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天幕  拼音:tiān mù
1.以天為帳幕,指天空。唐。李商隱 假日詩:「誰向劉靈天幕內(nèi),更當陶令北窗風?!顾?。柳永〈思歸樂。天幕清和堪宴聚〉詞:「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盡、高陽儔侶。」
2.舞臺后面所懸掛的大布幔,演戲時,配合燈光,用來表現(xiàn)天空的景象。
《漢語大詞典》: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澤。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君臣之禮,父子之親,覆育萬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四極,具取之地?!?尹知章 注:“法地以為政,故曰地德為首。”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韋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廣生?!?span id="6xuckso" class="book">《文子·上仁》:“貪主暴君,涸漁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br />(2).謂大地賜恩。 南朝 梁 沈約 《光宅寺剎下銘》序:“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臨,非止天眷,兼因地德?!?br />(3).土地所產(chǎn)之物,指五谷。《淮南子·俶真訓》:“當此之時,萬民猖狂,不知東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高誘 注:“地德,五穀?!?/div>
《漢語大詞典》:括地
震地;動地。括,通“ 聒 ”。 隋 何妥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樂》詩:“鈞天動絲竹,括地響錞鉦?!?span id="unjlri1" class="book">《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只見振天鑼鼓響,括地喊聲鳴?!?/div>
分類:括地動地
《漢語大詞典》:坤珍
指大地呈現(xiàn)出的符瑞。《后漢書·班固傳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李賢 注:“乾符、坤珍謂天地符瑞也。”
《漢語大詞典》:地根
猶地底。指大地的最低凹處。 唐 岑參 《與鄠縣群官泛渼陂》詩:“萬頃浸天色,千尋窮地根。”
《漢語大詞典》:地耳
(1).古謂大地的耳朵。 漢 王充 論衡·卜筮:“著以問地,地有形體,與人無異……問地,則地耳遠,不聞人言?!?br />(2).葛仙米的俗稱。藻類。可供食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以 四川 產(chǎn)者最為著名。
(3).一種地衣類植物??墒秤?。產(chǎn)于我國中部和東南沿海一帶,以 湖北 、 安徽 兩省產(chǎn)量最高。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五·地耳
《漢語大詞典》:地寶(地寶)
(1).指大地所產(chǎn)的物品,如谷物等。大戴禮記·千乘:“理天之災祥,地寶豐省,及民共饗其祿,共任其災?!?孔廣森 補注:“地寶,穀也。曰:‘稼穡維寶?!?王聘珍 解詁:“地寶謂五地之物生。 陸氏 釋文云:‘地以萬物為寶也?!?南朝 宋 謝莊 《和元日雪花應詔詩》:“玄化盡天秘,凝功畢地寶?!?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三》:“於是 蔡京 變茶鹽法,括地寶,走商賈,所得五千萬,內(nèi)窮奢侈,外熾兵革。”
(2).特指地下的礦藏。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彼(泰西諸國)則出地寶,擴財源,而我任聽其然?!?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跋》:“織布之器,頗便於民生;考礦之機,有裨於地寶?!?br />(3).謂耕種的寶貴時令。呂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在,而樹麻與菽,此告民地寶盡死?!?陳奇猷 校釋:“ 夏瑋瑛 曰:‘地寶’,當作種地的寶貴時令解。《審時篇》説:‘凡農(nóng)之道,候(原作厚)之為寶?!褪钦h時令是種地之寶。‘此告民地寶盡死’之‘死’當是‘矣’字之誤,與下文‘此告民究也’是同樣的句法?!印馈乓粝嗤?,因而致誤。 奇猷 案: 夏 説是。古音‘矣’‘死’雖分隸咍、脂部,但 秦 漢 以后二字之音多通?!?/div>
《漢語大詞典》:坤道
(1).謂大地的屬性。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孔穎達 疏:“言坤道柔順,承奉於天以量時而行?!?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西北,乾道也;東南,坤道也。東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淺,其生物滋?!?br />(2).猶婦德。 唐 柳宗元 《禮部賀冊太上皇后表》:“母儀有光,坤道克順?!?br />(3).猶婦道。指婦女。 沙汀 《淘金記》九:“我們坤道人家,就是想不開呀。”
《漢語大詞典》:北荒
(1).指北方極荒遠之區(qū)。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篇,載記北方荒遠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賦》:“ 帝臺 北荒之際, 弇山 西海之濱?!?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北荒明月,西極流精?!?br />(2).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所居的廣大地區(qū)。北史·鐵勒傳:“自 突厥 有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span id="l6ewoax" class="book">《舊唐書·太宗紀下》:“於是北荒悉平,為五言詩勒石以序其事?!?/div>
《漢語大詞典》:坤倪
大地的邊緣。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乾端坤倪,軒谿呈露。祀之之歲,風災熄滅?!?/div>
分類:大地邊緣
《漢語大詞典》:地聲(地聲)
地震前大地發(fā)出的聲響。 王晉軍 《第十四個春天》:“去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地聲隆隆,地光四起,大地震發(fā)生了?!?/div>
《漢語大詞典》:南維(南維)
南面的地維。地維,古代神話謂維系大地四角的巨繩。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帝哀策文》:“南維有時傾,離光不常鏡?!眳⒁姟?地維 ”。
《國語辭典》:地維(地維)  拼音:dì wéi
1.地的四角。《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br />2.比喻綱紀。宋。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div>
《國語辭典》:地極(地極)  拼音:dì jí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
《漢語大詞典》:四游(四遊)
亦作“ 四游 ”。
(1).古人認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別向東、南、西、北四極移動,稱“四游”。禮記·月令題解 孔穎達 疏引 漢 鄭玄 注“考靈耀”云:“地與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與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極。地雖西極,升降正中,從此漸漸而東,至春末復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下,至夏季復正。立秋之后東游,秋分東游之極。地則升降正中,至秋季復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上,冬季復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義也?!?br />(2).指四季,四時。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悲夫四游之代序,六龍騖而不息?!?br />(3).即四極。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宋書·顏延之傳:“渾四游而斡五緯,天道弘也?!?清 錢謙益 《效歐陽詹玩月》詩:“金波穆穆映八表,天門蕩蕩開四游?!眳⒁姟?四極 ”。
《國語辭典》:四極(四極)  拼音:sì jí
1.四方極遠的地方?!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大矣孝熙,四極爰轃。」唐。楊烱〈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極而金聲?!?br />2.四方邊境?!豆茏?。問》:「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四極。」
3.古代神話傳說中四方的擎天柱?!痘茨献?。覽冥》:「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div>
《漢語大詞典》:地事
(1).古代從事農(nóng)牧業(yè)、掌管山澤園圃的官員。周禮·地官·載師:“掌任土之灋,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孫詒讓 正義:“案‘地事’與《小司徒》‘以任地事’、《土均》‘以均地事’義并同。《〈小司徒〉注》云:‘地事謂農(nóng)牧衡虞也?!?span id="rkhkhzm" class="book">《〈土均〉注》云:‘地事,農(nóng)圃之職?!币徽f,謂土質(zhì)。見 林尹 《周禮今注今譯》
(2).大地的性質(zhì)。國語·楚語下:“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韋昭 注:“乾稱剛健,故武;地質(zhì)柔順,故文。”
(3).謂祭祀大地之神。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奇?zhèn)ベ脙H詭,天祭地事?!?李善 注:“言眾瑞所以咸臻者,由能祭天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