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地區(qū)(地區(qū))  拼音:dì qū
某區(qū)域范圍。如:「東亞地區(qū)」、「陽明山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軒曠(軒曠)
(1).高爽空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浙游日記:“﹝ 雙龍洞 ﹞洞闢兩門,一南向,一西向,俱為外洞。軒曠宏爽,如廣廈高穹,閶闔四啟,非復(fù)曲房夾室之觀。”
(2).指廣闊無垠的大地。 宋 秦觀 《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詩:“獨留三百缸,聊用沃軒曠?!?/div>
《漢語大詞典》:地埒
泛指大地。埒謂四周的界限。 清 王夫之 《繹思》:“天維皇然其未傾,地埒犂然其未圮。”
《漢語大詞典》:員輿(員輿)
指大地;地球。 梁啟超 《歐洲地理大勢論》:“ 歐羅巴 其天之驕子乎?以員輿上最小之一洲,洲內(nèi)部分為大小國者十?dāng)?shù),而牢制天下?!?章炳麟 《原學(xué)》:“員輿之上諸老先生所不能理,往釋其惑,若端拜而議,是之謂學(xué)?!眳⒁姟?方輿 ”。
分類:大地地球
《國語辭典》:方輿(方輿)  拼音:fāng yú
大地?!段倪x。束晰。補亡詩六首之五》:「漫漫方輿,回回洪覆?!?/div>
分類:大地政事
《漢語大詞典》:巨塊(巨塊)
大地。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序》:“逈七星於上列,太清不能潛混茫之機;環(huán)西海於中州,巨塊不能秘生成之業(yè)。”
分類:大地
《漢語大詞典》:沈奧
亦作“沉奧”。
(1).深邃奧妙。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四:“ 東方朔 因滑稽浮誕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沉奧之跡,昭然顯著,故曰洞冥。”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宋太史 《宋曲》,沉奧典雅,極力模倣,猶瞠乎 柳 之后。”
(2).指深奧的學(xué)理。宋書·律歷志下:“臣少鋭愚尚,專攻數(shù)術(shù),搜練古今,博采沉奧, 唐 篇 夏 典,莫不揆量, 周 正 漢 朔,咸加該驗?!?br />(3).指大地。語出文選·班固〈典引〉:“有沉而奧?!?李善 注:“奧,濁也。言兩儀始分之時,其氣和同,沉而濁者為地,浮而輕者為天?!?span id="rk7ljbd" class="book">《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奧之茫茫?!?/div>
《漢語大詞典》:青戊
指大地。周髀算經(jīng)·日高圖“凡甲乙之方黃色,戊之方青色” 唐 李籍 音義:“下地名青戊”。
分類:大地音義
《漢語大詞典》:塏壤(塏壤)
猶言大地。清史稿·藝文志一:“是時 敦煌 寫經(jīng), 殷 墟龜甲,異書秘寶,胥見塏壤?!?/div>
分類:大地
《國語辭典》:無地(無地)  拼音:wú dì
1.沒有土地?!稇?zhàn)國策。趙策三》:「來年秦復(fù)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br />2.臨近水邊的土地。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br />3.不盡。如:「歡喜無地」。
《國語辭典》:九原  拼音:jiǔ yuán
1.九州大地?!秶Z。周語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鼓铣?。鮑照松柏篇〉:「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
2.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后泛指墓地。唐。韋莊〈感懷〉詩:「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冢多。」唐。皎然短歌行〉:「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3.九泉,人死后居住的地方。宋。蘇軾 亡妻王氏墓志銘:「君得從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嗚呼哀哉!」《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與我事母養(yǎng)子,才是本等。我在九原亦可瞑目?!?/div>
《國語辭典》:大地  拼音:dà dì
整個地面。如:「大地回春,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漢語大詞典》:動地(動地)
震撼大地。《公羊傳·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動地也。”北齊書·神武紀上:“ 神武 親送之郊,雪涕執(zhí)別,人皆號慟,哭聲動地。”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 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毛澤東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連天雪, 長島 人歌動地詩?!?/div>
《漢語大詞典》:地中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江 、 淮 、 河 、 漢 是也?!?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蓋他處水皆轉(zhuǎn)峽出,必有一洩水門,惟此地明洩澗甚少,水皆從地中透去。”
(2).大地的正中。周禮·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孫詒讓 正義:“地中者,為四方九服之中也。荀子·大略篇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br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秦 處西偏,專用武勝…… 徐 處得地中,文德為治?!?/div>
《國語辭典》:坤維(坤維)  拼音:kūn wéi
地的四角?!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二》:「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div>
《漢語大詞典》:地爐(地爐,地鑪)
亦作“ 地鑪 ”。
(1).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爐”為大地陶冶萬物的神爐。 清 黃遵憲 《東溝行》:“地爐煮海海波涌,海鳥絶飛伏蛟恐?!?br />(2).就地挖砌的火爐。 唐 岑參 《玉門關(guān)蓋將軍歌》:“軍中無事但歡娛,暖屋繡簾紅地爐。”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李泌錢若水事相類:“ 若水 如期往,見一老僧與 希夷 擁地爐坐?!?清 黃景仁 《初四復(fù)雪》詩:“知君渾舍有同賞,榾柮煴火圍地爐?!?趙樹理 《新食堂里憶故人》:“飯廳里擺著兩列方桌,每張桌周圍有四條板登;中間留著相當(dāng)寬的路,燒著兩個地爐?!?br />(3).火炕。又稱地炕。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威寧伯》:“ 王越 撫 大同 ,一日大雪,方坐地鑪,使諸伎抱琵琶捧觴侍,而一千戶詗虜還,即召入與談虜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