。埏,大地的邊際。 唐 王勃 《拜南郊頌》:“恩周宇宙,樂極寰埏。”
《漢語大詞典》:地妖
謂大地上所發(fā)生的反常怪異之事。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為災(zāi),地反物為妖?!?杜預(yù) 注:“羣物失性。” 孔穎達(dá) 疏:“言其怪異謂之妖?!?span id="vjgdq0s" class="book">《孔子家語·五儀解》:“天災(zāi)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 漢 劉向 說苑·敬慎:“ 孔子 曰:‘存亡禍福,皆在己而已;天災(zāi)地妖,亦不能殺也?!?/div>
《漢語大詞典》:坤典
大地的法則。指自然的規(guī)律。《三國志·蜀志·郤正傳》:“自我 大漢 ,應(yīng)天順民,政治之隆,皓若陽春,俯憲坤典,仰式乾文?!?/div>
《漢語大詞典》: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語本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yuǎn),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今日個月明千里故人來,鏡鸞重整向粧臺,這的是換人肌骨奪人胎。”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茅屋新成卻賦》詞之二:“ 代 北 燕 南,應(yīng)不隔、月明千里?!?/div>
《漢語大詞典》:幽陸(幽陸)
謂北方大地。 清 唐甄 潛書·尚治:“天地之間,無形而速動者莫如風(fēng)。起於幽陸,至於炎崖,偃靡萬形,鼓暢眾聲,無一物之不應(yīng)者,惟風(fēng)為然。”
分類:北方大地
《國語辭典》:五湖四?! ?span id="6sk6r1i" class='label'>拼音:wǔ hú sì hǎi
泛稱各地。唐。呂巖 絕句三首之二:「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埂队罉反蟮鋺蛭娜N。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四出》:「托賴洪福,采訪五湖四海?!挂沧鳌杆暮N搴埂?/div>
《國語辭典》:天寒地凍(天寒地凍)  拼音:tiān hán dì dòng
天氣寒冷極了。元。姚燧〈新水令。梅花一夜漏春工套。太平令〉曲:「見如今天寒地凍,知他共何人陪奉?!埂端疂G傳》第六五回:「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div>
《國語辭典》:鼾聲雷動(鼾聲雷動)  拼音:hān shēng léi dòng
打鼾的聲音像雷聲震動大地一般。形容鼾聲之大?!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钙溻诺膮s早已一夢蘧蘧,鼾聲雷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