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張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二○
張大圭,咸淳時慶元府慈溪(今浙江寧波西北)人。景定三年第進士。見《延祐四明志》卷六,天順《寧波郡志》卷九。
釋正璋 朝代:

人物簡介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三
禪師。名正璋。字大圭。閩之福清人也。福清風習賈利。璋弗染也。獨以圣賢理學為務。久之。企慕禪宗。走湖南。依絕聽沙門。試經(jīng)得度。有禪者。寄宿偶誦云。水鄉(xiāng)水闊地多濕。六月花蚊嘴似鐵。夜半起來惱不徹。惱不徹。床頭一柄扇。無端又打折。璋驚喜曰。是誰之語也。正璋愿見其人。禪者熟視久之曰。其人往矣。當今東嶼禪師。是其嫡傳也。然不契其語者。難入其室。即契其語者。亦然。璋心疑曰。奇哉。語既相契。而室復不容入耶。即趨武林。見東嶼海于靈隱。投心請益。海曰。深深無底。高高絕攀。思之轉(zhuǎn)遠。尋之復難。上座作么生會。璋慄執(zhí)不敢犯。良久。擬再禮。忽心地開通。乃厲聲曰。古今成現(xiàn)事。何必待思惟。海微哂曰。思惟既不涉。來此欲何為。璋曰。將謂無人證明。便趨出。海公喟然曰。鼓角動也。乃撾鼓集眾曰。山僧三十年。舉狗子無佛性話。鮮有善別機宜者。今晚不用如何若何。速道將來。若也相應。有條斷貫索子。親手分付。璋出對曰。狗子佛性無。覷著眼睛枯。瞥地翻身去。唵室利蘇盧。于是。璋得承記莂。機鋒莫禦。即素知名者。皆左袒之。海公舉璋。以應吳人之請。璋堅辭曰。正璋應世之才。固不如人。但平居簡點。觸境逢緣。設有一念不與古圣相合。欲為人師范。則其患害可勝言哉。正璋知為人師之患。實不敢居也。海嘆美。間閩有豪客。游飛來峰。見璋端偉非常。詢知同里。因請曰。能復我故土乎。愿為師治裝南行。師笑肯之。遂買舟載與同歸。至建寧。游斗峰。璋愛而居之。斗峰老屋數(shù)楹。僅蔽風雨。客傾囊金欲為整葺。璋曰。不可。吾本假公舟。以入山耳。建置之舉。非初約也。且役役土木。有妨道業(yè)。公欲如此求福。其福鮮矣。于是。衲子聞風而聚。漸成法席。鄉(xiāng)曲貴人。勸請開堂。乃升座拈香罷。良久曰。黃金雖貴。入眼成塵。便下座。耆宿驚喜。以為天目再見。蓋璋乃天目禮四世之孫也。又曰。玉宇霜清。瓊林葉落。一句全提。萬機寢削。作者好求無病藥。又曰。昨夜三更里。雨打虛空濕。貍奴知不知。倒上樹梢立。璋說法峻峭。約多類此。然室中不以聲色拒人。入室者。自失其度。故常嘆曰。若是真戰(zhàn)將。百萬壁中。如入無人之境。稍有較強弱。顧矢石之心。則屈矣。四方疏請。不出。竟終老于斗峰。告寂。有偈曰。生本不生。滅亦無滅?;没怼:斡梅謩e。大眾珍重。不在言說。便合掌入滅。 贊曰。為師之患。甚于為國。為國之失。亂居一時。為師之失。毒流萬世。盲類交引。可勝述哉。大圭寥寥數(shù)語。真龜鏡也。故其開辟斗峰。恰與諲神鼎相類。至今寤寐間。猶喜遇其白發(fā)婆娑。機語噀人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泉州晉江人,字恒白,號夢觀道人。俗姓廖。得法于妙恩。博極群書,為文簡嚴古雅,詩尤有風致。順帝至正中居泉州紫云寺。有《夢觀集》。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妙恩禪師)其法嗣大圭頌曰。碧眼龐眉解魘人。容求單位笑欣欣。一朝添五百閒漢。大屋潑天開紫云。師將示寂。偈曰。不用剃頭。不須澡浴。一堆紅??。千足萬足。既火。舍利如雨而下。圭亦有行解。博極儒書。嘗曰。不讀東魯論。不知西來意。為文簡嚴古雅。詩尤有風致。自號夢觀道人。著夢觀集。及紫云開士傳。紙貴一時。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二
釋大圭,字恒白,號夢觀。姓廖氏,晉江人也。父曰休庵,家世儒學。圭初亦習帖括,苦志勤學。稍長,善屬文,有聲于時。父忽詔之曰:“吾為佛不果,吾以汝舍佛,汝其毋違?!惫缒硕Y開元廣漩得度。凡三歷職,而至分座秉拂,宣政院檄主承天,謝不起,客有勸之者,示以偈云:“幾年學得舞腰肢,到處身將竿木隨。底事逢場羞作戲,只愁笑倒鄧禪師?!庇衷疲骸八暨€生水牯兒,入田不放鼻頭低。秋來禾麥多成稗,空負先農(nóng)一把犁?!蹦讼嘁曇恍ΧT。嘗筑室開元之西,曰“夢觀堂”。吟詠自怡,素性爽特,學博識端,為文似柳,為詩似陶。吳鑒稱其為圓機之士,能貫儒釋而一之,真知言哉。所著有《夢觀集》、《紫云開士傳》,今讀其書,自唐迄元,傳七十二人,以匡護始,以契祖終。祖之嗣曰始照,曰崇會,其行事皆有可傳。而圭乃自記曰:“照,吾嘗侍其旁,掌其記。會,吾嘗分其坐,知之固甚詳。然必為之傳,則私而諛矣。故系其名于祖?zhèn)鳎再棺髡邆髦?。”于戲!可想見圭之為人?/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元詩選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晉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極群書。嘗曰:不讀東魯論,不知西來意。為文簡嚴古雅,詩尤有風致。自號「夢觀道人」,著《夢觀集》及《紫云開士傳》,晉江有金釵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勢抱金釵,聳一柱擎天之雄觀;地靈侔玉幾,睹六龍回日之高標。」一時傳誦。同時有守仁,字一初,富陽人。亦號夢觀,有《夢觀集》六卷。洪武間,徵授右善世,詩見《列朝詩集》中,而曹能始《石倉詩選》合為一人,誤也。
欽定四庫全書·夢觀集·提要
(臣)等謹案:夢觀集五卷,元釋大圭撰。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晉江人。至正間,居泉州之紫云寺。其集本二十四卷,首為夢法一卷,夢偈一卷,夢事一卷,次為詩六卷,次為文十五卷。所謂夢法、夢偈、夢事者,皆宗門語錄,不當列之集中。其雜文亦多青詞疏引,不出釋氏之本色,均無可取。惟其詩氣骨磊落,無元代纖秾之習,亦無宋末江湖蔬筍之氣。吳鑒稱其華實相副,詞達而意到,不雕鏤而工,去纂組而麗,屏耘鋤而秀。雖朋友推獎之詞,然核以所作,亦不盡出于溢羙。蓋石湖、劍南之馀風,猶存于方以外矣。今刊除其夢法等卷,并刪除其雜文,惟錄古今體詩,編為五卷。沙礫既捐,精華斯露。取長棄短。期于不失雅音。其三乘宗旨。聽釋氏之徒自傳之。固不必為彼法計也。
諸大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諸大圭(1526年—1583年),字信夫,號曙海,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匠籍,嘉靖壬子解元,萬歷丁丑進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一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四十一名進士。官工部主事。